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既為水,又覆舟。看春秋卿權如何進逼君權

卿,誕生于西周,春秋時期也稱卿士、卿大夫、卿相等等,秦之後被宰相一職取代。作為春秋時期諸侯國的最高職位,卿位居君侯之下,衆臣之上,輔佐君侯,節制百官。卿分文武,也有一身兼而有之,每個諸侯國的卿位不等,少的一兩人,多的達十餘人。卿在春秋諸侯國的内政外交戰事等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既為水,又覆舟。看春秋卿權如何進逼君權

公族公室

卿出于公族公室。《左傳》雲:“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意思是說從天子到卿大夫都實行嫡長子繼承制,次子則分封。在諸侯國中,也是長子繼立,次子或庶子為公子,公子之子為公孫,由公子公孫形成的家族即為公族,由于其身份的世襲性,又稱為世族。公子公孫自然而然組成諸侯的公室,公族與公室大體上是合二為一的,二者既是侯國官員亦即公室的組成部分,又有某種相對的獨立性。

既為水,又覆舟。看春秋卿權如何進逼君權

事物總有其特殊性。在春秋所有諸侯國中,晉國是個特例。晉有公族,卻無公室,原因在于公元前678年,發生曲沃代翼事件,被晉分封于曲沃的小宗成功取代了周天子分封于翼的大宗,是以為避免類似力量的出現 ,晉國又以血洗的方式誅殺了自己的公族,此後又采取放逐的方式将衆公子置于其他諸侯國,使之不能形成威脅君王的勢力。

那麼,誰之為卿?在諸侯國的官員體制中,最重要的職位是卿,公族以其世襲的身份占據大量高官位置,一般稱之為大夫,隻有大夫中的佼佼者、出類拔萃者或勢力強大的公子公孫才可擔任卿,才能成為秉國者,成為執政。卿位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由公族公室擔任,這也是傳統,最為顯著的是魯國、鄭國、宋國,均為公子公孫擔任;二是主要由異姓異氏任卿,晉國因無公室,多次居卿位的都是異姓,如郤氏、士氏、趙氏、先氏、魏氏、狐氏等,均為異姓異氏;三是混合型,齊國最有代表性,齊國著名的異姓卿相有管仲、鮑叔牙以及代齊的田氏。

既為水,又覆舟。看春秋卿權如何進逼君權

卿之實力

國君都給予卿有封地,卿就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發展,設有多種管理機構,建有私人武裝。私人武裝在戰時由卿帶領,随君出征,又成為國家武裝的組成部分。實力強大的卿稱為強家,諸侯國都有若幹強卿,如魯國三分公室後,軍隊落入“三桓”之手,魯之孟獻子被稱為“百乘之家”,而晉之卿更勝一籌,郤氏“其富半公室,家半三軍”,韓宣子“韓賦七邑,皆成縣”。由于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也就逐漸出現了權去公室、政在家門的局面,也就有了後來的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

既為水,又覆舟。看春秋卿權如何進逼君權

卿卿與君

卿與卿、卿與君,本來關系是明确的,但實際上,他們互相構成一種微妙的聯合又鬥争的三角關系。在春秋早期,卿輔佐君,到了中後期,卿對君構成了威脅,卿對君同樣是兼昏攻昧,架空君權,發号施令,驅逐、廢立成為習見之事。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逐漸演變為禮樂征伐也可自卿相出,如前546年弭兵大會,參加盟誓的皆為諸侯國卿相。而霸主之國晉的正卿還能夠号令天下,如前541年趙武召集11國盟于虢,前517年趙鞅召10國盟于黃父。魯昭公被驅逐後,随行大夫子家羁曾說“若立君,則有卿士大夫與守龜在,羁弗敢知”。是以目中無君、另立新君、或殺或逐,任由卿相而為。正是由于卿權與君權的易位,極大地改變了春秋社會的政治面貌。

既為水,又覆舟。看春秋卿權如何進逼君權

卿與卿之間更是勾心鬥角,排擠打壓甚而傾軋火并,把持朝政。三桓世執魯政,七穆輪流擔任鄭國正卿。晉更慘烈,趙盾執政後逐狐氏、逼晉君、平王室、弑靈公、立成公,至晉頃公時形成中行氏、範氏、韓氏、趙氏、魏氏、智氏六卿輪流把持晉國政權,形成了長達六十餘年的六卿專權局面,晉定公時各卿利用君權将範氏和中行氏驅逐淘汰出局,六卿專權又演變為四卿專權,四家中智氏實力最強,獨攬朝政,也最驕橫,智氏先脅迫韓、魏攻伐趙氏,在趙氏存亡之際,韓、魏反水又與趙氏合兵滅了智氏。此後,韓、趙、魏三家各自為政,占據了除晉公室绛和曲沃兩城之外的全部地盤,三家也不再借用晉君的名義,晉君反到要朝見于三家,世卿集團控制了晉國的政治。再如齊國,其世卿最早是國、高二氏,後崔、慶、栾、高先後執政,互相鬥争激烈,異姓田氏乘機而起,自桓子始世居正卿,直至田成子弑簡公而代齊。

出将入相

卿的主業是主政,即治國理政,春秋諸侯國誕生不少名相正卿。卿的名稱在各國不盡相同,其官職大緻分為三類,一是司徒、司馬、司空、司寇類,二是太師、少師、太傅類,三是祝、宗、蔔、史類,四是管理各行各業事務類。而在戰時,有的卿充任将帥,指揮作戰。春秋各國軍隊分為三軍,主力精銳為中軍,由君侯統領,其餘兩軍由卿率領。

既為水,又覆舟。看春秋卿權如何進逼君權

唯獨晉國自成體系,不斷改革兵制,擴充編制,晉獻公時由一軍擴為二軍,晉文公又擴為三軍,後擴為五軍。同時改革由國君統領中軍為中軍帥擔任三軍統帥。晉中上下三軍依次為統屬關系,每軍設将、佐各一名,為正副關系,共六名,皆稱卿。中軍将又稱中軍帥、正卿,為衆卿之首、三軍統帥。由于晉國實行軍政合一體制,正卿出将入相,集軍政大權于一身。晉國卿最多,“闆凳厚度”雄厚,幾乎任何一卿都可出将入相,由此可見,晉國霸權為何持續時間也最長。

既為水,又覆舟。看春秋卿權如何進逼君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