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喊山應》,文字的回聲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劉我風

通訊員 漫清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認為,在中國當代文壇上,王躍文是一個風格極為獨特的作家,他憑借對生活的豐富經驗和深刻洞察,懷着悲憫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秉筆直書。《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認為,王躍文的文學創作,已經充分展現了他作為當代嚴肅文學重要作家在多個層面的傑出成就。

近日,王躍文最新作品《喊山應》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上市。

新書緣何起名為“喊山應”?王躍文說:“我家老宅門口是山間平地,尚算開闊;四周卻是群峰聳峙,山高澗深。鄉下人獨自走山路,或在山間勞作,寂寞了,大喊幾聲,回聲随山起落。此即喊山應。我的文學寫作,何嘗不是喊山應呢?我寫過的那些人和事,那些時間和空間,那些實和虛,那些真和幻,都是人世的回聲。”王躍文說,“《喊山應》既是我對自己31年文學之路的回顧、檢讨,也從某一個角度客觀反映了中國社會31年來的曆史變遷。”

《喊山應》分為“我的文學原鄉”“我的文學創作”“我的文學檢讨”三部分,附錄文學評論文章5篇。“我的文學原鄉”中,王躍文由故鄉湖南溆浦的曆史文化、風物人情及家族親人故事着筆,力求探尋出其人生經曆與文學創作之間的關系;“我的文學創作”回顧了王躍文從事文學創作31年來其多部作品的創作過程,真實記錄了其在作品創作及出版前後的心路曆程;“我的文學檢讨”中,王躍文有針對性地闡釋了自己對小說創作的了解,審視了其在文學創作過程中的得失。

31年創作的靈感來源究竟是什麼?王躍文在《喊山應》中說:“我隻是愛着文學,就寫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我浸染紅塵日久,耳聞目睹,親見親曆,胸口時常激蕩起悲憫和哀傷。如果我是畫家,也許會在畫布上揮灑很多驚世駭俗的色彩;如果我是歌者,也許會一路行吟長歌;可我是作家,就寫小說。”

從《國畫》到《大清相國》,從《漫水》到《愛曆元年》,王躍文的小說作品不斷滿足着讀者多層次的審美體驗。而王躍文自己又是如何定義好小說的呢?

在《喊山應》中,王躍文這樣說:“我心目中的好小說,首先它是真的,甚至比現實還真。所謂比現實還真,似乎邏輯不通,它指的是經過了作家對現實的提煉與祛蔽,呈現出一種本質上的真。這真中肯定有美善的一面,但也不能回避殘酷黑暗的一面。小說家的良心,就是不能在真相面前轉過臉去。”

如何看待自己身上不斷變化的标簽?王躍文在《喊山應》中給出了評價:“有人讀《國畫》,說我是官場小說家;有人讀《大清相國》,說我向曆史小說轉型了;有人讀《愛曆元年》,又說我向都市小說轉型了;我寫《漫水》那樣的鄉村小說也有不少,是否據此也要認定我是鄉村小說家呢?我從來不承認自己有所謂轉型,隻能說明我創作題材多樣。但是,寫作的過程,也是作家成長的過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