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亭:“提燈天使”照亮戰“疫”路

作者:資訊新報
華亭:“提燈天使”照亮戰“疫”路

19世紀中葉,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創始護士職業,被世人譽為“提燈天使”,護士精神猶如一盞明燈,守護健康、呵護生命。鬥轉星移,百年後的今天,“提燈天使”面對疫情果敢堅毅。在華亭市,一批新時代的“提燈天使”,在沒有硝煙的戰“疫”場中,她們使命在心、執甲前行、不負重托,用自己的點滴微光,彙聚星河,照亮戰“疫”之路。

“我們絕不退縮,堅決完成任務!”絕不、堅決,這樣的形容詞,在領隊焦滢凡同志的口中,如鋼如鐵,如一把戰劍,鋒利且堅定。10月30日上午7時,華亭赴蘭一線支援隊伍出發在即,市第一、第二人民醫院50多名醫護人員面對着黨旗莊嚴宣誓。護士長、護理骨幹,一時間,她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援蘭醫護人員”,帶着組織的信任和重托,她們出征前線、不辱使命。

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張文輝、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長劉海燕、市工業園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護士汪海敏、市婦幼保健院護士楊素珍、朱麗娟……請戰書上,一個個“滾燙”的紅手印赫然醒目。11月1日淩晨2點10分,支援隊伍再次集結,華亭60人核酸采樣隊星夜馳援天水。

上“前線”,守“後線”,都是戰疫“主戰場”。“拉下口罩,張開嘴巴,啊”戶外采集點溫度很低,護士馬天琦的雙手已經凍得沒有知覺,硬邦邦的手,操作起來笨重又困難。為滿足群衆核酸檢測需求,市委、市政府在人民廣場、疾控中心、東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蓮花湖公園增設了核酸檢測采樣點,馬天琦是人民廣場核酸檢測組中一員,上午八點半到下午六點,她每天平均采樣200餘份。 期間,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出汗的防護服又濕又冷,她一次又一次咬咬牙,給自己鼓勁打氣。

掃碼、登記、取咽拭子……同樣的檢測工作在華亭市各核酸檢測點緊張有序進行,為節約群衆等候時間,醫護人員竭盡全力、艱苦作戰,以最快速度規範完成核酸采樣工作,確定核酸檢測工作高質高效。

4台核酸檢測機器同時運轉,每天至少開展4批次檢測,5位同志交替倒班,争分奪秒、通宵達旦,儀器不停人不歇。市中醫醫院檢驗科黃麗在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下,重複做着同樣的動作,兩個大拇指頭磨出了淤斑。 檢驗科主任趙進日夜堅守,親力親為,嚴格把關,確定檢測結果及時準确,半個月内,她帶領院核酸檢測團隊完成核酸檢測21496人次。

“加強針是根據人體内抗體的消退情況進行的一次補充接種。”對市民提出的疑問,東華鎮衛生院醫務人員馮妍一邊接種,一邊解釋。市第一人民醫院,待接種群衆也排起“長龍”,王雪瑩不急不躁,每接種一人,她都耐心詢問前兩針接種時間,叮囑注意事項,確定接種安全。面對“卷土重來”的疫情,華亭市新冠疫苗第三劑接種全面啟動,像馮妍、王雪瑩這樣的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加入接種隊伍,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一驗證接種原則,引導群衆積極接種,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白衣作征衣,守生命,也傳遞愛。病毒可以被隔離,但溫暖不會被隔離。市婦幼保健院設定24個隔離間,醫護人員一個個變身為手能提肩能扛的“女漢子”,嚴格對照隔離點設定标準及管理技術要求,排除重重困難,想方設法解決新址未通水、電、暖問題,積極為隔離人員創設良好隔離環境,安心度過觀察隔離期。市第一人民醫院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精心制作中藥配方顆粒制劑,向醫學觀察區人員免費提供,提高免疫力。提取、濃縮、分離、幹燥、制粒、包裝……為盡可能地滿足需要,醫學觀察區護士長魏虹與從業人員加班加點,幾台中藥調配機器同時調劑,“馬力全開”加緊制作進度。制作好的中藥顆粒随着熱水加入攪拌,深琥珀色的液體瞬時舞動,伴着中草藥的芬香,如一股暖流,溫暖了人心。

疫情如令,擔當如鐵。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打響以來,華亭市各類醫護人員挺身而出,以“大愛忠誠、大醫精誠”的責任擔當,堅守戰疫一線,用一個個堅強身軀築起了“安全長城 ”。什麼是“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她們用實際行動作了生動回答。

(來源:華亭市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内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