天天看点

东汉中兴之主:汉质帝(三)

作者:o你好旧时光o

公元146年闰六月,年仅9岁(8周岁)的汉质帝被权臣梁冀毒死。这位以聪慧著称的小皇帝早早的逝去,标志着东汉再无中兴的希望。

东汉中兴之主:汉质帝(三)

接替汉质帝的皇帝,就是著名的汉桓帝,汉灵帝,汉献帝,真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

下面我们就走进汉质帝的一生,看一看东汉最聪明的皇帝:汉质帝

被害身亡

汉质帝刘缵的身亡过程,正史已经有了详细的记载。我们在这里先复述一下。

公元146年闰六月,汉质帝刘缵朝见群臣,指着梁冀说“这真是个跋扈的将军呀”。梁冀内心深感不安,觉得刘缵小盆友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了,虽然他才8岁,但因为特别聪慧,已经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于是,该想办法除掉这个小皇帝了。

闰六月十一日,梁冀授意刘缵小盆友的贴身宦官,在小盆友的晚饭:煮饼(就是现在的面条)中下毒。刘缵小盆友吃完煮饼后,腹痛难忍,急忙召梁冀和李固进宫。李固匆忙进宫,看到刘缵小盆友躺在玉堂殿的床上,手捂着腹部,不停的呻吟,赶忙上前去关心。

东汉中兴之主:汉质帝(三)

刘缵小盆友对李固说:刚刚吃了煮饼,腹痛难忍,如果喝一些水,也许还能够活命。

李固正准备去找水,梁冀拦住他说:不可以喝水,万一皇帝呕吐了怎么办。

李固只好作罢,让太医给皇帝诊治。不一会,刘缵小盆友就咽气身亡了。

东汉中兴之主:汉质帝(三)

看到这里,我们会为刘缵小盆友的痛苦身亡而难过,也为东汉失去了最后一位中兴之主而伤心。不过如果有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汉质帝刘缵之死的几大疑点。

疑点一:

刘缵知不知道梁冀要害自己。答案是:知道。

汉代重视星象,前面已经说过了,五月出现了太白犯荧惑的天象,就预示着有人想要弑君。聪明如刘缵,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梁冀。梁冀立他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做一个言听计从的傀儡,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梁冀是绝对不容许他活下去的,害他只是早晚的事情。

于是,刘缵赶快在生命结束之前,最后一次大赦天下,希望能够为百姓多办一些事情。如果刘缵像后来的刘禅一样,做个傻皇帝,自然能够活下去,但刘缵看着大汉日益衰败,看着天下受苦的百姓,他不忍心做一个傻皇帝,他要尽可能的多为百姓做好事,尽管这会危及性命。

汉代的毒药,还没有后世那样发达,比如砒霜,现在还没有发现。汉代常用的毒药,一般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乌头碱和马钱子。乌头碱会让人麻醉,出现幻觉,就像酒精中毒一样。马钱子会让人腹痛剧烈,呼吸困难。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毒药,都不是无色无味的,都是极苦的。所以这时候的毒药,都会下在酒里,用酒的辛辣味道去掩盖药物的苦味。比如王莽毒害14岁的汉平帝时候,就是将毒药放入椒酒中,汉平帝喝下后,腹中剧痛,折腾了好几天,最终咽气。

但是汉质帝刘缵是个才八岁的小盆友,还不会喝酒,也没有喝酒的习惯,这可愁坏了梁冀。如果把毒药下在饭菜里,会导致饭菜味道发苦,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而且毒药马钱子是粉末状的,需要溶解在液体中。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关键的人物:曹腾。说起他的后代,那可是鼎鼎大名的曹操。只不过曹腾是个太监,现任中常侍,就是贴身服侍皇帝的。他熟悉汉质帝刘缵的生活规律。刘缵的晚饭,喜欢吃一碗煮饼(面条),汉代没有炒菜,当时的面条,就像我们现在的汤面一样。把毒药下在汤里,就可以溶解了。

不过马钱子的味道极苦,只有烈酒才可以掩盖这种苦味,汤面怎么能掩盖住呢。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出,汉质帝刘缵在吃着这碗煮饼时,是能够感觉到苦涩的。

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完了,因为他知道,既然梁冀已经容不下他,那即使这次没有加害成功,也会有下次,下下次。不如就这样吧,反正自己该做的都做完了,这人间也没什么留恋了。

疑点二:

梁冀为什么要毒害汉质帝

一般人往往认为,汉质帝因为一句“跋扈将军”而送命。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梁冀这种手腕老辣的权臣,他能够掌握大权几十年,是那种听到一句“跋扈将军”就头脑发热的人吗。

所以说,“跋扈将军”事件,只是对梁冀起到了一个推动的作用,让他下决心立即毒害汉质帝。

梁冀会加害汉质帝的深层次原因,是汉质帝对梁冀专权的限制,以及二人的政见不合。

梁冀立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能够专权,所以他需要的是皇帝成为傀儡。

本来他觉得2岁的汉冲帝是个合格的傀儡,但他姐姐梁太后却不喜欢这个孩子,想办法让他早夭。没办法,梁冀只好立8岁的汉质帝。但汉质帝却异常聪慧,不肯做一个傀儡。那就只好除掉汉质帝,立相对听话的汉桓帝刘志。

因为14岁的汉桓帝刘志的能力,不如8岁的汉质帝刘缵,所以梁冀才会选择年龄更大的汉桓帝,而不是年龄更小的汉质帝。

更重要的是,梁冀专权,希望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梁家,但汉质帝刘缵却是个施行仁政的皇帝,积极赈济百姓,心怀天下。这种政见不合,使得梁冀意识到,如果不马上杀害汉质帝,自己专权的日子很快就会结束了。

而此时,天象异变,太白犯荧惑,汉质帝有称呼自己是“跋扈将军”,这一切都促使他做出毒害皇帝的决定。

疑点三:

汉质帝刘缵中毒后,李固为什么会被召见?

汉质帝中毒后,腹痛难忍,告诉李固,如果喝水,就可以活下来。梁冀连忙制止,汉质帝最终身亡。

那么问题来了:刘缵小盆友中毒后,是喊太监给自己喝水容易?还是喊太监跑去宫外召见李固容易?

梁冀能够阻止刘缵喝水,却不能阻止刘缵召见李固?按理说,当时梁冀在行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李固进来吧。

而且大臣的府邸都在宫外,古代又没有电话,皇帝临时召见大臣,要派太监去传话,这一来一回,大臣还要沐浴更衣,才能面见皇帝,至少要三四个小时吧。这期间梁冀不能阻止皇帝召见李固吗

我们可以推测出,刘缵让太监去召见李固,恰恰是在他吃面条之前。他早就知道梁冀安排曹腾给他下毒,所以趁曹腾去给膳食下毒的时候,安排身边的太监去传召李固。

这样,即使曹腾回来,注意力也集中在自己吃面条上,会忽略即将到来的李固。等到曹腾发现,为时已晚。

疑点四:

汉质帝刘缵中毒后,梁冀为什么会在旁边?

梁冀作为幕后主使,这时候自然是应该躲得越远越好,洗脱嫌疑。这时候他主动出现在皇帝的寝殿,不是明摆着告诉世人,皇帝是自己害死的吗。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梁冀必须要在这时候,前往皇帝的寝殿呢。唯一的原因,就是阻挡李固。李固作为太尉,如果皇帝死前和他单独相处,保不准二人会谋划什么对他梁家不利的事情。而且李固位高权重,能阻挡他的,只有自己亲自出马。

于是,梁冀只好冒着弑君行为曝光的危险,前往皇帝寝殿,去阻挡李固。

但梁冀为什么会比李固先到达呢?按理说,应该是宫中的曹腾发现少了一个太监,盘问之下,其他太监交代,刚才皇帝让人去传召李固了。曹腾马上去告知梁冀,梁冀进宫阻挡李固。但这样一定是来不及的。

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汉质帝刘缵趁曹腾去投毒的时候,既派人去传召李固,又派人去告知梁冀,自己已经传召了李固。梁冀听闻后大惊,立即进宫,发现李固还没到。

梁冀这才醒悟过来,看着床上躺着的刘缵,一边忍痛呻吟,一边在朝他坏笑,边笑边说:大将军,这弑君的罪名,你逃不掉了。

梁冀发现自己中了刘缵的圈套,正要一不做,二不休,痛下杀手。李固赶到,于是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其实刘缵心里清楚,喝水怎么可能解毒,但他既然那样说,梁冀为了确保毒药百分百发作,绝对会阻止他喝水。这样,他的目的也就达成了。自己付出了生命,也就值得了。

李固是儒生的领袖,让李固目睹了自己身亡的全过程,李固一定会将此事宣扬出去,梁冀弑君的事情才会败露。自己才不会像汉冲帝,汉殇帝,汉平帝那样不明不白的死去。

这就是汉质帝刘缵的真正智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