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釋出 AI 投影,邀請馮雁加入,暴風TV的路從此好走了麼?

1.

屢次暴風 TV 的釋出會,雷鋒網編輯都能看到幾個場景:

場上,馮鑫總是第一個上台發言;場下,馮鑫總是熟絡招呼各方來客。馮鑫邀請 CEO 劉耀平上台時,會喊“老劉”;劉耀平緻謝時,則稱“老馮”。

從受重視程度來看,成立于 2015 年的暴風 TV 在集團架構中,無疑已處在絕對核心的位置。能坐上這把“王座”的理由,就是 AI。

但在 2013 年,那會兒最火的還不是 AI。馮鑫明白,暴風在視訊這場惡戰裡絕難勝出,他需要長出一條新的“大腿”。那年底,在成都創辦極米的鐘波找上門來,二人相談甚歡,甚至聊起了如何把投影打造成一款網際網路産品。但最終,馮鑫選擇了“當紅炸子雞”—— VR。

至少從過往來看,馮鑫不是個擅長預測的人,但或許是個會把握時機的人。如果不是經曆了 A 股的斷崖,也未親嘗 VR 的冷清,“文藝青年”馮鑫大機率不會選擇做暴風TV。馮鑫坦陳,自己家的電視,隻有兩個用處——一個是過年時陪父母看次春晚,一個是每隔四年看回世界杯。

改變發生在遇到“老劉”和 AI 之後,二者很快就結合了。2017年,劉耀平上司的暴風TV推出首款 AI 電視後,此後密集地召開了多次釋出會,并宣布 All in AI,停産全部非 AI 電視。

決心不可謂不大。但馮鑫還惦記着投影。

馮鑫在釋出會的開場演講裡回憶,他非常熱愛電影,至今還保留着每周去一次電影院的習慣,從1999年開始,他就用投影看電影,對投影及投影帶來的“巨幕觀影感”很喜歡。對今天暴風即将推出的這款 AI 無屏電視(即投影)Max 6,已經等了 4 年。

2.

馮鑫故事的另一面,其實是彩電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樂視之後,即便有 AI 加持,也鮮有其他網際網路電視廠商交出令人驚喜的答卷。這不能怪暴風,也不能怪 AI,但這一定是促使暴風TV染指投影的絕對誘惑。

雷鋒網了解到,120 寸的電視售價超過 40 萬,75 寸的電視均價也要 10 萬多,成本制約着大螢幕電視進入消費級市場,而投影則是一個優質的替代方案。同時,市場對于投影的需求随着消費更新不斷攀升,其年增長率高達 55%。

網際網路電視市場漸入寒冬,投影市場欣欣向榮,一面是蕭條,一面是誘惑,否則馮鑫怎麼也不可能大舉進攻老朋友極米的陣地,甚至在釋出會上直接對标極米最貴的産品,放出“盲聽投票”的視訊,顯示自家産品的優質。

馮鑫和劉耀平的武器是:用做電視的品質,做一台投影,滿足“120 寸的巨幕觀影體驗”。

馮鑫認為,暴風 TV 的進場是“大玩家入局”。所謂大玩家入局,就是要在畫質、音質、内容、AI+四個方面,全面“碾壓”投影市場上的其他玩家。在釋出會後的采訪中,劉耀平也對雷鋒網直言,“這其實是降維打擊”。具體來看:

暴風 AI 無屏電視在亮度上達到了1100 ANSI 流明,同等流明情況下價格低1000元,編碼率、成像均為1080P;音質方面,采用了劇場立體聲技術2.0,音箱設計采用铷鐵硼内磁發生單元,德州儀器數字功放處理晶片,Dolby+DTS雙解碼、雙音效的編解碼及音效處理技術,并由三諾聲智聯的首席“金耳朵”親手調教;内容方面,與暴風 TV 同步,可以覆寫暴風影音+愛奇藝+奧飛娛樂的全部視聽内容,且無需下載下傳App、注冊多賬号、登陸會員;在AI方面,與暴風TV享受同等待遇,能夠通過語言進行互動,可實作聽音辨人、多輪對話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AI 方面和暴風 TV 唯一不同的是,投影選擇的是“近場識别”的方案,而非遠場。暴風 TV 首席技術官裴來隆解釋說,這是因為投影和電視在噪聲方面的不同,前者的風扇、光機、調焦、馬達等都會産生噪聲,噪聲無法解決,遠場識别的方案則無法實施,暴風 TV 的技術團隊也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用電視的标準做投影之外,暴風的這款投影産品,也給了一個“爆量”的價格——3999元,同時選擇在“雙十一”這個節點上在京東進行首發。綜合看下來,Max 6 的誕生,是想要實作當年馮鑫和鐘波聊的那個“把投影打造成一款網際網路産品”的願望。

3.

除了釋出暴風 AI 無屏電視 Max 6,這場釋出會上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宣布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馮雁教授,以“首席科學顧問”的身份加盟暴風 TV。

馮雁作為 NLP 領域的專家,在内地的知名度并不高,這一點可以從搜尋引擎的新聞量看到,雷鋒網就此也問了幾家 AI 領域關注學術的資深媒體人,得到的答案也都未曾聽聞。更有意思的是,在知乎上一個名為“什麼樣的導師最坑人?”的問題下,有一位答主上傳了一份論文形式的 PDF 文章,曆數馮雁及其丈夫吳凱德的“坑”,除了控訴身為港科大校長的吳凱德之父任人唯親之外,還爆出馮雁為人跋扈,常有辱罵學生之舉。

在釋出會結束後的采訪中,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向馮雁詢問加入暴風TV後的計劃,馮表示想要參與從研發到産品的整個過程,當雷鋒網追問“如何彌合學術研究與工程實作之間的差異”時,馮回答說正是因為考慮到這其中的差異,才選擇暴風“來學習的”。

然而,當在場有位媒體記者問及,為何其他硬體廠商在采用 AI 技術時,都選擇和百度、訊飛等第三方技術廠商合作,但暴風選擇自己做(這位媒體記者其實了解有誤,暴風 TV的 AI 技術提供商為科大訊飛和蓦然認知)時,馮雁博士則一反“學習的态度”,且在不了解實際情況的情形下搶先答道,“因為有我啊”,并同時表示,“我在這個行業研究了30多年,算起來科大訊飛的創始人還是學生輩兒”。

考慮到前幾次暴風 TV 的釋出會 PPT 上還着重提到科大訊飛,這樣的回答,還真是蠻尴尬的。

本文作者:叨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