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爾·蓋茨2020年度重磅推薦《成長的邊界》:專才與通才

作者:錢江晚報 小時新聞

小時候,就聽父母常說,隻要你精通一個手藝,就能吃一輩子;後來老師又告訴我們,要博覽群書,多才多藝,才是一個綜合能力強的孩子。

那到底是一個領域學精成為專才,還是各個領域都擅長,成為通才有更好的發展嗎?

《成長的邊界》一書告訴了我們答案。本書作者大衛·愛潑斯坦,《紐約時報》No.1暢銷書作家。他研究了世界上各個領域一流成功人士的真實案例,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通才”比“專才”擁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跨越能力範圍的探索,将是未來決戰多元化時代的關鍵。

本書告訴我們:通才比專才有較多機會,拓寬多領域知識開發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發展。人生不設限,未來才可期。

比爾·蓋茨2020年度重磅推薦《成長的邊界》:專才與通才

成長不設界 未來才可期

01.赢在起跑線的孩子 一定先跑到終點嗎?

孩子要赢在起跑線上,這句流傳甚廣的育兒金句,是多少家長對孩子的殷切希望。

家長們過早地給孩子們規劃藍圖、鋪好跑道。

媒體曾報道過這樣一個“神童”的故事:武漢的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内花了12萬給孩子報了教育訓練班,孩子5歲時就學完了國小二年級的課程。孩子上一年級時成績非常優秀,可是到了二年級時,小傑的成績卻開始下滑,從班裡的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漸漸地,他開始厭學、上課走神。不到三年級,就泯然衆人。

《成長的邊界》告訴我們,赢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不等于先跑到終點。一切皆有可能。

這些孩子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起初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但長遠看來,卻很早出現了瓶頸期,後來的成績并不是很理想。

是以說,所謂的“赢在起跑線”也許會是昙花一現。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赢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不一定先跑到終點。

你要教給孩子的不是暫時領先的封閉技能,而是受用一生的開放優勢。應該讓孩子接受更廣泛的學習,從中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會走的更遠。

02.拓寬知識廣度,找到最佳比對

有句話這樣說:知識之島越大,好奇的海洋線越長。

拓寬知識的廣度,找到你最比對的選擇,在博學的基礎上進行深耕,會走的更遠。

“西單女孩”任月麗曾因唱歌登上春晚的舞台,一舉成名。之後,行走在各個地區進行商演。

她實作了當歌手的夢想,但并沒有是以阻礙她實作跨行做創業者的夢想。她帶着歌手的光環,在廣泛的知識領域不斷打磨自己,打開了自己新的通道,創辦了自己的牙膏生意,至今已身家破億,以一個女企業家的形象站在了紐約時代的廣場。

同樣是音樂領域奇才華晨宇,他不僅歌聲受到大家的喜歡,同時也是一位作曲人、作詞人。同時,和他一樣很多的音樂人,通常都會掌握多種樂器,而非專精于1種。

卓越的人才不僅隻是一種職務自身,比如橫跨音樂和影視領域的劉德華,有着歌手、作詞、演員、制片人集一身的才能。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博覽群書,拓寬知識廣度,找到最佳比對的領域深耕。成長不設限,才能實作你人生中一個又一個目标。

03.成長不設界,未來才可期

托爾斯泰曾在《戰争與和平》中寫道:“他的目光總是盯着整個莊園,而不是莊園的某一部門……于是尼古拉的農業經營也就取得最輝煌的成就。”

一個人要想實作目标,光靠精修與目标的内容是完全不夠的。

簡單來說,如果想把一門英語專業達到精通,不僅需要把英語的聽、說、讀、寫、譯運用自如,還需要學習文化知識的底蘊及文化素養,包括西方的文學和文化知識等。隻有這些知識作為基礎,你才能真正把英語内化于心。

一個簡單的學科都需要拓寬知識的寬度,才能讓一個專業得以精通。更何況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才,那更離不開廣度的知識積累。

達爾文提出偉大的生物進化論,離不開他對博覽知識寬度的求知。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蘋果之父”喬布斯也曾說過,蘋果電腦的優美字型得益于他在大學旁聽的書法課。

暢銷書作家張萌,經常有人問她,你是時間管理方面的專家,但你對品牌建設,商業模式和營養學的理論都很了解。張萌創辦的下班加油站,就是在和各領域的大咖請教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

曾聽說這樣一句話,這個人擁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就是通才的代表。在不同領域積累經驗,不僅有效提高了自己的創作力,你學到的每一領域的知識,都将會為你選擇最比對的領域而服務。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比刻意練習更重要的是刻意嘗試,它使你觸類旁通,厚積薄發。跨界是為了更好地終身成長。成長不設界,未來才可期。

寫在最後:

《成長的邊界》一書中,橫跨體育、教育、音樂、天文、藝術醫學等領域,列舉了大量的名人案例,深度剖析了通才更适應社會不斷發展的步伐。

一個專才很難替代一個通才,術業有專攻,可以讓你取得優異的成績。但觸類旁通,可以豐富的你的不同人生。

我們需要把自己鍛造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用跨界不斷拓展能力範圍——成長再無邊界,未來無盡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