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作者:設計彙DesignHub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拍攝于2021年10月,坪山,深圳 © SEED

前幾日正好在一席看到對深圳“新校園行動計劃”的介紹,裡面談到的一些經曆,讓我們深有感觸。正值錦繡學校封頂,就想着重新梳理一下錦繡學校的設計過程,總結一下得失,為深圳“新校園行動計劃”助力。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項目位于深圳市坪山區,用地面積24,400㎡,建築面積一共約8萬平,地上容積率2.5。我們的任務是合理安排九年一貫制54個班的教學空間和140餘間教師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包含中國小教室、各類專業教室、圖書館、體育館、遊泳館、演藝報告廳、教師宿舍樓、中國小學生餐廳、教師餐廳以及專業運動操場等。

2.5的容積率通常是一個商業綜合體的名額,我們的設計也要往一種教育綜合體般的複合功能有機組合的方向去發展。

項目西側是高層社群,南側是城市次幹道,北側是城市綠地,東側緊鄰一塊預留發展用地。整個地塊用地狹小,如何在有限的用地條件下做到既滿足功能的需求又可以創造出足夠的活動空間,成為設計的核心點。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山景納入校園

項目東北方向是植被良好的聚龍山公園,在校園裡的地面标高就可以看見,北側是寬度接近100m的城市綠化帶,規劃中有水系。

為了讓校園中更多的空間能夠享有聚龍山的景色,建築形體上做出了一定的扭轉,将庭院打開。我們将教師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布置在形體端頭的位置,整體形成一個流線型環抱的姿态,将外部景色真正融入到校園中來。學生課間時走出教室在走廊上即可遠眺山景,舒緩眼睛的疲倦,重新與自然建立健康聯系。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西望聚龍山

北側綠化帶形成放大的家長等候區

北側道路是比較安靜的四車道,綠樹成蔭,我們将整個學校的主入口安排在北側。國小生在上下學的時間段有繁重的接送任務,是以國小部的位置靠近主入口,面向市政公園,這樣家長等候放學的時間,可以在公園之中休息。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北側主入口及家長等候區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在我們的童年回憶裡,一定會有校園生活。大樹下,台階上,廊道間…… 一個個鮮活的場景組成了關于校園的記憶。我們在設計中沒有沿用傳統的從整到分的方法,而是先建構一個個有記憶點的片段,最後這個校園可以看做是個承載記憶的鮮活容器。

< 政策一 >

立體展開的公共活動空間

在不久的将來,會有3000名學生生活在這片2.4公頃的校園内,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活動空間,垂直向的空間組合成為必要的手段。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我們向地下和屋面尋找活動空間,借助景觀大台階,豎向交通空間等串聯起不同高度的活動空間,仿佛一座二維平面上的花園被豎向拉伸,整個校園成為一個三維立體的“遊園”: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1 / 操場擡高一層,釋放地面空間

2 / 下挖庭院,把自然光線和活動場地引入到地下

3 / 一層架空,創造無風雨活動空間的同時也把公共屬性的功能空間複合在架空層裡

4 / 充分利用屋頂空間,打造屋頂花園,增加活動場地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擡高的操場通過平台與教學區二層相連,廣闊的操場也為教學區提供了絕佳的景觀面,教學區與運動區相輔相成

< 政策二 >

豐富的自然園林

親近自然可以提高少年兒童的觀察能力,開拓視野,提高情感表達能力,利于成長。校園中存在着與自然結合的三種形态:

屋頂花園

充分利用屋頂空間,打造花園與試驗田相結合的屋頂花園。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和休閑空間,由封閉、半圍合、全開放的多種形态的綠色開放空間交錯而成。

下沉庭院

通過将地面局部下挖,在室外打通地下與地上,形成立體式庭院,庭院将校園内自然空間最大化,同時也是課室及活動交流空間的延伸。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階梯花園

我們利用一層報告廳屋頂的高度變化,布置一個大階梯花園,豐富學生的課餘活動空間,同時大台階也串聯起地上的教學空間和地面的公共空間。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這是個我們覺得将來會比較熱鬧的地方:大樹下乘涼,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段台階上聊天吹牛;另一段台階上小朋友在看平台上其他小夥伴做遊戲。被教學樓上的同學呼喚,被圖書館裡的老師凝視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政策三 >

自由流動的空間

傳統行列式布局的校園主要靠縱橫的走廊串聯,空間類型單一,無法滿足現代教育模式所需要的多樣化空間。我們力圖打破這一傳統布局模式,借助建築形體的連續性和有機性,構築一條曲折變化的街道,同時這一“曲街”,也是孩子們課間交流互動的主要空間。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一二層架空層内容納了報告廳、展覽廳、讨論室、專業教室等适應多種教學模式的教學空間,高密度的建築體量及複合的教學功能被高效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橘黃色的天花吊頂将校園與各個庭院聯結在了一起,即使在南方的雨季,學生們不用打傘就可以到達校園的各個位置。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在地面上通過将體育館輔助房間二層内凹,創造出一處休閑空間。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處于第四層跨度20米的連廊連接配接起南北兩個教學區,使整個教學區融為一體,廊下空間也可成為學生們觀看體育場活動的良好觀賞地。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曲”、“折”結合的連廊通過一系列趣味的樓梯,連接配接起架空層以及餐廳所處的下沉庭院。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政策四 >

柔和明亮的光線

高容積率的條件導緻了一些高密度的功能空間組合,如何給高密度的空間引入豐富的自然光,是我們設計的關注點。通過屋頂天窗産生的“光倉”,吹拔空間産生的“光瀑”,下沉庭院所産生的“光桶”,條形窗産生的“光帶”……将不同形式的“光”傳遞給學生。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綜合樓公共區域的天窗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兩層高的圖書館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下沉綠地可以将光線過渡到體育館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雙側采光的舞蹈教室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架空層的光線會柔和地灑落到地下餐廳之中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城市人口的增加造成社會公共資源的不足,學校作為重要的社會公共場所,學生放假期間卻是閑置狀态,造成公共資源的浪費。是以當地政府在設計前期就提出,未來會将學校部分設施向周邊社群開放。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在設計時将未來共享的文體功能主要布置在靠近入口的位置,包括圖書館、體育館及運動場等功能空間。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錦繡學校的設計是一次對高密度校園建築類型的探索,通過這一設計,我們采用多樣的空間與設計手法回應了一系列高标準的設計要求,最終得出了一個合理高效的解決方案。

"我們希望這所學校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周邊的社群和城市,期待未來在這所校園裡能夠制造更多的浪漫和驚喜,激發每個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實作空間創新和環境育人為目标的一所新型學校。”

上面這些描述,有很多“希望”與“期待”,錦繡學校最開始的設計理念,現在回頭看,基本還是“第三人稱”在做設計。的确,絕大部分的建築都是建築師意志,使用者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用的,好不好用,喜不喜歡,很多時候木已成舟,使用者隻能去适應這個建成的軀殼。但是教育類建築,我們認為是個很特殊的類型,它對青少年的性格塑造有深遠的影響。“環境育人”不應隻是口号,而要落地生根。

孩子們想要什麼?老師想要什麼?家長想要什麼?這幾個問題的解答,在未來的新的學校的設計中,在對錦繡學校的複盤檢驗中,都尤為重要。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明年(2022 年),錦繡學校就要投入使用,我們一定要再來看看,在這裡實際發生的故事。

技術圖紙

-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 基地區位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曲街遊園 · 立體公園 / 深圳坪山錦繡學校 / SEED席得設計

項目資訊

項目名稱丨錦繡學校

項目地點丨深圳市坪山區

用地面積丨24,400㎡

建築面積丨73,518㎡

業 主丨深圳市坪山區建築工務署 深圳市坪山區教育局

華潤(深圳)有限公司 <代建>

設計聯合體丨深圳市天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城譽建築設計院)

建築方案丨 SEED+深圳天華:劉奔、黃志強、呂繼才、劉健、蘇生輝、馬雪征、張川因、蘇華超、黃慶玲、唐境秀、蔣夢雅

建築施工圖丨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城譽建築設計院)

設計周期丨2018-2020年

預計建成丨2022年

資料來源、版權所有:SEED席得設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