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到廣,我可能來不來了!《人民之戰》中搖擺不定的年輕人|深入報道

記者/馮曉輝

編輯/李顯峰 宋建華

北到廣,我可能來不來了!《人民之戰》中搖擺不定的年輕人|深入報道

我可能不會來。(本文所有圖檔均來自網絡)

租購20%的折扣,憑畢業證書結算,支付生活津貼...今年以來,武漢、成都、重慶、西安、長沙等地,紛紛出台人才優惠措施,向大學畢業生伸出橄榄枝。與其說是新的一線城市在吸引人才,不如說是與北方"搶人"。

"搶奪"的背後是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它們收緊了戶籍目标,控制了人口規模,而廣州和深圳盡管人口增長不受控制,卻在移民房價上造成了無形的缺口。相應地,武漢、長沙、西安等新一線城市帶頭,今年紛紛推出百萬人才計劃,降低落戶門檻,補貼租金買房是其"标準"。

地方官員的态度更能代表城市的态度。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多次強調,要把武漢建設成為"大學生最友善的城市",確定五年内剩下100萬大學生。成都市副市長謝瑞武提出了"不僅地域、不全、不兼收并蓄"的新人才理念,希望"成都數千萬年輕人找到施展才華的舞台,成都千萬創業者實作創業夢想"。

"搶戰",有的年輕人已經下定決心,有的還在猶豫,想說的話在喉嚨裡眼裡:北到寬,我可能不來哦!

北到廣,我可能來不來了!《人民之戰》中搖擺不定的年輕人|深入報道

TOP 10在北京排名第三,在深圳排名第五,上海已退至第七

更重要的是歸屬感

研究所學生院畢業前夕,湖南湘江新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向謝偉發出錄取通知書。公司成立不到兩年,卻是長沙注冊資本最大的國有企業。當時,謝偉,要留在北京還是回到長沙,有些猶豫。

相比之下,北京"高工資、高生活成本",始終關注家鄉的變化,謝偉指出,湖南省GDP總量多年來一直保持在全國前10位,去年突破3億大關,發展勢頭十分強勁。謝偉帶着"建設故鄉"的熱情,回到了長沙。

過去,NorthBound一直是畢業生的首選。近年來,随着新一線城市的崛起,這種現象正在發生變化。根據58個城市釋出的《2017年高校畢業生招聘報告》,2017年畢業生履歷遞送排名前10位的城市仍然是廣州,但成都、重慶、鄭州、長沙等一線新城市的排名卻驚人。

新的一線上司者成都以第二名的成績超過北京,重慶略遜色,但僅次于北京超過深圳,上海跌至第七位,被鄭州超越。與往年相比,畢業生不再熱衷于堆積一線城市,希望在二線城市工作的人數大幅增加。

從這個角度來看,謝偉離開北方到廣大的年輕人都不是少數。在這些年輕人眼中,新一線城市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這裡戰鬥,未來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他們感到一種在大城市很難獲得的歸屬感。

範偉也不想去北京、上海開發,"因為你買不起房子"。她的家鄉在大連,今年6月,她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最初找工作,為自己規劃了三個方向:四川、廣州、家。這個計劃,範偉有自己的考慮,"廣州在北方廣内稍好一點,媒體環境也不錯,四川俞是來這裡上學的,回家是因為父母。"

在秋季,專業是财務的範偉根據自己的興趣進入很多新媒體的職位,但并沒有得到想要的報價。後來,她參加了急需專業的四川省的選拔考試,被配置設定到成都。

這是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一份與我預期的截然不同的新媒體工作。入職後,她逐漸了解了成都的人才政策,對她影響最大的是住房。《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成都行動計劃》第3條規定,"加強對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保護,為急需幫助的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提供租賃服務,以不高于入住時市場價格的價格租用政府提供的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5年"。

如果她能申請一套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将大大減輕她的負擔。而租了五年的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範家寶也可以以低價買到,"以五年前的市場價格"。

湖南騾子張城,糾纏在長沙和廣州之間。他是湖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的2018年畢業生,他的家鄉是湖南省漳州市。對他來說,留在省會長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有了今年《人才新政》的規定,他還将獲得每月600多元的生活津貼。

張成還是決定去廣州,因為"好的生意可以讓我成長得更快"。雖然留在長沙可以作為政策補貼,但張認為,公司的前景、個人發展比穩定生活更重要。和張一樣,他的大學同學黃建波也去了廣州。他對長沙的"人才新政"了解不多,但不認為長沙隻會用一項政策吸引人才留下來,"不僅長沙有人才政策,其他城市也有。"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鄭喜喜聽到同學們說,武漢有"畢業生買20%的折扣"、"低于市場價格20%的租房租房"的政策,她覺得"很好",也表示這也是她考慮留在武漢的因素之一,"還是比較實用"。

在她心目中,選擇工作是先看待遇,其次是發展前景,因為她是"不是特别自覺的人,想少加班",是以她"投入的公司規模不大"。至于城市,"沒必要去哪兒,更偏袒武漢和上海。

在談到長沙的人才政策時,長沙市人民社會局從業人員任家新告訴記者:"我們政府出台了這項人才政策,表明我們渴望人才的誠意。"

北到廣,我可能來不來了!《人民之戰》中搖擺不定的年輕人|深入報道

武漢聲稱是"對大學生最友好的城市"

戶口、房子、補貼

2017年8月21日,長沙市"22新政人才"落地。9點.m,剛打開16号人才服務視窗前的一大批人,身穿白襯衫,謝偉在露天空調大廳裡滿身是汗水,成功辦理了住房和生活津貼業務。

根據長沙的《人才新政》,謝燕益每年将獲得1萬元的生活津貼,每月支付兩年。十天後,他用4634号社保卡領取了6、7個月的1666.66元生活津貼。"第一次是付款前兩個月,之後每月支付833.33元。

但"研究所學生第一次能拿到3萬元"這個補貼,謝薇卻沒有得到。此前,他在長沙房價上漲之前買了一套房子。

此舉源于北京和長沙之間房價的巨大差異。謝先生記得很清楚,2016年研究所學生畢業前夕,他所在的海澱區周邊二手房價格漲到了每平方米600-700萬元,而長沙地産每平方米的平均價格隻有7000元。

工作第一年,謝燕益在長沙買了一套房子。有了房子,哪怕是根基,再加上工作的穩定性,謝羽對城市的歸屬感也越來越強烈。現在,謝先生認為他做出了正确的決定,但在短短一年内,隔壁房産的價格已經上漲了一倍多。

範偉擔心房子。根據《成都市人才生活條例》,申請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應符合成都急需短缺人才和高端人才名錄中的A、B、C、D人才标準,部門确定D類最低申請條件還要求至少研究所學生以上學曆,樊琦隻是大學畢業, 并且不符合這四個類别中的任何一個。

"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差異",好在範偉的溫江區介紹了她合格的E級,"E級是大學的"。今年8月,範某向溫江區送出了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申請。按照範的條款,她可以申請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面積很可能不超過30平方米。"但細節尚未出來",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仍處于規劃階段,預計明年開工建設。

與成都相比,武漢為人才建造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速度更快。目前,武漢已為大學生籌集了近7000套較高價的電梯大廈,1772人已入住第一批大學畢業生出租房。

武漢優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申請條件是,畢業3年内的普通大學生(不含學生),在市内創業或就業,我和家人在武漢市沒有自己的住房。大學甚至專業畢業均可申請,申請門檻低于成都。像鄭西喜這樣的大學生,隻要符合上述條件,就可以申請無地域限制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除了以"低于市場價格"的租金受到大學生的歡迎外,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還避免了他們在租賃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鄭喜喜即将畢業,面前一個真正大的問題就是租房,"頭疼"。對于像她這樣的年輕女孩來說,租房更多的是安全而不是價格,她說,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讓單身女孩"更安全"。

事實證明,降低落戶門檻、租房補貼等"人才"吸引人才是成功的,這對年輕人的選擇産生了影響。

"他們手中的武器不是名牌公司,不是高薪,而是中國人最強烈的願望:擁有自己的房子。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孫中山對媒體采訪并不熟悉,有點不合時宜。

主要城市公布的官方資料就是最好的例證。以長沙為例,截至11月中旬,長沙市高校畢業生人才服務視窗零門檻結算21.8萬次,接受高校畢業生房租和生活津貼13.6萬次。

武漢的數字更加光明,根據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官方統計資料,截至11月底,有122,400名大學畢業生在漢信定居,是去年全年的6.8倍。自成都釋出《人才新政》以來,新引進的國家"千人計劃"38人,全省"千人計劃"146人,"浮動計劃"114人,吸引新大學生及以上青年才俊約11萬人。

北到廣,我可能來不來了!《人民之戰》中搖擺不定的年輕人|深入報道

謝先生領取的生活津貼

帶人進來并留下來

作為土生土長的四川人,畢睿很早就決定留在成都。成都被認為是"最幸福的城市",給比瑞一種悠閑、舒适的感覺。成都人對工作、生活放松程度,和畢睿的人生哲學是一樣的。此外,畢睿認為,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成都的工作崗位在數量和品質上都有保障。

在了解了成都的人才政策後,畢睿更有信心會找到一份好工作。至于人才政策,畢睿的關注點與其他人不同,他看到了人才政策的另一面。"人才政策不僅适用于求職者,也适用于成都的公司。他說,這些人才政策對大大小小的公司也很有吸引力。"公司越多,對就業的需求就越多,我們有更多的比較和選擇空間。

李佳目前在湖南衛視"媽媽是超人"團隊實習。因為出色的表現,李佳成為為數不多的與團隊一起拍攝的實習生之一。聽到熟悉的導演的消息,李佳興奮得睡不着覺,這意味着她有可能留下來。

在長沙上學,在長沙工作,在她看來,是最完美的家。"我們學到了這一點,離開長沙,你去北京和上海嗎,湖南衛視是最好的選擇。說話時,李佳正坐在從學校到廣電中心的公共汽車上,看着眼前橘島大橋上的交通,皺着眉頭。在商務上,她必須盡快向留在車站的從業人員交出工作。

新節目是在貴州山區拍攝的,這次貴州之行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她在領隊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慢慢來,明年畢業前可以右轉,"對于未知的旅程,李佳的心既害羞又期待。

雖然這些新興城市與一線城市之間還存在差距,但它們确實開始成為許多人正在尋找的最合适的城市。随着成都、武漢、鄭州被選為國家中心城市,重慶、南京、西安、長沙等城市已被準許為國家新區,這些一線新城市的未來發展已被納入國家規劃。

在杭州,以阿裡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經濟已經輻射到全國各地;在成都,遊戲和網際網路成為重要亮點;而在長沙,以"湖南廣播電視"為代表的文化娛樂産業是衆所周知的。每個城市都很有吸引力,吸引着不同的人。

不少專家指出,用材料吸引人才有短期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必須有留業。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陸明說:"如果我們不能繼續為每個人帶來工作和收入,我們現在就把人帶進來,将來可能不得不去。"

周偉在省内讀書長大,從家鄉赤壁到省會武漢,直線距離約130公裡,兩地之間最快的高速列車僅需33分鐘即可到達。周緯大學正在學習服裝設計和工程,一心想從事服裝行業,但不得不離廣州以南的武漢隻有半小時的路程離開家。

因為大部分服裝企業聚集在沿海地區,更集中在廣州和深圳,再加上學校招聘企業也更多來自廣深,更堅定周偉南的理念。

在她看來,大學生到底能不能留在武漢,最重要的是武漢沒有自己想要的工作,他們想進企業,最終要看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比如,我想去服裝行業,武漢沒有任何好的服裝企業,是以給好政策我就不留下來了。

根據《2017年畢業生就業研究報告》,2017年想在一線城市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比例達到37.5%,最終合同隻有33.1%,而想在北方廣深等一線城市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比例為29.9%,最終合同比例為33.5%。比較城市就業預期和實際收縮城市的資料,雖然新一線城市的就業預期最高,但考慮到實際就業和發展機會,一線城市仍然對廣大畢業生具有吸引力。

對此,成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辦公室主任彭崇石表示,"這就要求我們着力提升國家中心城市工業能源水準,培育産業生态,創新要素供給,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徐耀軒對媒體表示:"城市發展在于人,城市活力在于人,人口淨流入城市的好處不僅是财政收入、養老金繳款,更是城市的未來。"

謝先生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鑒于目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每個城市都勢必要補充新鮮血液。"我們,這群人,在十年後,很可能成為行業的中堅力量。

如果有機會,範仍然想在廣州發展。她想象自己在另一份工作中,每個周末晚上都喝咖啡尋找熱點,絞盡腦汁地計劃新的一周。朝九晚五的工作似乎剝奪了她前進的動力,她歎了口氣:"人活得不是一件好事,太舒服了。(部分畢業生為化名)

北到廣,我可能來不來了!《人民之戰》中搖擺不定的年輕人|深入報道

大學生求職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