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一曲紅色的歌謠,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一部戰争環境下火熱的革命生活史……當時光變遷後,人們該如何對小朋友們回憶訴說那段不平凡的歲月?也許在剛開播的卡通片《延安童謠》中,能夠找到些許答案。
11月11日晚,紅色卡通片《延安童謠》正式登陸央視少兒頻道,與無數可愛的觀衆們見面。該卡通片以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為大背景,通過幾個孩子在延安學習生活的故事,再現延安時期火熱的革命生活,用孩子的眼光、視角展示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尚品質與人格風範,藝術再現延安時期激情燃燒的歲月。

歌以詠志 用陝西童謠講述紅色故事
據了解,《延安童謠》系列動畫講述了“延安娃”蠻牛、胖豆、冬兒等孩子們和李阿姨、田大爺在延安保育院、保育院學校、列甯國小一起學習生活故事,以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表現形式,展示戰争環境、革命年代、黃土地上淳樸的民俗民風,再現紅色延安火熱的革命生活理想下,孩子們的天真爛漫和朝氣活力。
除了在故事内容上精益求精外,該動畫在音樂上更是發揮延安本土風情特色,将陝西地區的革命童謠融入其中。據主創人員介紹,《延安童謠》中的童謠遴選自陝北民間童謠精品,更邀請知名音樂家譜曲再創作,形成系列童謠作品,讓每一集都有一個民間童謠故事,都有一首耳熟能詳的童謠歌曲。
除了極具地方特色的革命童謠,劇集畫面也彰顯了陝西地區樸實的風土民情——舉世聞名的紅色标志性建築延安塔、冬暖夏涼的窯洞、壯觀宏偉的黃土高坡,都會在動畫中一一呈現。而這片土地上的人更為可愛,無論是天真的孩童、質樸的老鄉,以及正能量十足的紅軍,都成為了動畫中最靓麗的風景線。
寓教于樂 用孩童視角打開紅色曆史
“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讓紅色基因要代代相傳”,《延安童謠》正是以此為初衷創作,以童謠為紐帶,以動畫為媒介,讓延安精神、紅色故事深入到孩子中,讓他們在觀看動畫的同時,也接受到了科學知識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此外,據透露,該動畫劇情結合曆史史實,再現了當年紅軍在延安地區惠民愛民的點滴,比如開辦延安保育院、保育院學校、列甯國小,傳授科學知識等曆史細節被一一呈現,更是通過孩童視角,塑造了李阿姨等一系列延安紅軍的真實可親形象。
正因如此,該動畫被評為2020年度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國家廣電總局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卡通片項目,成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緊扣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挖掘國産兒童文學IP的優秀代表作品。“希望用兒童樂于接受的形式,更好地講述延安故事,傳承紅色精神,讓孩子們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主創團隊這樣說道。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