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作者:回京曆史夢

2013年9月26日晚,曆時四個月,席卷整個新鄉地區570萬人,經過征集、初評、評審、投票四個環節後,聲勢浩大的“最美新鄉人”評選活動終于落下帷幕,最終一個名叫娜佳的烏克蘭媳婦,以500萬網絡投票、10萬紙質投票的成績從數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晚的“最美新鄉人”。

2014年,同樣是這位烏克蘭女人,再次憑借自己的事迹,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之一。對于一名外國女人連續兩年獲獎,讓人對她背後隐藏的故事感到好奇。她是如何從異國他鄉來到這裡的呢?而她又有着怎樣的感人故事,憑什麼她能在如此多的選手中脫穎而出呢?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這故事的起源來自于娜佳的丈夫趙鵬,1994年,中國小夥趙鵬前往烏克蘭敖德薩食品國立工業大學留學,在這異國他鄉的地方,趙鵬感到十分孤獨,也許是上天見他可憐,于是便讓學妹娜佳出現在他面前,那時候的娜佳有着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曼妙的身材,是學校裡有名的美女,趙鵬在第一眼見到這個姑娘後,就喜歡上她了。

從那之後,趙鵬開始大膽的追求娜佳,剛開始娜佳是拒絕跟這位“外國人”談戀愛的,但是經不住趙鵬死纏爛打,最終決定給他一個機會。在之後的日子裡,兩個人在學校内留下他們形影不離的背影,可是歡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

大學四年很快就結束了,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畢業季就是分手季,兩人的愛情也面臨分手的危險,娜佳的家人一直很反對娜佳跟一個中國人談戀愛,因為當時的中國還隻是一個貧窮落後的象征,娜佳的家人不想自己的女兒跟着趙鵬去吃苦。而趙鵬的父母一直催着他回國發展,雙方在這個時候發生沖突。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兩人要以分手為結局的時候,娜佳主動做出讓步,據理力争地說服了父母,她要為自己的愛情做出一次大膽的選擇,娜佳主動收拾好行李跟趙鵬來到了中國,來到了河南省新鄉市的一個小山村裡。

在這裡娜佳感受到了中國人的淳樸,感受到趙鵬父母的善意,她開始漸漸喜歡上新鄉這座城市。不久後,兩人就在村裡舉辦了中式婚禮,由于這是當時新鄉的第一例“涉外婚姻”,引起了不小的動靜,很多電視台和新聞媒體都對他們進行了采訪。

婚後的日子依舊貧苦,不過夫妻二人卻很和諧,在家鄉一直看不到前景的趙鵬主動提出到沿海城市發展,娜佳也夫唱婦随的表示同意他的建議。在沿海城市中,趙鵬看到中國很多小商品都被人轉賣到國外,于是趙鵬萌生出把中國商品賣到烏克蘭的想法,夫妻二人一商量就決定了下來。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1999年,趙鵬從國内聯系了許多小商品供貨管道,開始在烏克蘭擺起了地攤生意,因為烏克蘭輕工業落後,很多新奇的小商品他們都沒怎麼見過,是以趙鵬的商品一直都賣的很好。

往後的日子,趙鵬每天起早貪黑地擺着小地攤,雖然收益頗豐,卻也讓趙鵬疲憊不已。在妻子的建議下,趙鵬決定一份新工作。彼時一家跨國商貿公司急需翻譯人才,而恰巧趙鵬精通烏克蘭語、英語、漢語三國語言,是以對于這份新工作,趙鵬很快就上了手。而且這份工作的内容輕松,收入穩定,夫妻二人的生活也随之漸漸好了起來。

2000年,趙鵬和娜佳的第一個兒子正式出生,為了兒子受到更好的教育環境,趙鵬提出讓兒子入烏克蘭國籍,娜佳也同意了。兒子的出生,再次加重了生活的成本,趙鵬打算放棄翻譯的工作,嘗試自己做點小生意。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一年後,趙鵬帶着老婆孩子回到了中國,在和父母短暫的團聚後,趙鵬孤身一人前往甯波創辦了一家商貿公司,做銷售汽車零部件的生意。剛好這一年裡中國加入國際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的對外貿易生意蓬勃發展,趙鵬的生意也得到了充足的發展。

自那以後,趙鵬和娜佳夫妻倆徹底擺脫“貧窮”這兩個字,趙鵬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一年的收益能到達三四千萬,趙鵬開始買車,買房,在甯波定居。

2002年,趙鵬和娜佳的二兒子也順利誕生,雙方依舊決定将孩子加入烏克蘭國籍,對此趙鵬的父親提出異議,趙鵬主動解釋道:“等孩子年齡大了,會給他們重新選擇國籍的機會。”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往後的兩年裡,趙鵬的生意日漸興旺。但他的生意應酬也越來越多,為了多拉客戶,他開始經常加班熬夜,通宵喝酒。在長時間的颠倒白天黑夜後,趙鵬的身體開始出現一些小毛病,醫生多次勸解趙鵬,多注意休息,少熬夜,少喝酒。

可是趙鵬并沒有把醫生的話放在心上,在他看來,現在他才28歲,他還能拼,他要賺取更多的錢,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轉眼間,又是兩年過去了,趙鵬和娜佳的第三個兒子也出生了,此時的趙鵬已經算得上是人生赢家,在生意場上,趙鵬有着自己的公司,每年都有數以千萬的盈利,他已經是一個十足的成功人士了。在家庭方面,趙鵬有着美麗的妻子和三個兒子,父母也都健在。

2006年十月底的一天,趙鵬跟平時一樣起床上班,結果剛走到樓下身體就出現劇烈疼痛,娜佳發現後,立刻将他送往醫院。經過醫生的檢查,此時趙鵬已經患上肝癌,由于發現的時間已經很晚了,肝癌已經進入晚期。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趙鵬拖着病體要求出院,因為癌症已經到晚期,怎麼治都治不好,隻能拖延病情罷了,趙鵬不想浪費大量錢财治病。可是這時候娜佳站了出來,她要求丈夫回到醫院,接受治療,其他的事情由她來負責。

往後的日子裡,娜佳一人分成三分,既要照顧三個兒子,也要照顧丈夫,偶爾還有回到新鄉看看年邁的公公婆婆。

2007年,趙鵬終究是沒有抗住病魔的折磨,在妻兒的陪伴下,緩緩閉上眼睛。娜佳失聲痛哭着,兒子們失去了父親,家裡失去了頂梁柱,這場病魔帶走的不僅是丈夫的生命,也帶走了夫妻二人多年來的積蓄,更讓這個家庭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丈夫去世後,家庭的重擔全部積壓在娜佳的身上,三個兒子最大的不過七歲,最小的不足一歲,再加上年邁的公婆,娜佳不得不迅速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不懂經營公司的娜佳隻能将丈夫的公司賣掉,把趙鵬治病欠的錢都一一還上,最終剩下所剩無幾的錢帶着孩子們回新鄉。

遠在烏克蘭的娜佳父母得知消息後,紛紛勸娜佳帶着孩子重返烏克蘭,因為當時孩子們都是烏克蘭國籍,再加上當地政府存在福利政策,能夠幫助她們減輕負擔。

在知道娜佳的娘家勸她帶着孩子回烏克蘭後,趙鵬的父母紛紛流下淚水,他們知道自己已經老了,如果娜佳帶着孩子留在中國,他們幫不上這母子四人的忙,反倒還需要娜佳照顧他們。相反,娜佳如果帶孩子回國,那麼她們母子在烏克蘭會過得很輕松。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年過花甲的老人,每日什麼也不幹,隻是靜靜地陪在孫子們的身邊,他們害怕那一天醒來,兒媳婦帶着孫子就走了。将心比心,他們也知道讓娜佳帶孩子回烏克蘭會更加輕松,是以他們什麼也沒說。

在經曆白發人送黑發人,孫子又可能被帶走的事情後,娜佳的公公扛不住生活的重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娜佳的婆婆整日以淚洗面,沒有一點辦法,她甚至做好打算,等着兒媳婦帶走孫子,她就找個尼姑庵,終生與佛相伴了。

看着兩位老人的身影,娜佳直到他們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她想起丈夫臨終前的囑托,要她照顧好老人和孩子。最終娜紮決定放棄回到烏克蘭,而是專心留在中國陪伴老人和孩子。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當娜佳把這一消息告訴公公婆婆的時候,兩位老人留下感激的淚水說道:“你放心,隻要你肯留下來,無論是你再嫁還是留在家裡,我們都會把你當作親閨女疼愛,家裡的東西都是你跟孩子的。”

娜佳回答道:“我不要錢,我會把孩子撫養長大,給你們養老送終,這是我對我丈夫的承諾。”

留下來的娜佳首要面對的就是收入問題,丈夫的去世讓家庭完全斷掉經濟收入,家中的兩位老人已經退休,每個月隻有微薄的養老金,還有三個孩子要養活,不能繼續坐吃山空了,娜佳必須找份工作。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打定主意後,娜佳帶着孩子回到了甯波,在大城市裡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娜佳很快就找了一份翻譯的工作,但是翻譯工作并不是每天都有的,收入并不穩定,為此娜佳還開始兼職送外賣。

從那以後,娜佳的生活變了,每天她都要送超過十小時的外賣,還要照顧三個兒子的一日三餐,還要收拾家裡的衛生環境,偶爾還要帶孩子們回新鄉看看一下兩位老人,即便是這樣她還要在深夜中完成每天的翻譯工作。一周七天,娜佳從來沒休息過,她就像是被上了發條的機器,一天二十四小時轉動着。

在兒子們的眼中,母親是一個無所不能的戰士,她會為他們遮風擋雨,幫助他們茁壯成長。如果真有什麼東西能夠打敗母親的,恐怕隻剩漢語了。原來孩子們的作業需要父母的輔導,而娜佳根本不懂漢語,是以她隻能一邊學習,一邊再把學到的東西教給孩子。娜佳多次向兒子們傾訴,漢語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期間,娜佳的公公婆婆提出給娜佳經濟上的支援,娜佳卻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她知道老人家的工資本來就不多,再加上他們的身體也不好,一直吃着藥,是以不能再讓老人家掏錢幫助他們了。

娜佳很注重培養孩子們和爺爺奶奶的感情,她每周都會要求孩子們主動跟爺爺奶奶打電話聊天。

每逢節日,娜佳就會帶着三個兒子前往新鄉老家看望孩子的爺爺奶奶,鄰居總是稱贊道:“多麼好的兒媳婦啊”,老兩口的嘴上總是挂着幸福的笑容。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是娜佳讓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再次組合起來,數年如一日,娜佳從未忘記丈夫的話,她沒有改嫁,也沒有選擇更加輕松的生活,反倒是走到了最艱難的道路上,她撫養孩子,照顧老人,她沒有被生活的殘酷打敗,她依舊積極樂觀的生活着。

2013年7月,兩位老人顫顫巍巍來到“最美新鄉人”的評選現場,他們為評選人講述了兒子和兒媳的故事,當講到兒子病逝,兩個老人的天都塌了,兒媳并沒有撒手不管他們,依舊帶着孫子陪伴他們,撫平了他們的内心創傷,讓他們安度晚年,能夠享受天倫之樂,也讓孩子積極向上,一步一步成長,他們感謝兒媳的所作所為,也贊揚她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當娜佳高票當選“最美新鄉人”的時候,娜佳并沒有出現在領獎舞台上,此時的她在千裡之外的甯波,送着外賣。對于這份榮譽,娜佳表示:“我隻是做到了一個正常子女都會做的事情,既然我已經嫁到了我丈夫的家裡,我就是他們家的人,遇到困難,我不能抛棄掉我的家人,我要和她們一起面對”

2014年,烏克蘭女人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這背後有何隐情?

2014年,娜佳帶着三個兒子跑到了新鄉警察局,這次她來是給孩子們辦戶口的,經過孩子們的選擇,最終三個兒子選擇加入中國國籍。

同年1月份,娜佳被評選為“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娜佳和家人們一同走上舞台,她訴說着自己的願望就是:“公公婆婆能夠長命百歲,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這個質樸的女人,她用幾十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對丈夫的愛,她從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成長為一個勇敢的母親,即使丈夫去世,她依舊牢牢的守護住孩子和老人,隻因為這是丈夫臨終前所說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