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獬豸猛将,勇冠三軍:顔良、文醜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

作者:吟風社

在《三國演義》中,顔良、文醜是河北的數一數二的猛将,兩人名字還頗有CP感,早在十八路諸侯讨伐董卓時,便已經做了鋪墊,當華雄連斬數将後,袁紹歎道:“可惜吾上将顔良、文醜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此後,但凡有袁紹出場,顔良文醜幾乎也都随侍身旁,在與孫堅翻臉時,顔良、文醜皆拔劍出鞘,要不是被衆諸侯勸住,孫家的戲份就要提前殺青了,此後随袁紹征戰四方,戰功赫赫,但最後又都雙雙成了關羽的墊腳石。

如果把三國演義做成RPG遊戲,這兩位一般也是精英怪的待遇,閑話不多說,來看看演義中顔良、文醜的戰績。

獬豸猛将,勇冠三軍:顔良、文醜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

顔良、文醜

VS耿武:袁紹計逼韓馥,謀奪冀州時,耿武欲行刺袁紹,被顔良斬殺。

VS宋憲:曹袁交兵時,顔良統十萬精兵為前部,攻劉延于白馬。劉延屢次告急,曹操派十五萬軍隊兵分三路解白馬之圍。曹操親率五萬大軍迎戰顔良,但被顔良部下精兵整齊的陣勢所震懾。曹操讓宋憲出戰,宋憲與顔良戰不三合,被斬于馬下。

VS魏續:宋憲被殺後,同為呂布舊将的魏續要為同伴報仇,結果表現還不如宋憲,被顔良一合秒殺。

VS徐晃:随後徐晃出戰,兩人大戰二十回合,顔良擊敗徐晃,此戰令曹營将領栗然,奠定了顔良超一流的地位徐晃曾經五十合平許褚,說此時曹營上下無一人可勝顔良一點也不過分,從曹操和程昱的對話中也可以佐證這一點,如果許褚可勝顔良,也不會說什麼非關公不可了。

操見連斬二将,心中憂悶。程昱曰:“某舉一人可敵顔良。”操問是誰。昱曰:“非關公不可。”
獬豸猛将,勇冠三軍:顔良、文醜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

徐晃

VS關羽:在程昱的建議下,曹操請關羽出戰。次日,顔良軍列好陣,關羽陪曹操坐在小山頂向下看,遠遠看見了顔良的麾蓋。關羽跨上赤兔馬沖入袁軍。顔良正在麾蓋下,見關羽沖來,方欲問時,關羽的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顔良措手不及,被關羽手起一刀,刺于馬下。

獬豸猛将,勇冠三軍:顔良、文醜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

正因為顔良死得有點冤枉,是以有不少人争論關羽與顔良的強弱,但關羽無疑是比顔良要來得強的。

首先,關羽勝過顔良是曹操、程昱、袁紹三方認證的事實。

其次,關羽殺顔良雖然是突襲,但反應力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關羽在土城也曾遭到張飛突襲,但他空手都能閃過,這表現遠不是顔良可比的。

關公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隻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須,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

第三,就劇情作用而言,不管花了多少渲染顔良的筆墨,都是為了突顯關羽神勇的,也就是說顔良其實就是關羽墊腳石的作用,哪有可能陪襯比被陪襯對象更牛逼的呢。

再說說嘉靖本,在嘉靖本中程昱倒是不認為關羽比顔良強,而是準備讓他們“兩強相并”,還特意加上一句詩"隻因玄德臨行語,緻使英雄束手亡",已經明言是因為劉備臨行語,才導緻顔良束手亡。

原來顔良辭袁紹時,劉玄德曾暗囑曰“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卧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骠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是以顔良見關公來,隻道是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被關公斬于馬下。

關羽歸神時,作者借普淨禅師頓悟關羽之言也明了顔良之死“向日白馬隘口,顔良并不待與公相鬥,忽然刺之”。

但是嘉靖本中同樣有“河北兵将未嘗見此神威”,也證明關羽勝過顔良,至于二十合擊敗徐晃來證明顔良有多牛逼的,關羽表示自己可以擊敗徐晃和許褚聯手。當然,如果是正常單挑,關羽要赢至少要百合以上。

獬豸猛将,勇冠三軍:顔良、文醜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

顔良

VS關純:袁紹計逼韓馥,奪取冀州之時,關純行刺袁紹,被文醜斬殺。

VS公孫瓒:袁紹與公孫瓒的磐河之戰,文醜策馬挺槍,直殺上橋,公孫瓒在橋邊與文醜交鋒。戰不到十餘回合,公孫瓒抵擋不住。這個表現是不及呂布數合擊敗公孫瓒。

VS公孫瓒四将:随後乘勢單騎追趕過橋入陣中往來追趕公孫瓒,如入無人之境,途中遇公孫瓒手下四員健将齊戰,被文醜一槍刺一将下馬,剩餘三将奔走。

VS趙雲:公孫瓒命懸一線之際,趙雲出現,與文醜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之後公孫瓒救兵到了,文醜拔馬回營。

獬豸猛将,勇冠三軍:顔良、文醜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

文醜

VS張遼、徐晃:顔良在白馬被殺後,文醜表示要為顔良報仇,與劉備率軍進攻延津,文醜的大軍中了曹操之計,隻顧争奪财物,無心厮殺。曹軍圍裹過來,張遼和徐晃沖向了文醜,文醜拈弓搭箭,射向張遼,在徐晃的提醒下,張遼低頭急躲,這一箭射中張遼頭盔,将簪纓射去。張遼奮怒再趕,但坐騎又被文醜射中。文醜策馬趕來,被徐晃截住,兩人大戰不分勝負,毛本沒有具體回合,嘉靖本是兩人戰到了三十回合。之後徐晃見文醜後面兵馬齊到,拔馬便走。

文醜軍既得車仗,又來搶馬,軍士不依隊伍,自相離亂。原來過此,隻顧取物,無心厮殺。曹操人馬圍裹将來,文醜挺身獨戰,軍士自相踐踏。文醜止遏不住,撥回馬走。操在土阜上指曰:“文醜乃河北名将,誰可擒之?”二将飛馬而出去。操視之,乃張遼、徐晃也。二将追趕文醜至近,大叫:“賊将休走!”文醜回頭,見二将趕來,遂按住鐵槍,拈弓搭箭,正射張遼。徐晃大叫:“賊休放箭!”張遼低頭急躲,一箭中遼頭盔,将簪纓射去。遼奮怒再趕,坐下馬又被文醜射中面頰。戰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醜策馬前來。徐晃急掄大斧,截住厮殺。二将戰三十餘合,張遼去遠,徐晃見文醜後面軍馬齊到,晃撥回馬走。
獬豸猛将,勇冠三軍:顔良、文醜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

此戰,常有人說文醜是擊敗張遼和徐晃聯手,但是水分太大了,首先,張遼說輸給文醜吧,都沒和文醜打過,說不輸吧,又連中兩箭。不管輸沒輸,此戰都無法得出張遼武藝不如文醜,不然的話關羽被黃忠射過頭盔,黃忠被馬忠射殺,又要怎麼算呢?其次,文醜根本沒有單挑擊敗徐晃,這點是不及顔良的。

VS關羽:文醜沿河追擊徐晃時正遇關羽,戰不三合,心怯欲走,被關羽趕上斬于馬下。如果顔良的死還能找借口,文醜就純粹是心理素質問題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