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梵希、香奈兒、貝蒂·佩吉和寶馬Isetta

作者:autocarweekly
紀梵希、香奈兒、貝蒂·佩吉和寶馬Isetta

話說上個月的巴黎時裝周,大芭莎派出一位男編輯去法國看秀。他使出渾身解數和一位“幸運讀者”用一整件超大廓型西裝,演了一把“與子同袍”情侶檔,居然成功吸引到紀梵希公關老闆的關注。後者表示願意提供拍攝服裝,可這位人才顯然沒倒好時差,披着紀梵希的一條裙子跑去了香奈兒的釋出會……

後果必須很嚴重,公關發出“江湖追殺令”——短短一周,男編輯就如同嫖娼被抓的薛蠻子,經曆了被迫道歉辭職并删除微網誌和認證,淪為“前男編輯”,就差锒铛入獄了!更被各種大小天朝時尚編輯口誅筆伐N久!

凹凸先生聽完這起事故之後,背脊發涼,尿急抖了一下。抖完之後有些迷茫,今年的巴黎時裝周,除了這破事兒外,你還記住了什麼?香奈兒的奢華超市?紀梵希的動物紋?還有呢?沒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郭德綱,凹凸先生和一大批天朝老幫瓜們,早把紀梵希這個品牌抛腦後了。不知道創始人Hubert de Givenchy知道了,是從棺材裡蹦出來給老郭來上一口呢?還是來上一口呢?還是來上一口呢?

說到紀梵希,就必須提一個特殊的年份:1955年。那年,憑借奧黛麗·赫本在《龍鳳配》中的活體廣告,紀梵希順利打開好萊塢之門,開啟了時裝與電影明星相愛相殺的潘多拉魔盒——此後,無數人借此手法上位,成為炙手可熱的時尚ICON,還有更多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淪為年度笑柄(比如之前的那個前男編輯)。

1952年,紀梵希建立工作室,他以潇灑精緻在巴黎嶄露頭角。第一個系列Bettina Graziani專為那個時代職業女性量身打造,一經亮相立刻受到大洋彼岸美國人的歡迎。他擅用誇張的色彩和簡潔的廓型,恢複了進階時裝的典雅與高貴,同時又賦予時代新意。這正是赫本對他情有獨鐘的原因——一想到能進入紀梵希工作室,她的小心肝兒就顫抖。那裡一件簡單白襯衫,标價即是3000美金。就在幾年前,赫姑娘還是一個隻能穿着自己手縫連衣裙的荷蘭妹。

沒多久,羞澀的赫姑娘找上門,希望紀梵希為她設計《龍鳳配》中的洋裝。當時紀先生正處于秋冬時裝展的瘋癫狀态,根本沒空搭理她。于是,赫本從過季款中選了三套洋裝:灰色羊毛套裝,白色無肩帶連身長裙晚禮服和一字領露肩黑色洋裝,讓紀梵希重新審視這個看似脆弱的小姑娘,并對她的審美和重新排列組合點贊不已。從此以後直到1980年代末,紀梵希包攬了赫本80%的禮服。

紀梵希、香奈兒、貝蒂·佩吉和寶馬Isetta

除了赫姑娘的眷顧,紀梵希還有另一塊屢試不爽的敲門金磚——肯尼迪夫人。據說,紀梵希工作室記憶體有肯尼迪家族每個女性的服裝樣碼。1963年約翰·肯尼迪遇刺身亡,好事的時尚媒體就注意到,悲傷的肯尼迪家族參加葬禮時,都身着紀梵希。傑奎琳甚至為此專門從巴黎訂購了一套禮服(當年的媒體真善良。如果放到現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第一夫人,正裝首選居然不是本國品牌,絕對夠她喝好幾壺)。

就在紀梵希的事業蒸蒸日上,手裡攥着奧黛麗·赫本和傑奎琳·肯尼迪兩張免死金牌得意不已之時,同駐法國香奈兒到了最危險的時刻——1954年2月5日,年過七十的老可可殺回巴黎,再次沖進時尚界……她品嘗到30年前死對頭保羅·波烈失敗時生不如死的滋味,那句“親愛的先生,我在悼念你”終于反噬到自己頭上。

不過,可可·香奈兒不是善茬兒,更不是跑了老婆就等死的波烈。她天生好鬥刻薄,對任何人一視同仁,無論是顧客、夫妻或是前輩。剛出名那會兒,她就譏笑顧客的丈夫:“那些大公王子們都一樣一樣的。他們看起來高大又帥氣。但是這些表象背後呢?什麼都沒有,隻有伏特加和空虛。”

紀梵希、香奈兒、貝蒂·佩吉和寶馬Isetta

果然,滿懷鬥志和靈感的香奈兒女士出手不凡——1955年2月,如今白富美的标志,香奈兒2.55箱包誕生。這枚神奇的長方形金鍊黑色小包,解放了巴黎貴女們某一隻嬌嫩的手。她們終于可以肩上背着2.55,搭配沒有襯裡的輕柔外套,絲質上衣,圍裹式雙片裙和黑頭平底雙色鞋,一手挽漢子,一手随便再幹什麼了,絕對鶴立雞群!這種新潮的香奈兒Look瞬間橫掃大西洋兩岸,将一年前還高調無比的迪奧打得滿地找牙,獲得壓倒性勝利。

這枚2.55充滿了可可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她自幼長于孤兒院,因而棗紅色内裡皮革代表幼年所穿的制服顔色。肩鍊的靈感源自孤兒院的看守嬷嬷,她們都把鑰匙用一條鍊子系在腰間。雙蓋設計也有小心思:外面的蓋子裡有一個暗夾,那是收藏情書的地方(現在那位置可以放不少杜蕾斯)。長方扣被命名為“小姐之鎖”,代表可可終生未嫁——多麼自戀、自卑又自負的女人!

個人覺得,香奈兒設計2.55是對自己的某種警示——若要成功,必須放棄安逸。她知道自己很貪婪,追求的實在太多。是以隻能将愛情視作消遣和甜點,那些愛她的男人……不是墊腳石就是寵物,但他們甘之若饴。

如今背得起真·2.55的姑娘們早已分不清2.55和classic,隻知道此包傍身,立馬就會屌絲勿近,刀眼無數,這也正是最享受的時刻。凹凸先生就有一個很JP的女性朋友,曾在某天突發奇想,背着真·香奈兒 2.55小羊皮包體察民情,擠了一次地鐵……三站路後,小香上多了N道充滿仇恨的深深長甲痕……真是一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白富美,不知道小羊皮有多嫩,更不知道地鐵裡被生活操到麻木的粗糙P民(很可惜,凹凸先生也是P民)的臉皮,比她的小羊羔厚多了!

哎,現在的白富美們不可能了解可可·香奈兒設計這款包時有多麼艱辛,多麼咬牙切齒。她一定時刻憧憬着那些孤傲名媛和時尚媒體再次跪舔她鞋尖的情景。和大多數的女人不一樣,香奈兒從未将心裡的那隻野貓馴化,再扮成一隻乖巧的波斯貓來彌補其它的缺失。她堅持自己的信念:“我引領了四分之一世紀的時尚,因為我屬于自己的時代。重要的是,我在适當的時機做了對的事。流行會變,但風格永存。”

風格永存的除了可可·香奈兒,還有貝蒂·佩吉——她是《花花公子》1955年1月的插頁女郎,以一身SM裝聞名于世,被稱為“擁有完美輪廓的女孩”,當年歐美屌絲心中的“飯島愛”或“武藤蘭”。她在民風保守的年代拍攝了SM與同志寫真集,甚至驚動國會掀起全面調查風波(和天朝當年的《少女之心》相比,貝蒂·佩吉實在夠拉出去槍斃十次)!

紀梵希、香奈兒、貝蒂·佩吉和寶馬Isetta

1950年,剛離婚的南方姑娘貝蒂·佩吉遇見到了傑瑞·提布斯,一名熱衷于攝影的警察蜀黍。怪蜀黍提布斯為她拍了很多類型片,并裝訂成冊,推薦給很多攝影師。貝蒂·佩吉真是個美貌與智慧并存的尤物,真真氣死幹露露,秒殺蒼井空!她從來不将某些器官直接展現在大衆面前,因為她明白它們大部分時間并不美,甚至很醜陋!她善于把握角度,找準最優美的那個輪廓,留下惹人遐想的那個瞬間(高喊“蒼老師,老漢仰慕你久已”的老色狼,你真是看島國A片看到五感缺失)。

5年之後,貝蒂·佩吉赢得“世界廣告小姐”的榮譽,還被休·海夫納相中,成為1955年《花花公子》首位“玩伴女郎”,擁有萬千腦殘粉。無數良家女人瘋狂模仿她的一切:蜜色肌膚、深色頭發、前卷劉海,黑色緊身衣和接縫絲襪。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比夢露更早成為時尚符号——直到1957年,在掏空了無數少男的心靈和身軀之後……神秘消失。

貝蒂·佩吉和優雅高貴不沾邊,她的肉彈身材、風情身姿和挑逗眼神遍布芝寶打火機、明信片、撲克牌和唱片封套——當年美國屌絲們夜夜夜夜幻想着她從海報上款款走下,穿着緊身胸衣,腳蹬接縫絲襪。高跟鞋踏地的嘚嘚聲伴着皮鞭抽打空氣的啪啪聲,再因地制宜地來上一段鋼管舞,一想到就讓人飙鼻血。

的确,貝蒂肥美光滑如慶豐包子,男人都想将她生吞活剝進肚裡。還有不少猥瑣男把她當成撒旦的魔女,認為和她做愛甚至侮辱她再正常不過。可貝蒂并不認同,她學斯坦尼拉夫斯司基,她信仰上帝,這和拍各種寫真并不沖突。

2005年傳記電影《大名鼎鼎的貝蒂·佩吉》結尾,皈依的貝蒂在路邊布道,當年的崇拜者走上來:“你不需要為你當年所為感到羞恥。”她回答:“我不感到羞恥,伊甸園裡的亞當同夏娃也一絲不挂,他們是因為有罪,才穿上衣服。”

1955年,如果2.55箱包沒有誕生,香奈兒估計還要掙紮好幾年才能脫離困境;如果好萊塢和奧黛麗·赫本沒有選擇紀梵希,這個新銳設計師不知還要熬多久才能揚名立萬;如果貝蒂·佩吉沒有登上《花花公子》,人們會依舊認為對着海報女郎性幻想很可恥,她将男人正常的欲望釋放。如果沒有……看似不搭界的幾件事,就這樣神奇地勾搭在了一起——那年的時尚圈,就因為這幾道“複興之光”,救活兩大奢侈品牌,照亮無數人的生活。

還是1955年,3月5日。寶馬的“複興之光”Isetta誕生:擁有236cc汽缸容量,9.5匹馬力,最高時速85公裡,售價2550德國馬克。當時一個德國勞工的平均周薪是90馬克,隻要攢夠6個月的錢就OK,瞬間成為了工薪族的夢想之車,當年就賣了12911輛。

紀梵希、香奈兒、貝蒂·佩吉和寶馬Isetta

2年前,Isetta還不是寶馬的菜,隻是一款類似長安奔奔的無名意大利小車,由于獨一無二的前門開啟方式和外觀,頗受歐美明星喜愛——好萊塢女星勞倫·白考爾就有一輛。

1954年,英國版《VOGUE》要為勞倫·白考爾拍大片,當時她就開着Isetta到現場,瞬間把傲嬌的英國佬震住了:“白小姐開滴是什麼車?看起來性感死了,又勾勾又丢丢,聽說是來自意大利的進階貨?!車門不在兩旁,被按在正前方,Size又隻有冰激淩車的一半,即少見又新潮!好高大上啊!”瞧瞧,隻要你本身高端大氣,又時不時顯擺出别人沒有的玩意兒,立馬成為萬衆矚目的時尚ICON,分分鐘震死那群眼高手低的時尚編輯。

那會兒Isetta是由意大利機車制造商Iso Rivolta設計生産。二戰後,他家的二輪和三輪小摩托銷量蹭蹭往上竄,老闆Renzo Rivolta樂開了花,開始琢磨怎麼賺更多的錢。他希望能造一款人人都買得起的微型車。因為對于Iso Rivolta而言,微型車就是在三輪車上加一個輪子,so easy!這款裝着機車發動機,外觀類似小冰箱的微型車,由于工藝簡單,使其比普通轎車少了許多零件,成本也降低不少。

下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寶馬王子登場了!當時的寶馬還叫巴伐利亞汽車工廠,主攻兩輪摩托,但觸手已伸向四個轱辘的領域,打造了豪華四門轎車501,可惜它是“大象心,麻雀胃”,産量趕不上銷量,隻好靠外援——1954年日内瓦車展上,猛男寶馬發現了含羞帶怯的灰姑娘Isetta,立馬意識到這就是他的菜,能及時填補機車和501之間的真空區和敏感帶,當即拍闆給小蘿莉贖了身。

Iso Rivolta的老闆Renzo Rivolta是個十足的生意人,他意識到可以演一出“一女九嫁”的好戲——将寶馬模式複制到其他廠商那裡。于是法國Velam、巴西Romi,乃至西班牙和比利時的汽車廠商都紛紛推出自己的Isetta。意大利人的狡猾基因果然大大滴——還記得1980年代末進入天朝的阿裡斯頓系列嗎,比Iso Rivolta更嚣張,居然連中國人都敢涮!在大陸設了8個廠,個個都以XX阿裡斯頓命名,個個标榜源自意大利,個個沒幾年就死了,除了那個美菱阿裡斯頓。

不過,因為寶馬的品牌效應,全球經營模式以及對Isetta的改進,使得“藍天寶雲”标的Isetta成為世人最熟知的存在,并成為寶馬成功轉型的關鍵功臣——沒有微型車Isetta,現在的寶馬不知在哪兒玩轱辘呢!

紀梵希、香奈兒、貝蒂·佩吉和寶馬Isetta

在這裡,凹凸先生要自說自話地打一套“八卦神掌”:前文提到的勞倫·白考爾是誰?她是亨弗雷·鮑嘉的第三任妻子。亨弗雷·鮑嘉又是誰?就是主演《卡薩布蘭卡》的那位仁兄。

1955年,亨弗雷演了一部戲叫《龍鳳配》,勞倫·白考爾原本是候選女主角,可惜導演沒同意,選了奧黛·麗赫本。别看戲裡男悶騷女直白,你侬我侬的。其實戲外赫本正和男二号威廉·霍爾登打得火熱。男一号亨弗雷因為沒能和老婆演對手戲,對赫姑娘橫挑鼻子豎挑眼,甚至直接抱怨:“她不專業,一個鏡頭要卡20次!”不過,赫本依舊在戲裡蹭蹭冒金光,還讓紀梵希紅透好萊塢。兩年後,皈依寶馬的Isetta大方出現在赫本演繹的歌舞片《甜姐兒》中……瞧這關系複雜的,就像深井冰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