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红》一一错位的时代与个体的悲哀

作者:典典影视

《青红》既是主角的名字,又隐喻颜色,青色里有微微的暗红,像潮湿的角落里生锈的铁片,又像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不屈的杂草,却永远透着晦涩。

《青红》一一错位的时代与个体的悲哀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在读高中的吴青红(高圆圆 饰)受到来自父亲近乎疯狂的管制。父亲就像牛皮糖一样,让她甩也甩不掉。青红的父亲曾经满怀信仰,作为知青离开上海与妻子一同来到偏远山村贵州,成了国企工厂的三线工人。十多年过去了,这批三线工人在改革开放后似乎被国家遗忘了,于是父亲开始想方设法要回上海,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他对儿女的管制到了苛刻的地步,并限制儿女的一切自由,他严格要求儿子练手风琴,像押犯人一样接送女儿上下学。试图斩断儿女与乡村的一切联系。这自然令青红与弟弟无比反感与苦恼。

《青红》一一错位的时代与个体的悲哀

青红与父亲不同,她自小就在贵州山村长大,对青红而言,这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这里有她的青春,她的闺蜜以及初恋的情人。像所有少女一样,她与闺蜜徜徉在青山绿水中、分享喜欢的小说和音乐。说着只有闺蜜才会聊的体已话一一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男生,他们偷偷去参加当时被禁止的地下舞会,那种戴着墨镜穿着喇叭裤的,在当时看来相当时尚的穿着,飘散着浓浓的青春荷尔蒙的味道。

《青红》一一错位的时代与个体的悲哀

可是这样的生活却是他父亲坚决阻止的,跟踪、禁足,谩骂,直到把青红逼到绝食。青红爱的人,也因为农村身份而被她的父亲看不上眼,父亲烧了他们的情书,在片中有象征意义的鲜红的高跟鞋也被狠狠的扔出去。

《青红》一一错位的时代与个体的悲哀

父亲的残酷像一块寒冷的冰,注定了最后父亲最不希望看到却发生了的残酷事实一一自卑又自尊的农村小伙子借着酒劲,不顾青红的反对强行与之发生关系。小伙子遇到严打被枪决了。青红终于如她父亲所愿回了上海,却精神分裂了……

《青红》一一错位的时代与个体的悲哀

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的头顶就是一座山。那个父辈的知青时代究竟经历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而当改革开放到来后,城乡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焦躁与不安,就会给家庭和人生带来挥之不去的巨大阴影,它像一匹狂躁的野马捶打着父亲的内心,使他备受煎熬,并由此传导给整个家庭,引发了悲剧。影片以小见大,从青红家庭反应了当时一整个迷失的群体疲于奔命的,试图从农村返城的现实。

所以,感谢我们所处的美好时代,让这样悲剧的不再上演。高圆圆凭借此片入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也让更多人从此记住高圆圆这个名字。

(典典影视)

《青红》一一错位的时代与个体的悲哀

(图片来源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