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作者:珊珊三丫頭

如果你是愛生活、愛旅行、愛攝影、愛美食,跟珊珊三丫頭一起出發吧!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粵劇,在老一輩的廣州人心中,一直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粵劇被譽為“南國紅豆”,是展現本土特色的藝術瑰寶。隻是随着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娛樂選擇越來越多,看粵劇的人越來越少,甚至讓人一度懷疑:粵劇會不會後繼無人呢?會不會失傳呢?為了避免這種尴尬局面,将源遠流長的粵劇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中,許多人提出了振興粵劇文化的許多舉措。現在,在廣州想感受粵劇文化,珊珊三丫頭推薦你一定要來廣州恩甯路曆史文化街區,為什麼這樣說呢?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恩甯路從最初的“八和會館”建立開始,與粵劇結下不解之緣,形成了一條“粵劇之街”,可以說是廣州粵劇的發祥地,先後有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任劍輝、白雪仙、羅品超、陳笑風、林小群等加入,同時不少粵劇藝人在恩甯路及周邊一帶落腳,可以說是粵劇群星聚焦、盛極一時的地方,見證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粵劇的榮光。今天大家來到恩甯路曆史文化街區遊玩,除了可以到恩甯路的“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 ”和“八和會館”參觀之外,還可以在這一帶尋訪以前粵劇名伶的故居和舊居。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作為廣州群星荟萃的粵劇發祥地,在恩甯路曆史文化街區一帶,遍布190多名粵劇、曲藝、粵樂藝人的故居。最近因為偶然的空閑時間,珊珊三丫頭在恩甯路曆史文化街區内尋訪到粵劇名家“任白”的舊居,并寫成了文章與大家分享了“任白舊居”的現狀(有興趣了解詳情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粵劇傳奇人物“任白”在廣州舊居,位于“最美”老街,現狀怎樣?》),意外收到了許多粵劇愛好者和街坊們的回報或私信,收集到了更多有關當年粵劇名伶故居和舊居的資訊。這些粵劇名伶的故居和舊居是粵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曆史、有故事、有記憶、有情感、有溫度……未來的日子,珊珊三丫頭會把探訪的結果和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喚起人們對“粵劇”的記憶。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恩甯路曆史文化街區,尋訪有“廣東梅蘭芳”之稱的“千裡駒”在廣州的舊居。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千裡駒,原名區家駒,是粵劇界一代宗師,是著名粵劇老倌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的師傅。他擔任各種花旦角色,并在粵劇藝術上大膽地創新,棄子喉唱官話的舊規,以白話唱平喉,創造了“四門頭二簧”的“梵音腔”。他蜚聲粵劇藝壇二十年,形成"駒派"藝術,被譽為“花旦王”、“悲劇聖手”。梅蘭芳曾稱贊他演戲“七情能夠上面,且能夠劇中人化”,他也赢得了“廣東的梅蘭芳”之稱。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千裡駒以表演響應罷工的号召,他加入粵劇八和公會成了委員,為粵劇人謀取很多福利。同時,千裡駒品德高尚,熱心扶掖後進,大力扶持白駒榮、讓戲給嫦娥英、物色李少帆的“替身”、破格重用薛覺先、發現馬師曾的戲路特長、促成馬的“乞兒喉”,提攜李自由成名,再傳高足郎筠玉等,成就了粵劇界的一段段佳話。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千裡駒廣州的舊居在多寶路,在這次尋訪之前,珊珊三丫頭是無數次地在多寶路上經過,可從來沒有注意過有千裡駒舊居的存在。這一次,珊珊三丫頭走在多寶路上時,一路走一路留心觀察,也因為這次是事先查閱了資料,知道了門牌号碼,是以沒有花費太多的力氣就尋找。原來,在千裡駒舊居的一樓,現在成為一家賣“燒鵝”的店鋪,平時經過被這一帶的“美食”吸引了目光,忽略了牆體上挂了一塊“廣州荔灣區文物保護機關”的牌子。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為了看清楚千裡駒舊居的建築,我從正街旁的一邊巷子走進去,看到了一座架構結構的洋樓建築,三層半兩開間,沿用中國中軸對稱的原理興建,外表看上去雖然有點舊,但能感覺到非常地結實,外牆以簡潔圖案的批蕩,給人以舒适而又樸實無華的感覺。據說千裡駒的居所,自題“吾廬”,占地面積大約72平方米,建于民國初期,建築坐北向南,一邊是在多寶路的路面,另一邊是北接民房,還有一邊是多寶大新街。我在現場還能看到多個長方形大窗,估計是通采光用的,擡頭看三樓臨街面的位置,有一個小陽台。在外面看,一層用作商鋪,其他樓層室内仍有人在居住,隻是大門緊鎖,我也無法進内參觀。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眼前的這座千裡駒舊居,還流傳着關于千裡駒的“愛情故事”:廣州小市街西廣元金鋪老闆何西盛,一家人喜愛看粵劇,何西盛的女兒何寶珊,深深感動于對千裡駒的表演,由此生發濃厚情思與愛戀,發誓暗許終身,非千裡駒不嫁,思念不已也是以卧病在床。何老闆知道了女兒的心事後,為了成全女兒心願,托人為媒,正式婚聘,還請了狀元坊戲服店餘茂隆老闆作媒而取得成功。千裡駒和何寶珊就是在多寶路的這座建築内成親的,在成親當日,市民熱鬧圍觀,一時傳為佳話。而結婚之後,夫婦兩人生活美滿和諧,婚後生下三個兒子後,不久何寶珊因病逝世。大兒子錫齡,二兒子錫鎏(與白駒榮的女兒白雲仙結婚),三兒子錫铿,在國外經商,可惜未能繼承父親的衣缽。千裡駒喪妻後,一度息影家園,經親友規勸,續娶餘氏惠清為繼室,餘氏曾在金聲戲院當管票員,沒有生育兒女。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在1936年3月20日,千裡駒在重登舞台的時候,因積勞成疾而逝世,終年48歲。在出殡之日,省港各大紅伶,都前來參加葬禮,有些還喪服辭靈,街道圍觀者及駒迷們都懷着眷戀的哀思,留下了對這位一代藝人的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而寶華路的千裡駒舊居,成為了人們懷念這位粵劇大師的地方,隻是随着歲月的流逝,當老一輩的人老去或離開後,知道這裡的人就越來越少了,慶幸的是,這裡依然儲存完好,并且已被列為了文物保護機關。

探訪“廣東梅蘭芳”廣州舊居,在群星聚集的粵劇發祥地,現如何?

結束了千裡駒舊居的探訪後,我會繼續下一位粵劇名人的舊居探訪。在行進的過程中,我想,廣州恩甯路的曆史文化街區,是大批粵劇粵曲名伶、編劇家、音樂家和舞台美術家等生活及其演藝活動的地方,這裡是他們曾經生活的聚居地和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有許多保留的故事和建築,如果能開發和打造起來,可能會形成一種獨一無二的魅力,同時為粵劇迷聚集的私夥局或名人展覽處,不但能更好地保護文物,也能發揚粵劇藝術,一舉兩得,你說呢?

那麼,你喜歡粵劇嗎?你了解有“廣東梅蘭芳”之稱的粵劇一代宗師“千裡駒”嗎?你有來多寶路的千裡駒舊居參觀過嗎?你覺得現狀是你想到的情況嗎?對于粵劇名人舊居的保護,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系,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