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成|一代山水畫宗師的悲慘人生

作者:水墨畫家陳莊

一代山水畫宗師醉死在客舍裡……

趙春秋

中國人一向重實用主義,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是實作人生價值的唯一标準,從唐初楊炯“甯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豪情壯志,到一生懷才不遇的清代詩人黃景仁“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概歎,傳遞的無不是“書生”地位的尴尬與窘迫。為了考取一份功名,多少書生窮經皓首,有的人幸運地如願以償,有的人很不幸失意于官場,這些失意者裡,有人可以看開放下做隐士,而有些人,卻難以釋懷,心境抑郁,以詩酒抒懷消愁,狂歌痛飲,甚至英年早逝,五代末年宋初最著名最優秀(沒有之一)的畫家李成就是如此。

李成的祖上是唐代的皇族宗室,他的爺爺李鼎在唐朝末年擔任過國子祭酒(這個相當于中國科學院院長)、蘇州刺史(相當于現在省部級官員),他的父親李瑜做過青州推官(大約相當于現在的縣長級别),李成出生于公元919年,李唐王朝已經滅亡了十幾年,李家也早已家世中落。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個沒落了的高貴士大夫家庭給李成以良好的教養,他自幼博覽群書,熟讀經史,愛好詩賦,擅長于彈琴和下棋,喜好飲酒,以畫山水著名。

李成|一代山水畫宗師的悲慘人生

李成《松喬平遠圖軸》

李成大半生都生活在史稱“五代十國”的這一時期,短短的幾十年裡“城頭變幻大王旗幟”,政權頻疊、軍閥混戰、官宦相殘,而民命如草菅。他像傳統的儒家知識分子一樣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華,立命于社稷,兼濟于天下,但身處那樣一個崇尚武力的亂世,空有壯志卻報國無門,五代周時,他的好友樞密史王樸準備把他引薦給當時的後周皇帝,但報告還沒遞上去,王樸卻不幸身故。後來,後周被趙宋王朝取代,李成就沒有機會了,“郁郁不得志”,遂縱情于詩酒之中。

李成|一代山水畫宗師的悲慘人生

李成 《茂林遠岫圖》

長期的不得志,心情自然是寥落和郁悶的。于是,隻能在畫中求樂、在酒中求解脫、在琴聲中求安慰……放情之下,他在繪畫創作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雪景寒林風格。他畫山水,不是為了博取名利而是自娛自樂,“吾儒者粗識去就,性愛山水,弄筆自适耳,豈能奔走豪士之門,與工技同處哉!”這樣的藝術觀念也給他的山水畫帶來創作自由:不拘于成法,自由創作,表現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李成|一代山水畫宗師的悲慘人生

李成 《寒林平野圖》

雖然很渴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但他非常清高、品性磊落,絕不趨炎附勢。有一個姓孫的權貴非常仰慕他的畫名,寫信邀請他前去獻藝,李成接到信,非常憤怒地表示:我李成乃是一介書生,雖然酷愛藝術、喜歡作畫,但那隻是我自己的興趣愛好。我不是會和你們玩的!(“自古四民不相雜處,吾本儒生,雖遊心藝事,然适意而已。奈何使人羁緻入戚裡飯店,研吮丹粉,而與畫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是以碎琴也!”)

姓孫的被拒絕後很不甘心,就暗地裡重金買通李成的同鄉好友,弄到了幾幅李成的畫。不久後,這人又卑謙厚禮再次邀請他,李成不得已隻好勉強去了,結果看到他以前作的畫都挂在這個人的房間裡,勃然大怒,一甩袖子走了。從那以後,王公貴戚捎信、送錢懇切求畫的絡繹不絕,而他一概置之不理。

李成|一代山水畫宗師的悲慘人生

李成 《群峰雪霁圖》

北宋初年,李成的朋友衛融擔任陳州(今周口市淮陽縣)知州,派人請李成前去。李成非常高興,領着全家老少從青州遷移到了陳州。到了陳州後,患有嚴重酒精依賴症的李成仍然“日以酣飲為事”,痛飲狂歌,最終于公元967年“醉死于客舍”,年僅49歲。

生前孜孜以求卻始終沒有得到一官半職的他,在死後卻沾了兒孫的光,獲得兩次贈官,第一次是因他兒子李覺當了國子博士、司門員外郎而贈官光祿寺丞,第二次是因孫子李宥官至刑部郎中而贈官太子洗馬。

李成|一代山水畫宗師的悲慘人生

李成 《小寒林圖》

作為失意文人的李成終究沒能實作他的出仕治世夢想,而做為天才藝術家的李成,卻給中國山水畫留下卓越的貢獻和巨大的影響。李成山水畫從荊浩、關仝入手,在荊、關用筆用墨的基礎上結合藝術表現的需要,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北宋畫壇凡是作山水畫或者談論山水畫的人,必定把他列為“古今第一”,北宋是中國山水畫的全面成熟期和高峰期,當時山水畫壇具有代表性的畫家郭熙、翟院深、燕文貴、燕肅、許道甯、宋迪、王诜、李宗成都師法于他。

恰如文藝理論家陳傳席所評述的那樣“北宋山水畫幾乎都出于李成一系,他在人們的心目中、統治者的提倡中以及實際的作用中,皆達到了一統和獨尊的程度。”不隻是宋朝如此,他的作品受曆代山水畫家的推崇,直到今天,許多山水畫家仍在學習臨摹他的畫作。

李成|一代山水畫宗師的悲慘人生
李成|一代山水畫宗師的悲慘人生

李成 王曉 讀碑窠石圖

李成|一代山水畫宗師的悲慘人生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