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望門投止思張儉,張儉其人其事

作者:心立方
望門投止思張儉,張儉其人其事

譚嗣同

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上面這首詩是戊戌六君子譚嗣同臨刑前寫下的絕命詩,整首詩寫得豪邁決絕,顯示了譚嗣同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詩歌的前兩句引用了曆史上一個名人張儉的典故,那麼張儉是何許人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望門投止思張儉,張儉其人其事

張儉,東漢名士,經常和友人聚在一起讨論國家大事,他特别看不慣宦官侯覽的行事作風,經常抨擊,由此得罪了侯覽,侯覽于是誣陷張儉等人謀反,朝廷不辨黑白,下令捉拿張儉等人,張儉見勢不妙,于是出逃!

張儉的出逃之旅還算順利,由于他名士的身份,他所到之處,隻要一報出姓名,便有人将他收納隐藏起來,但是朝廷的人可不管這些,容納朝廷欽犯也是死罪,這些人拒不交代張儉的下落,于是見一個殺一個,那些凡是收容過張儉的人一個個給都被殺掉了!

望門投止思張儉,張儉其人其事

張儉這一路出逃,因為收留他而被處死的人有十數家之多,這些人的親朋好友也無一幸免,史書上甚至留下了“郡縣為之殘破”的記錄,好家夥,一個張儉讓整個郡縣的人都被殺空了,直到最後張儉躲進了深山老林,這場可怕的殺戮才漸漸平息!

當時的人就評論說:張儉這個人自己作孽,得罪了權貴,自己出逃也就罷了,還在出逃的路上連累了那麼多人,無端害死了那麼多人,這樣人難道不知道羞愧嗎?相比求生欲滿滿的張儉,當時和張儉一起被抓捕的名士李赝等人則沒有選擇逃跑,反而慷慨赴死,沒有連累任何人!

望門投止思張儉,張儉其人其事

譚嗣同引用張儉的典故本意是指望那些出逃的變法派維新人士能夠得到張儉的待遇,在逃跑的路上能夠得到衆人的庇佑,逃出生天,但曆史上張儉的出逃背後則是數百條的性命無端犧牲,雖然這些人的行為值得贊揚,但為了這點名聲而付出的代價是不是有點太大了,這些人的犧牲是不是值得呢,讓人深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