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晓辉
编辑/李显峰 宋建华

我可能不会来。(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租购20%的折扣,凭毕业证书结算,支付生活津贴...今年以来,武汉、成都、重庆、西安、长沙等地,纷纷出台人才优惠措施,向大学毕业生伸出橄榄枝。与其说是新的一线城市在吸引人才,不如说是与北方"抢人"。
"抢夺"的背后是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它们收紧了户籍目标,控制了人口规模,而广州和深圳尽管人口增长不受控制,却在移民房价上造成了无形的缺口。相应地,武汉、长沙、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带头,今年纷纷推出百万人才计划,降低落户门槛,补贴租金买房是其"标准"。
地方官员的态度更能代表城市的态度。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多次强调,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大学生最友善的城市",确保五年内剩下100万大学生。成都市副市长谢瑞武提出了"不仅地域、不全、不兼收并蓄"的新人才理念,希望"成都数千万年轻人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成都千万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抢战",有的年轻人已经下定决心,有的还在犹豫,想说的话在喉咙里眼里:北到宽,我可能不来哦!
TOP 10在北京排名第三,在深圳排名第五,上海已退至第七
更重要的是归属感
研究生院毕业前夕,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向谢伟发出录取通知书。公司成立不到两年,却是长沙注册资本最大的国有企业。当时,谢伟,要留在北京还是回到长沙,有些犹豫。
相比之下,北京"高工资、高生活成本",始终关注家乡的变化,谢伟指出,湖南省GDP总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全国前10位,去年突破3亿大关,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谢伟带着"建设故乡"的热情,回到了长沙。
过去,NorthBound一直是毕业生的首选。近年来,随着新一线城市的崛起,这种现象正在发生变化。根据58个城市发布的《2017年高校毕业生招聘报告》,2017年毕业生简历递送排名前10位的城市仍然是广州,但成都、重庆、郑州、长沙等一线新城市的排名却惊人。
新的一线领导者成都以第二名的成绩超过北京,重庆略逊色,但仅次于北京超过深圳,上海跌至第七位,被郑州超越。与往年相比,毕业生不再热衷于堆积一线城市,希望在二线城市工作的人数大幅增加。
从这个角度来看,谢伟离开北方到广大的年轻人都不是少数。在这些年轻人眼中,新一线城市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这里战斗,未来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到一种在大城市很难获得的归属感。
范伟也不想去北京、上海开发,"因为你买不起房子"。她的家乡在大连,今年6月,她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最初找工作,为自己规划了三个方向:四川、广州、家。这个计划,范伟有自己的考虑,"广州在北方广内稍好一点,媒体环境也不错,四川俞是来这里上学的,回家是因为父母。"
在秋季,专业是财务的范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很多新媒体的职位,但并没有得到想要的报价。后来,她参加了急需专业的四川省的选拔考试,被分配到成都。
这是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一份与我预期的截然不同的新媒体工作。入职后,她逐渐了解了成都的人才政策,对她影响最大的是住房。《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成都行动计划》第3条规定,"加强对人才公寓的保护,为急需帮助的人才公寓提供租赁服务,以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的价格租用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5年"。
如果她能申请一套人才公寓,将大大减轻她的负担。而租了五年的人才公寓,范家宝也可以以低价买到,"以五年前的市场价格"。
湖南骡子张城,纠缠在长沙和广州之间。他是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2018年毕业生,他的家乡是湖南省漳州市。对他来说,留在省会长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有了今年《人才新政》的规定,他还将获得每月600多元的生活津贴。
张成还是决定去广州,因为"好的生意可以让我成长得更快"。虽然留在长沙可以作为政策补贴,但张认为,公司的前景、个人发展比稳定生活更重要。和张一样,他的大学同学黄建波也去了广州。他对长沙的"人才新政"了解不多,但不认为长沙只会用一项政策吸引人才留下来,"不仅长沙有人才政策,其他城市也有。"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郑喜喜听到同学们说,武汉有"毕业生买20%的折扣"、"低于市场价格20%的租房租房"的政策,她觉得"很好",也表示这也是她考虑留在武汉的因素之一,"还是比较实用"。
在她心目中,选择工作是先看待遇,其次是发展前景,因为她是"不是特别自觉的人,想少加班",所以她"投入的公司规模不大"。至于城市,"没必要去哪儿,更偏袒武汉和上海。
在谈到长沙的人才政策时,长沙市人民社会局工作人员任家新告诉记者:"我们政府出台了这项人才政策,表明我们渴望人才的诚意。"
武汉声称是"对大学生最友好的城市"
户口、房子、补贴
2017年8月21日,长沙市"22新政人才"落地。9点.m,刚打开16号人才服务窗口前的一大批人,身穿白衬衫,谢伟在露天空调大厅里满身是汗水,成功办理了住房和生活津贴业务。
根据长沙的《人才新政》,谢燕益每年将获得1万元的生活津贴,每月支付两年。十天后,他用4634号社保卡领取了6、7个月的1666.66元生活津贴。"第一次是付款前两个月,之后每月支付833.33元。
但"研究生第一次能拿到3万元"这个补贴,谢薇却没有得到。此前,他在长沙房价上涨之前买了一套房子。
此举源于北京和长沙之间房价的巨大差异。谢先生记得很清楚,2016年研究生毕业前夕,他所在的海淀区周边二手房价格涨到了每平方米600-700万元,而长沙地产每平方米的平均价格只有7000元。
工作第一年,谢燕益在长沙买了一套房子。有了房子,哪怕是根基,再加上工作的稳定性,谢羽对城市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烈。现在,谢先生认为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但在短短一年内,隔壁房产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多。
范伟担心房子。根据《成都市人才生活条例》,申请人才公寓应符合成都急需短缺人才和高端人才名录中的A、B、C、D人才标准,部门确定D类最低申请条件还要求至少研究生以上学历,樊琦只是本科毕业, 并且不符合这四个类别中的任何一个。
"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差异",好在范伟的温江区介绍了她合格的E级,"E级是本科的"。今年8月,范某向温江区提交了人才公寓申请。按照范的条款,她可以申请的公寓面积很可能不超过30平方米。"但细节尚未出来",人才公寓仍处于规划阶段,预计明年开工建设。
与成都相比,武汉为人才建造公寓的速度更快。目前,武汉已为大学生筹集了近7000套公寓,1772人已入住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出租房。
武汉优才公寓的申请条件是,毕业3年内的普通大学生(不含学生),在市内创业或就业,我和家人在武汉市没有自己的住房。本科甚至专业毕业均可申请,申请门槛低于成都。像郑西喜这样的本科生,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可以申请无地域限制的公寓。
除了以"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外,人才公寓还避免了他们在租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郑喜喜即将毕业,面前一个真正大的问题就是租房,"头疼"。对于像她这样的年轻女孩来说,租房更多的是安全而不是价格,她说,人才公寓让单身女孩"更安全"。
事实证明,降低落户门槛、租房补贴等"人才"吸引人才是成功的,这对年轻人的选择产生了影响。
"他们手中的武器不是名牌公司,不是高薪,而是中国人最强烈的愿望:拥有自己的房子。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中山对媒体采访并不熟悉,有点不合时宜。
主要城市公布的官方数据就是最好的例证。以长沙为例,截至11月中旬,长沙市高校毕业生人才服务窗口零门槛结算21.8万次,接受高校毕业生房租和生活津贴13.6万次。
武汉的数字更加光明,根据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官方统计数据,截至11月底,有122,400名大学毕业生在汉信定居,是去年全年的6.8倍。自成都发布《人才新政》以来,新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38人,全省"千人计划"146人,"浮动计划"114人,吸引新本科生及以上青年才俊约11万人。
谢先生领取的生活津贴
带人进来并留下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毕睿很早就决定留在成都。成都被认为是"最幸福的城市",给比瑞一种悠闲、舒适的感觉。成都人对工作、生活放松程度,和毕睿的人生哲学是一样的。此外,毕睿认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成都的工作岗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保障。
在了解了成都的人才政策后,毕睿更有信心会找到一份好工作。至于人才政策,毕睿的关注点与其他人不同,他看到了人才政策的另一面。"人才政策不仅适用于求职者,也适用于成都的公司。他说,这些人才政策对大大小小的公司也很有吸引力。"公司越多,对就业的需求就越多,我们有更多的比较和选择空间。
李佳目前在湖南卫视"妈妈是超人"团队实习。因为出色的表现,李佳成为为数不多的与团队一起拍摄的实习生之一。听到熟悉的导演的消息,李佳兴奋得睡不着觉,这意味着她有可能留下来。
在长沙上学,在长沙工作,在她看来,是最完美的家。"我们学到了这一点,离开长沙,你去北京和上海吗,湖南卫视是最好的选择。说话时,李佳正坐在从学校到广电中心的公交车上,看着眼前橘岛大桥上的交通,皱着眉头。在商务上,她必须尽快向留在车站的工作人员交出工作。
新节目是在贵州山区拍摄的,这次贵州之行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她在领队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慢慢来,明年毕业前可以右转,"对于未知的旅程,李佳的心既害羞又期待。
虽然这些新兴城市与一线城市之间还存在差距,但它们确实开始成为许多人正在寻找的最合适的城市。随着成都、武汉、郑州被选为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南京、西安、长沙等城市已被批准为国家新区,这些一线新城市的未来发展已被纳入国家规划。
在杭州,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经济已经辐射到全国各地;在成都,游戏和互联网成为重要亮点;而在长沙,以"湖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文化娱乐产业是众所周知的。每个城市都很有吸引力,吸引着不同的人。
不少专家指出,用材料吸引人才有短期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必须有留业。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陆明说:"如果我们不能继续为每个人带来工作和收入,我们现在就把人带进来,将来可能不得不去。"
周伟在省内读书长大,从家乡赤壁到省会武汉,直线距离约130公里,两地之间最快的高速列车仅需33分钟即可到达。周纬大学正在学习服装设计和工程,一心想从事服装行业,但不得不离广州以南的武汉只有半小时的路程离开家。
因为大部分服装企业聚集在沿海地区,更集中在广州和深圳,再加上学校招聘企业也更多来自广深,更坚定周伟南的理念。
在她看来,大学生到底能不能留在武汉,最重要的是武汉没有自己想要的工作,他们想进企业,最终要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比如,我想去服装行业,武汉没有任何好的服装企业,所以给好政策我就不留下来了。
根据《2017年毕业生就业研究报告》,2017年想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比例达到37.5%,最终合同只有33.1%,而想在北方广深等一线城市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比例为29.9%,最终合同比例为33.5%。比较城市就业预期和实际收缩城市的数据,虽然新一线城市的就业预期最高,但考虑到实际就业和发展机会,一线城市仍然对广大毕业生具有吸引力。
对此,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公室主任彭崇石表示,"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工业能源水平,培育产业生态,创新要素供给,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耀轩对媒体表示:"城市发展在于人,城市活力在于人,人口净流入城市的好处不仅是财政收入、养老金缴款,更是城市的未来。"
谢先生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鉴于当前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每个城市都势必要补充新鲜血液。"我们,这群人,在十年后,很可能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如果有机会,范仍然想在广州发展。她想象自己在另一份工作中,每个周末晚上都喝咖啡寻找热点,绞尽脑汁地计划新的一周。朝九晚五的工作似乎剥夺了她前进的动力,她叹了口气:"人活得不是一件好事,太舒服了。(部分毕业生为化名)
大学生求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