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年少成名,18歲進國足,經曆三任主帥卻早早退役,客家仔楊甯

作者:硬腿子聊個球

最近關于中國足球曆史的文章一直都着重于過往經典賽事的介紹,球員寫得有些少了。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聊聊上世紀八十年代廣東隊的天才門将,也是橫跨蘇永舜、曾雪麟、高豐文三個時期的國門,楊甯。

他年少成名,18歲進國足,經曆三任主帥卻早早退役,客家仔楊甯

1962年,楊甯出生于廣東梅縣的一個體育之家。楊甯的父親楊友标早年就是梅縣當地強民足球隊的球員,退役後在梅縣當地擔任足球教練,楊甯的母親曾經是新疆女排隊員,退役後在梅縣當地一所中學内擔任老師。楊甯還有個哥哥叫楊宣,曾經先後在廣部足球隊和四川隊中擔任過門将。

父母都是運動健将,楊甯的運動天賦也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無遺。1973年,年僅11歲的楊甯就被廣東足球少年隊的教練冼迪雄選中,将其從梅縣帶回廣州二沙頭體育訓練基地。

1978年,16歲的楊甯就被蘇永舜看中,将其抽調進廣東一線隊。進隊第一年,年僅17歲的楊甯就開始代表廣東隊擔任首發門将征戰全國足球甲級聯賽。1979年,廣東隊獲得隊史上第一個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冠軍,同年的四運會廣東隊獲得季軍,作為門将楊甯功不可沒,他也和容志行、何佳、古廣明、蔡錦标、陳熙榮、歐偉庭、葉細權、杜慶恩、謝志光、何錦倫、吳志英、陳偉浩一起被評為“全國足球運動健将”。

他年少成名,18歲進國足,經曆三任主帥卻早早退役,客家仔楊甯
備注:這個全國運動健将稱号在當時算是國内運動員非常高的一個榮譽,而楊甯是廣東隊獲得這個稱号的唯一一個門将,這一點應該能說明他在當時在隊内打的是主力,而楊福生已經是替補。

但是,真正讓楊甯在國内足壇聲名鵲起的卻是1980年的兩場外戰。首先就是年初廣東隊在參加省港杯的間歇與來訪的西德漢堡隊進行的一場友誼賽。在賽前并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廣東隊最終與漢堡隊戰成3-3平。這場南派足球經典的比賽中,楊甯面對凱文-基岡領銜的漢堡隊進攻線,高接抵擋,一次次化解險情。雖然廣東隊也丢了三個球,但是基本都是後防線漏人所緻,與楊甯本身關系并不大。

他年少成名,18歲進國足,經曆三任主帥卻早早退役,客家仔楊甯

而同年6月在廣州舉行的廣州國際足球友好邀請賽中,廣東隊與福格茨執教的西德青年隊大戰90分鐘。這支西德青年隊中擁有利特巴爾斯基、沃勒爾、沙茨施耐德等球員,實力非常強勁,最終廣東隊因為終場前一次造越位失誤被沙茨施耐德破門完成絕殺,廣東隊0-1輸掉這場比賽。但是楊甯在之前八十多分鐘的表現堪稱完美,多次撲出對方的必進球,令現場的廣州球迷大為驚歎。

1980年7月,前廣東隊主教練蘇永舜正式成為新一任的國足主帥。蘇永舜執掌國足的第一期集訓就把在18歲的楊甯招入隊中,雖然随後的第七屆亞洲杯,楊甯并未跟随國足出征科威特。但是到了年底,國足正式公布參加82年世界杯亞大區預選賽人員名單時,楊甯的名字赫然在列,同樣回歸的還有此前被年維泗棄用的容志行。

他年少成名,18歲進國足,經曆三任主帥卻早早退役,客家仔楊甯

當然,在這一次世預賽曆程中,國足的主力門将一直都是由八一隊的李富勝擔任。18歲的楊甯一直都坐在替補席上。

之前看過不少球迷的觀點,認為蘇永舜在擔任國家隊主帥時,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該把年輕的楊甯過早地招入國家隊,讓其枯坐替補席,導緻楊甯後面狀态逐漸下滑。

這種言論說實話,有失偏頗。因為蘇永舜在國家隊前後一共擔任了兩年的主教練。他把楊甯招入國家隊,其實本就是培養和鍛煉新人。在世預賽這樣的賽場上,作為常年擔國足第一門将的李富勝除非是出現傷病,不然估計換誰來也不敢輕易地将其換下,其實作在來看,國足客場0-1負于科威特那場關鍵之戰,李富勝對于那個丢球是有一定責任的。

還有一種關于蘇永舜招楊甯進入國家隊的言論就是任人唯親。但是當蘇永舜離任之後,曾雪麟也同樣在開始階段頻繁将楊甯招入國家隊,這點可以說明,楊甯确實是具有相當實力的。

1983年4月,曾雪麟正式被任命為國足新一任主教練。在這一年的國足比賽中,曾雪麟其實已經開始培養楊甯準備接替李富勝出任國足的第一門将。從年中的長城杯開始,楊甯逐漸開始和李富勝交替擔任首發,到了年底的魚尾獅杯,楊甯已經是場場首發。

他年少成名,18歲進國足,經曆三任主帥卻早早退役,客家仔楊甯

1984年9月的亞洲杯預選賽,楊甯四場均首發出場打滿全場,幫助國足4戰全勝且一球未失,晉級亞洲杯決賽圈。

同年底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八屆亞洲杯,國足首戰伊朗以0-2敗北。很多人都認為正是因為這場比賽讓楊甯失去了曾雪麟的信任。其實國足這場比賽狀态不好并不是楊甯,左樹聲、趙達裕等多名球員均不在狀态。反倒是楊甯在上半場比賽中多次力保球門不失。

更重要的是,在接下來對陣東道主新加坡的比賽中,為國足出任首發門将的依然是楊甯,最終國足2-0拿下本屆亞洲杯小組賽的首勝。

然而,奇怪的事情來了,從這場比賽之後,來自北京隊的路建人就開始擔任國足首發門将,并且一直持續到本屆亞洲杯結束。

亞洲杯結束之後,楊甯也從此就告别了曾雪麟時期的國家隊。

他年少成名,18歲進國足,經曆三任主帥卻早早退役,客家仔楊甯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因為對陣伊朗隊的那場比賽楊甯表現不好,為什麼第二場對陣新加坡的比賽還要繼續讓他打?在拿下新加坡的比賽之後,楊甯在國家隊到底發生了什麼?

沒人知道。

等到楊甯再次入選國家隊,已經是1987年的年初。剛剛接任國家隊主帥位置的高豐文,他的第一期國家隊集訓名單就把楊甯招入隊中,同時進入高家軍的另外一位門将是來自上海的張惠康。在高豐文麾下初期,楊甯和張惠康從巴西拉練開始到後來長城杯以及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初輪,兩人基本都是輪流上場。但是,當最後李華筠、秦國榮、李輝和楊甯等人與高豐文之間的沖突徹底爆發之後,楊甯徹底失去了國家隊的首發位置。李華筠甚至直接被清除出國家隊,由吳育華星夜緊急入替。

1987年底,第六屆全國運動會在廣州進行,此時已經萌生退意的楊甯找到廣東隊主教練嶽永榮商量,讓近來風頭正勁的孔國賢打主力。而孔國賢的表現也确實沒有讓人失望,最終五戰僅失一球幫助廣東隊在六運會上奪金,他自己也榮膺最佳門将。

他年少成名,18歲進國足,經曆三任主帥卻早早退役,客家仔楊甯

1988年,26歲的楊甯正式退役,并移民海外。

其實,楊甯在守門方面的能力和天賦其實應該不用太過質疑,不然不會接連三位國足主帥都将其招入國家隊。那麼,楊甯為什麼在國家隊始終難以坐穩主力位置呢?

個人認為,作為門将,楊甯的臨場發揮不夠穩定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有點類似如今王大雷的問題,瘋起來什麼球都能撲出來,但是低迷的時候什麼球也都敢丢。

最後留個問題大家一起讨論下,純屬異想天開。假如說,1982年世預賽,蘇永舜用楊甯頂替李富勝出任國足主力門将,國足有沒有可能出線,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