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宣布全面退出中國戰場後,12月29号,時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和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的粟裕大将,冒雨在江蘇高郵城下,接見了無條件投降的日軍岩琦大佐。
二人剛一見面,岩琦大佐就特意将自己腰間的祖傳紫雲寶刀解下,高舉過頭頂,對着粟裕深鞠一躬:謹将這把寶刀敬獻給粟裕将軍,這是怎麼回事呢?本期内容匠哥就圈個有用曆史,解密粟裕到底做了什麼?日軍無條件投降後,日本大佐為何要特意将祖傳寶刀,獻給粟裕?

日軍投降後,日本大佐為何将祖傳寶刀獻給粟裕?
1945年10月下旬,毛主席在延安簽發指令,訓示華中局成立華中軍區,委任在抗日戰争時期,打出黃橋、車橋戰役和天目山反擊戰大捷的粟裕,出任華中軍區司令員,張鼎丞同志從延安南下江蘇,擔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
但粟裕在接到指令後,卻先後三次上書華中局,并越級給毛主席發電報,表示張鼎丞同志是福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黨政軍革命資曆深厚,而且軍事威望和地位很高,深受同志們的愛戴。
尤其是在抗日戰争時期,張鼎丞同志又長期擔任粟裕的直屬上級,二人配合默契,關系很好。打了很多大勝仗,一直都對粟裕非常寬容和包容,承擔了很多壓力,是以深得粟裕的推崇和敬重。
是以粟裕在得知自己被毛主席欽點為華中軍區司令員後,心裡非常忐忑不安,經反複斟酌,再三請求總部首長和毛主席慎重考慮,應請張鼎丞擔任華中軍區司令員,更有利于日後開展工作,粟裕為副司令員,定當盡心輔佐協助,完成黨組總部機關和軍委傳遞的光榮使命和任務。
毛主席感慨粟裕大公無私的一片赤誠之心,和甘于奉獻的無産階級革命家崇高情操,于10月29号,親自電告華中局,重新改任張鼎丞為軍區司令員,粟裕為軍區副司令員。
但在11月10号,華中軍區成立華中野戰軍時,粟裕卻當仁不讓地成為了野戰軍司令員。當時,日本已經徹底戰敗,無條件投降,并承諾全面退出中國戰場,華中大部解放區,包括蘇中、宿北、兩淮已經全部收複,并連成一片。
但仍有一些思想頑固,不甘心承認失敗的日軍殘敵沒有肅清,威脅着我軍的生産,和根據地軍民的生命财産安全。而基于這一情況,我黨對華中野戰軍的行軍方向,一共提出了三大建議。
把共産黨關進籠子,鎖死粟裕的部隊
第一,利用日僞軍第4軍投誠的影響,向南進發,解決國軍孫元良部的新編第2路軍;第二,北進至徐州西部地區,殲滅張岚峰部新編第3陸軍;第三,西進津浦線,打擊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軍閥部隊。
而粟裕出任華中野戰軍司令員,就按照黨組總部首長的最高訓示,并結合華中地區的全新戰局形勢,決定發起江蘇高郵戰役,堅決消滅全殲拒絕向我軍投降的日軍和僞軍反動集團。
拔除華中地區不安定的“釘子”,并雷霆祖籍駐紮在揚州和泰州的反動國軍,進犯我根據地,必須確定解放區的完整性,守住抗戰勝利的果實。
高郵是江蘇揚州直轄的縣級城市,北依兩淮,西靠運河,多為水鄉平原,土地肥沃,物産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而且一條京杭大運河貫通高郵南北,地理位置十分突出,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要地。
日軍全面侵華後,在高郵築起高牆,設立暗堡和碉堡,防禦工事非常堅固,易守難攻。日軍戰敗投降後,這裡就成為了國軍反動派向江蘇華中根據地進犯的必經之路。
而且,國軍将領還多次自鳴得意道:京杭大運河是三道門,高郵就是門上的鎖,隻要我們将這把鎖牢牢地掌控在手裡,那就可以從根本上完全鎖死粟裕的部隊,把共産黨關進籠子裡,而後我們國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搗兩淮。氣焰十分嚣張。
而駐防高郵的反動日軍和僞軍集團,自以為有了國軍撐腰,也非常狂妄,城防司令官岩琦大佐四處揚言說:我們隻聽國民黨政府的,投降也隻會向國軍投降,絕不會向共産黨繳械,他們沒有那個資格接受皇軍的投誠。聽說共軍的粟裕,是共産黨内戰功赫赫的名将,我倒是想與他好好較量一番。
我願立下軍令狀,相約高郵城裡見
面對日軍和國民黨頑軍嚣張放肆的言論和狂妄态度,華中野戰軍的廣大幹部官兵,群情激奮,求戰心切,每天就像個已經點燃引信的火藥桶,随時都會發生爆炸,當然也徹底堅定了粟裕發起高郵戰役的決心。
從12月19号深夜開始,粟裕就訓示華中軍區和野戰軍各級部隊,在高郵城南北40千米和東西20千米的開闊戰線上,分批次進行車輪戰,對高郵城外的日軍和僞軍反動集團展開猛烈攻勢。
截止到12月20号中午,僅半天時間,我華中野戰軍第八縱隊在陶勇中将的指揮下,就已經徹底肅清了高郵城外的所有日軍據點。三個主戰團直逼高郵北門和南門,兵臨城下,随時待命,準備發起最後的決戰。
至此,高郵的日軍已經被我軍圍了個水洩不通,徹底成為了籠中鳥和甕中之鼈,日軍草木皆兵,士氣低落。
12月22号上午,華中野戰軍圍城将近2天後,粟裕和八縱司令員陶勇,帶領全軍營以上幹部,親自涉險到高郵城東視察地形,部署總攻高郵的決策戰術。
粟裕深吸了一口氣,盯着陶勇的眼睛,擲地有聲地下達了作戰訓示:陶司令員,高郵一戰,将會是我華中野戰軍對進犯日寇的最後一仗,請你部務必做好一切戰鬥準備,此戰不打則已,隻要開打就必須大獲全勝。
說完,粟裕有些遲疑不定地問:我最多給你留下3天時間,你是否能確定如期攻占高郵?陶勇猛地一昂頭,回答得斬釘截鐵:沒問題,我願意立下軍令狀,請粟司令員放心,12月26号,我們相約在高郵城内相見。
粟裕聞言,非常滿意地笑了笑,但又不放心地叮囑道:現在的高郵日軍已經草木皆兵,軍心難用。早就是外強中幹,你可以多組織同志們對城内喊話,進行政治心理攻勢,促使他們一部分人主動繳械投降,也能最大程度上減少我軍的傷亡。陶勇聽完,眼前蓦地一亮,連連點頭。
很快,大量由我軍宣傳組織部門制作的傳單就如雪片一般,紛紛落入高郵城内,大概意思是:現在天寒地凍,你們卻身着破衣爛衫,吃糠咽菜,住的房子也不能擋風遮雨,你們這是在為誰守城?還不如盡早下城,投降繳械,重新回歸到人民懷抱中來,謀得解放。
在我軍強大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心理壓力下,高郵城内的日軍和僞軍集團,全都驚恐萬分,士氣低迷,甚至有的人幹脆一呼百應,趁夜悄悄爬出城,向華中野戰軍繳械投降。
12月25号深夜,月黑風高,天降大雨,伸手不見五指,淅淅瀝瀝的冬雨,讓地面變得濕滑無比,極不利于行軍作戰,但卻是突襲攻城的最佳時機。粟裕擡頭眯起眼感受了一番雨水打落在臉上的冰冷,整個人更顯得精神幾分,直接下達了向高郵城發動總攻的指令。
謹将祖傳紫雲寶刀,獻給粟裕将軍
陶勇接到指令後,神色一震,直接下令将第八縱隊的炮兵部隊全部開出來,對着高郵狂轟濫炸,然後,八縱各級部隊按照預定戰術計劃,頂風冒雨向高郵沖殺過去。其中,八縱第68團率先突破日軍的火力防線,在南門架起雲梯,迅速登上城頭,深入敵後,與高郵城内的日軍展開巷戰。
與此同時,八縱第64團也在高郵的西北兩側城門實施強攻突襲,雙驅直入,多點開花,我軍勢如破竹,戰鬥進行得十分順利,日軍在猝不及防之下,根本沒有難以建構起任何有效的防禦戰線,僅僅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徹底潰敗,至26号早晨,日軍殘兵被華中野戰軍包圍在城内一處角落,進退維谷。
這時,粟裕緊急下達了暫緩攻擊的指令。派出懂日語的宣傳組織幹事向日軍喊話,逼迫他們繳械投降。
而駐防高郵的日軍獨立第90混成旅團,被粟裕神兵天降的戰術戰法徹底打懵了,還沒等回過神兒來,高郵就在一夜之間易手,鬥志和士氣将至冰點,甚至連開槍的勇氣都提不起來了。
很快,高郵城防司令官和旅團長岩崎大佐就主動站出來,帶領數千餘日軍,正式向華中野戰軍繳械投降。
10月29号,大雨初停,天空還是陰影一片。粟裕在警衛員的護衛下,進入高郵城,親自接見了無條件投降的日軍司令官岩崎大佐。
當陶勇向日軍俘虜,介紹說這位就是華中野戰軍粟裕司令員時,岩崎大佐忍不住驚訝地瞪大了雙眼。他沒想到眼前這位中等個子,看起來文質彬彬的軍官,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粟裕,心中不由得肅然起敬。
立正敬禮一個軍禮後,岩崎大佐突然走到粟裕跟前,深深鞠了一躬,并将自己腰間的祖傳寶刀,高高地舉過頭頂,畢恭畢敬地說道:寶刀贈英雄,這把是我家裡祖傳的紫雲寶刀。現在特别敬獻給鼎鼎大名的粟裕将軍,萬望粟将軍不要推辭,一定笑納。
岩崎大佐從一開始的狂妄叫嚣,到最後的恭敬獻刀,也證明了一點:粟裕經過高郵一戰,已經徹底将這群嚣張不可一世的戰争罪犯,徹底打服了。
而随着高郵一戰大獲全勝,我軍在華中和山東的解放區和根據地,已經徹底連成一片,也進一步完成了迎擊蔣介石反動國軍挑起内戰的最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