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朋友第一次來廣州旅行,除了遊玩,想感受最道地的“廣府”飲食文化,于是,早晨帶朋友品過早茶後,珊珊三丫在回公司上班前,指點朋友在廣州西關老城區閑逛,還特别提醒朋友要留意那些飄着獨特香味的蘿蔔牛雜小店或攤檔,因為蘿蔔牛雜不僅是一種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還是廣州“小吃”文化代表之一,能充分展現嶺南飲食文化和風情。
蘿蔔牛雜,在廣州的大街小巷裡,有時是一間小店、有時是一個視窗、有時是一輛小推車裡都可以見到的“小吃”,那種散發出來的牛雜香味,不但本地人喜歡吃,遊客也樂意品嘗。但追朔蘿蔔牛雜起源,發現蘿蔔牛雜最初是由一外來的“回族”廚師無意的制作,再經廣州人民發揚光大。
在古時候,廣州光塔寺附近是回民聚居地,回族人由于信仰不吃豬肉。而在牛作為耕作工具的時代,如果不是牛自然或意外死亡,很難吃到或買到牛肉。那時,牛肉是一種奢侈的食物,有錢也要看機緣才能買到。在清朝的光緒年間,有一位回民的廚師發現宰牛後,牛内髒就會被丢棄,覺得很可惜就帶回家中,回家途中又買了一些很便宜的蘿蔔,到家後把牛内髒洗幹淨、加入蘿蔔,再放入各種香料一起煮,煮好香溢滿屋的“和味蘿蔔牛雜”後,用來招待回民客人,受到大家喜歡。後來,連廣州的居民也愛吃“和味蘿蔔牛雜”。紛紛按着回民廚師的方法來煮牛雜,甚至開店開攤經營起來,廣州及周邊地區流傳開,成為地方的一種“小吃”代表。廣州對蘿蔔牛雜的接納和發揚,充分展現廣州人的“吃貨“本色,也充分展現廣州的“包容”,隻要是好,隻要是美味,便“包容”滲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并成為地區的名小吃。
晚上下班後,和朋友在文明路附近會合一起吃晚飯。在走向吃飯餐館的途中,朋友不停說着今天遇見的蘿蔔牛雜見聞經曆:“廣州賣牛雜的地方真多,在老城區走一圈,大街上見到,後來在小巷裡又見到。”停了一下,朋友充滿疑問地說:“廣州吃蘿蔔牛雜真讓我吃驚,例如有斯斯文文的女孩,有些看上女強人的樣子,打扮幹淨時尚,居然在大街上棒個快餐碗,然後就拿根竹簽,一邊走一邊吃……對,不止這些女孩,其他人也差不多,廣州人喜歡這樣吃東西?”
這種吃蘿蔔牛雜的情景對一個初來廣州的人來說也許是匪夷所思,未嘗試過這種美味的人,也許怎麼也想不通繁華的廣州為何還有這種“吃”法?是什麼美味讓廣州人忘記了“吃相”、忘記了“形象”,為了解答朋友的疑惑,剛好在我們行進路上的不遠處有一檔蘿蔔牛雜,我決定帶朋友過去嘗嘗蘿蔔牛雜的滋味。曾經有人說過:認識廣州從一碗蘿蔔牛雜開始,沒有吃過蘿蔔牛雜就不算真正到過廣州……呵呵,我又怎麼可以讓初來廣州的朋友錯地這美味的“小吃”呢?
和味蘿蔔牛雜,一般是用牛内髒(牛肚、牛腸、牛肺、牛腸、牛膀、牛筋……等),加入白蘿蔔,煮的時候配上輔料八角、桂皮、香葉、姜蒜、茴香、陳皮、草果等等,一起熬煮,等蘿蔔吸入足夠的湯底汁,煮的地方就會飄出香味,蘿蔔入口清甜柔軟,而牛雜經煮後又香又軟,吃的時候再配上辣椒醬、甜醬等。
我們聊着聊着,賣牛雜的阿姨已把一碗新鮮的蘿蔔牛雜放入到我們手中。見湯汁多,我臨時決定加了一碗加入蘿蔔牛雜汁的粉,加入醬料後,我們便開始吃了起來。我問朋友:味道如何?朋友沒有用語言回答我,手卻不停的夾着蘿蔔牛雜往嘴裡送,有一種大快頤朵姿勢,吃到最後連碗底的湯汁也不放過。這時珊珊三丫頭心想:下次可能你也會加入那不顧形象的吃蘿蔔牛雜隊伍了。
前人的不經意嘗試,便創造了一種飲食文化。 不知不覺,蘿蔔牛雜在廣州已存過百年,在廣州這座繁華的一線城市裡,這種“小吃“依然是摯愛,不用華麗的裝潢,隻要有一個簡陋的小店或一輛小推車,隻要有蘿蔔牛雜的香氣,就會有人氣,味蕾是真實的,蘿蔔牛雜已融入了廣州人的日常生活時,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一分子,品味蘿蔔牛雜也是品味嶺南文化風情的一種方式。
那麼,你是否來廣州吃過蘿蔔牛雜?你喜歡吃嗎?你對蘿蔔還是牛雜更感興趣?你在廣州什麼地方吃過讓你回味的蘿蔔牛雜?如果你來廣州,你會嘗試這種“街邊”的小吃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