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7歲馬識途用最有趣的方式,讓我們了解“高冷”甲骨文

作者:第一讀者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甲骨文自發現120多年來,經海内外學者的共同探索,其中的曆史文化奧秘逐漸揭開,甲骨學已成為一門舉世矚目的國際性顯學。鮮有人知的是,今年107歲的文學巨匠馬識途在被稱為“絕學”的甲骨文與甲骨學領域,依然是建樹頗豐。日前,馬識途首部甲骨文著作《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正式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是唯一公開出版的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具有寶貴的史料價值,兼具文學性、知識性、思想性和趣味性。

107歲馬識途用最有趣的方式,讓我們了解“高冷”甲骨文

“我自己在創作中,追求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就是汲取傳統所長,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甲骨文等古文字學本來是很專業的,但是我想這本書是為大衆寫的,我盡量寫得有點文學性,供大家消遣時讀讀。”在《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出版之際,馬識途透露了自己在寫作這本書時的一些想法。

而在新書的序言《我和甲骨文》中,馬識途進一步解釋道:“80年過去了,很少有朋友知道我曾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争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組成,後簡稱為西南聯大)學習和研究過甲骨文。我現在把我和甲骨文這段因緣告訴朋友們。”

原來,擔負着地下黨地方上司機構中重要工作的馬識途,在黨組織的安排下,于1941年考上了西南聯大外國國文學系,後轉入中國文學系。根據黨提出的“勤業勤學勤交友”的“三勤方針”,馬識途在西南聯大一方面參與地下黨工作,擔任了中共西南聯大支部書記;另一方面在全國著名學者的門下勤學苦讀。

馬識途曾修了文字學大家唐蘭教授所開的“說文解字”“甲骨文”,羅常培教授開的“音韻學”和陳夢家教授所開的“銅器銘文金石學”等課程。而唐蘭教授古文字學開講的課,就成為馬識途畢生難忘的一課。“我們用的許多字,都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一查字源,便清楚了。不要認為這是冷僻學術,它對于中國文化的演變發展大有關系。你們要從讀《說文解字》開始學起。往往一個古文字的發明,有如天上發現一顆新的星星給研究人員帶來無窮的快樂一樣。這本是一門有興味、有學術價值且重要的學科呀!”唐蘭教授這麼一講,引起包括馬識途在内的衆多學生對研究古文字的源和流的興趣。

107歲馬識途用最有趣的方式,讓我們了解“高冷”甲骨文

▲馬老正在浏覽《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兩年後,唐蘭教授所講的最後一課,更是讓馬識途至今難忘。在《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一書中,馬識途寫道:“唐蘭教授對我們真切地說:‘我們教學相長,研究古文字課程将告結束。其實我并沒有教給你們多少學識,我不過是為你們打開研究古文字學的大門,給你們指出一點前行的路徑。古文字學知識浩如煙海,涉足其間的人不多。有的人在海邊才濕了鞋,眼看波濤洶湧,就知難而退了;有的人下海遊了去,也有半途而廢的,還有的被水給淹沒的。隻有很少的人能有堅強的意志,會锲而不舍、乘風破浪,向隐約渺茫的彼岸奮勇前進。雖不免載沉載浮,吃不少苦水,終會到達彼岸。踏上一片茂密的學術森林,那裡時見陽光燦爛,時見雨橫風狂,時見荊棘密布,但成功的果實誘人前行。有的一鳴驚人;有的默默無聞;有的在學術森林裡徘徊,了此一生,卻死而無悔。相信學術的道路雖然崎岖,但總有中國人不斷探索,哪怕不過識破一字,也是對中國文化的貢獻。現在我為你們開了門,引你們走到大海邊,就要看你們下海向彼岸勇敢遊去了,一切看你們自己的天資和勤奮。現在就看你們一人抱着一套《說文解字注》,在那‘字以類聚、物以群分’原則分門别類編的五百四十個部首導引下,在字海裡遨遊。”

馬識途對教授們的教導,特别是唐蘭教授“說文解字”課的指引,心領神會。他打開《說文解字注》,從第一頁第一個字開始研讀……就這樣,馬識途在甲骨文研究領域取得了不俗成績。然而大學畢業時,馬識途卻得到中共中央南方局調令,離開了西南聯大。為了保密工作的需要,他隻得放棄了在西南聯大的學術研究,并将所有相關的筆記文稿付之一炬。

107歲馬識途用最有趣的方式,讓我們了解“高冷”甲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識途曾在黨内擔任過不同的上司職務,并曆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榮譽委員,四川省文聯主席、名譽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郭沫若研究學會副會長等。馬識途坦言:“我載沉載浮70餘年之久,精業從事,未敢他骛,遂與甲骨文絕緣。但我常回憶當年,對大師們的諄諄教誨,念念不忘。離休之後,我在文學創作的閑暇時,竟就回憶當年所及,開始撰寫‘甲骨文拾憶’;尤其是2017年我的《夜譚續記》完稿後,更是投入關于甲骨文、金文等在内的古文字研究。”令人敬佩的是,在創作甲骨文筆記期間,馬識途曾因兩三次住院而中斷過,但即使生病住院,他也一直把這部甲骨文書稿記挂在心。

2021年,《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終于面世,用馬識途的話來說是“這或許可算是對80年前西南聯大諸位大師諄諄教誨所交的一份遲到的作業吧”。

107歲馬識途用最有趣的方式,讓我們了解“高冷”甲骨文

▲黃立新給馬老送新書

日前,當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黃立新把新書送到馬識途手中後,馬識途拿着放大鏡從頭到尾地浏覽完後,端詳着書說,“很好,不論從編輯還是裝幀,都是做得最好的,我很滿意。”“這本書是我所有書中裝幀最漂亮的。”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一共有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西南聯大課堂拾趣》分為“開課問‘東西’”、“說‘西南聯大精神’”、“趣辨方言古音字”、“‘中國’二字的力量”、“形近而音異的漢字”、“最後一課”等15課,中卷《馬識途甲骨文拾憶》則分為“就從‘一’字說起”、“有趣的家庭成員”、“與武器形象有關的特别的字”、“威武的‘王’字之屬”、“别出心裁的古字”等13憶,下卷即為《馬識途“說文解字”》。書中鮮活再現了西南聯大語言文字學家羅常培、唐蘭、聞一多、王力、陳夢家等妙趣橫生的授課場景,尤其是唐蘭教授對甲骨文等研究的精髓;生動展示了大師們精勤治學的品質、謙遜嚴謹的人格魅力和自由開明的名校教學風貌;立體展現了馬識途在百歲之年克服病魔侵擾潛心研究甲骨文的心得和體會及其樂觀豁達、堅忍不拔的精神,從中亦可窺見西南聯大這所傳奇名校的精神與血脈傳承之魅力。

107歲馬識途用最有趣的方式,讓我們了解“高冷”甲骨文

▲馬老與阿來

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對馬識途的文學矢志不渝的熱愛和追求,表達了自己的敬意。他說:“105歲,《夜譚續記》出版時,馬老說封筆了。我說怕是封不了。果然,107歲的他又出新書了。因為青春的記憶像火燃燒。地下工作,革命是他的青春。西南聯大,甲骨文也是他的青春。這本書好,不隻是說文解字,還是一個時代的文化記憶。美好回憶,從文字源頭,從形義之間,從容展現。”

在馬識途看來,這本甲骨文筆記,“雖然基本未脫當年西南聯大甲骨文課所做筆記的窠臼,但是我本想嘗試對原稿查漏補缺,特别是就唐蘭教授的一些獨立見解加以補充,對科普甲骨文或有點幫助。結果有負衆望,未能實作。這次重讀甲骨文,我又将甲骨文進行分類,選取我曾認讀過的甲骨文中的一部分字,照我設計的順序,按簡體、繁體、甲骨文、拼音、《說文解字》、唐氏新解等,逐次寫出,力求易認易解。分類照唐蘭教授常說的以“人為中心”,如人與自然、人與家庭……”

馬識途坦言:“對西南聯大課堂上大師講授的古文字的回憶與對古文字的說解,也許是我這個老人所能做的最後一件功德的事吧。”對此,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就表示:“這部《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見證了馬老對漢字及其承載的博大傳統經久不磨的摯愛深情,更見證着一位革命作家如金如石堅不可移的文化自信。”(讀者報全媒體記者 何建)

編輯:王欣 責任編輯:董小玥 稽核:周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