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紅》一一錯位的時代與個體的悲哀

作者:典典影視

《青紅》既是主角的名字,又隐喻顔色,青色裡有微微的暗紅,像潮濕的角落裡生鏽的鐵片,又像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不屈的雜草,卻永遠透着晦澀。

《青紅》一一錯位的時代與個體的悲哀

故事開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還在讀高中的吳青紅(高圓圓 飾)受到來自父親近乎瘋狂的管制。父親就像牛皮糖一樣,讓她甩也甩不掉。青紅的父親曾經滿懷信仰,作為知青離開上海與妻子一同來到偏遠山村貴州,成了國企工廠的三線勞工。十多年過去了,這批三線勞工在改革開放後似乎被國家遺忘了,于是父親開始想方設法要回上海,正是這樣的想法導緻他對兒女的管制到了苛刻的地步,并限制兒女的一切自由,他嚴格要求兒子練手風琴,像押犯人一樣接送女兒上下學。試圖斬斷兒女與鄉村的一切聯系。這自然令青紅與弟弟無比反感與苦惱。

《青紅》一一錯位的時代與個體的悲哀

青紅與父親不同,她自小就在貴州山村長大,對青紅而言,這裡才是他們的故鄉。這裡有她的青春,她的閨蜜以及初戀的情人。像所有少女一樣,她與閨蜜徜徉在青山綠水中、分享喜歡的小說和音樂。說着隻有閨蜜才會聊的體已話一一自己愛的和愛自己的男生,他們偷偷去參加當時被禁止的地下舞會,那種戴着墨鏡穿着喇叭褲的,在當時看來相當時尚的穿着,飄散着濃濃的青春荷爾蒙的味道。

《青紅》一一錯位的時代與個體的悲哀

可是這樣的生活卻是他父親堅決阻止的,跟蹤、禁足,謾罵,直到把青紅逼到絕食。青紅愛的人,也因為農村身份而被她的父親看不上眼,父親燒了他們的情書,在片中有象征意義的鮮紅的高跟鞋也被狠狠的扔出去。

《青紅》一一錯位的時代與個體的悲哀

父親的殘酷像一塊寒冷的冰,注定了最後父親最不希望看到卻發生了的殘酷事實一一自卑又自尊的農村小夥子借着酒勁,不顧青紅的反對強行與之發生關系。小夥子遇到嚴打被槍決了。青紅終于如她父親所願回了上海,卻精神分裂了……

《青紅》一一錯位的時代與個體的悲哀

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的頭頂就是一座山。那個父輩的知青時代究竟經曆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而當改革開放到來後,城鄉的巨大差異以及由此引發的焦躁與不安,就會給家庭和人生帶來揮之不去的巨大陰影,它像一匹狂躁的野馬捶打着父親的内心,使他備受煎熬,并由此傳導給整個家庭,引發了悲劇。影片以小見大,從青紅家庭反應了當時一整個迷失的群體疲于奔命的,試圖從農村返城的現實。

是以,感謝我們所處的美好時代,讓這樣悲劇的不再上演。高圓圓憑借此片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也讓更多人從此記住高圓圓這個名字。

(典典影視)

《青紅》一一錯位的時代與個體的悲哀

(圖檔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