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融被誅九族,死前求曹操放過幼子,9歲幼子随口說了8字

融七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三字經》

想來大家第一次了解孔融,便是聽家長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字文舉。魯國人,東漢末年的官員、名士、文學家,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自幼善文,勤奮好學。博學多才的他身上自然帶有文人風骨,這為他日後慘遭滅族埋下了禍根。

孔融被誅九族,死前求曹操放過幼子,9歲幼子随口說了8字

孔融因突出的才能和人品,受到了很多人的賞識和幫助,是以他的仕途也較為順利。位極人臣的孔融多次為朝廷和百姓做出巨大貢獻權力達到了巅峰,但孔融不聽朋友勸阻收斂鋒芒,而是多次當面譏諷曹操的狼子野心,這讓曹操懷恨在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曹操将孔融拉下了馬,孔融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請求曹操放過他的稚子。可當孔融九歲的兒子聽到此話時,隻說了八個字,孔融為之一震後潸然淚下。

01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以孝聞于天下

隻有13歲的孔融就經曆了喪父之痛,因悲傷過度隻有人扶着才能站得起來,是以被州裡人稱贊他的孝義。

名士張儉被人構陷,州郡收到密令要将其逮捕,而張儉和孔融的兄長孔褒是好友,是以情急之下逃往孔融的家中。無巧不成書孔褒有事外出,張儉一時慌亂坐也不是走也不是,正值危難之際,善于觀色的孔融看出了張儉的忐忑便說道:“你是兄長的好友,而我是他的親弟弟,兄長有事外出了,你有事不妨與我說。”張儉見狀便道清了來龍去脈,孔融便做主收留了他。

孔融被誅九族,死前求曹操放過幼子,9歲幼子随口說了8字

後來事情敗露孔融一家被捕入獄,孔融說人是我藏的要治便治我的罪,和我的母親、兄長毫無瓜葛,而孔融的母親、兄長亦是如此互相維護。後來朝廷判孔褒有罪,孔融因為義舉而聞于天下。從此一代名士的為官之路便開始了。

02剛正不阿的孔融,如何一步步走向權力的中心?

孔融因孝義受到司徒楊賜的賞識,被征召為司徒掾屬(佐治的官吏)。孔融開始暗暗查訪貪官污吏,而被查獲的大部分為宦官的宗族。上司怕被連累,是以緊急召見了楊賜和孔融并狠狠的诘責訓斥了他們,可是孔融依舊我行我素直言不諱,一直到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進升任大将軍,事情才出現了轉機。

孔融被誅九族,死前求曹操放過幼子,9歲幼子随口說了8字

楊賜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賀,可沒想到一向心高氣傲的孔融因門人未及時通報憤懑離去。何進在得知此事後覺得孔融讓自己丢盡了臉面,便派出進階劍客去刺殺孔融,孔融命不該絕。

在宴席上有賓客得知此事,便向何進說:“這孔融雖然狂悖,但也是天下名士,您卻要殺了他,這讓四方之士作何感想?将軍殺了孔融,也就是和名士結下了梁子,這樣想來是不是有些不劃算?是以将軍不但不應該殺他,還要以德報怨給他官做。”何進一想果真如此,便連忙撤回了殺手,孔融也因禍得福連連升遷。

孔融很快被升為侍禦史,但因和上司禦史中丞趙舍不和便一直稱病家中。在恢複自由身後沒多久,孔融又被征為司空掾屬,隻用了三天做上了虎贲中郎将。适逢權臣董卓要廢掉漢少帝劉辯,孔融據理力争常常在言論上得罪董卓,董卓也是以懷恨在心。

是以董卓用自己的權力聯合三府(太尉、司徒、司空)給孔融穿了小鞋。

孔融被誅九族,死前求曹操放過幼子,9歲幼子随口說了8字

孔融因得罪董卓來到黃衛軍最猖獗的北海國為相。孔融來到北海後準備一展壯志,不斷招兵買馬準備與黃衛軍一戰,可誰承想他雖是習文的一把好手,但是指揮起軍隊來如隔衣搔癢,毫無疑問戰敗了退守朱虛縣。

在經曆戰敗後孔融開始文治,推顯儒學、設立學校、舉薦賢良,表彰有善行的國人;沒有後代的人和四方遊士死後都在其幫助下得以安葬,是以頗有政聲。

可是這樣安居樂業的日子過了沒多久,孔融又陷入黃衛軍的圍捕,事出緊急孔融派人向劉備求助,劉備在收到信後喜不自勝感歎:“孔融這樣的名士在危難之際居然會想到他!”随即派出軍隊解其困境。

在又一次經曆戰亂後,孔融的幕僚勸其投靠董卓或是曹操,因為董卓和曹操逐漸成為當時中原最強大的兩股勢力。但孔融知道這兩股勢力最終是要篡奪漢室的,因為長期以來受到儒學“正統思想”的熏陶,是以不願與之共舞。

孔融恃才傲物,空有一腔熱血,但因才氣粗略,是以沒什麼收獲。

孔融被誅九族,死前求曹操放過幼子,9歲幼子随口說了8字

建安元年(196年)孔融管制的北海國被攻陷,他連夜出逃。同年漢獻帝遷都後将其召回,從将左大将又升任少府。孔融在位四年間,幫助朝廷解決了許多問題權盛一時。而正值此時曹操的狼子野心逐漸顯露,孔融看不慣總是出言譏諷,為日後滅族埋下禍根。

03一代名士恃才傲物,走向生命的終點

曹操的野心逐漸膨脹顯露,孔融氣不過便總是出言嘲諷。有一次曹操攻進邺城,屠殺邺城的百姓,而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數被擄。曹丕淪陷于袁熙妻子甄氏的美貌,強擄來做了自己的夫人。

孔融在知道寫信給曹操:“武王伐纣。把妲己賞給了周公。”曹操認為孔融博學多才便信以為真。後來機緣巧合曹操當面向孔融問道:“這一故事出何典故?”孔融說:“拿現在發生的事比一比不就知道了。”曹操方才明白他被孔融戲耍了一番。

曹操和孔融立場不同是以常常因政見分歧吵得不可開交。因為孔融犀利的言辭總是冒犯曹操,日積月累曹操恨不得除之而後快,苦于沒有合适的理由。

不久曹操想要皇帝同意分封諸侯,滿朝文武心照不宣,都知道這是曹操名正言順自立門戶的第一步。唯獨孔融站出來厲聲抗議,這次算是從根本上威脅了曹操的利益,曹操決定不能再等了。

孔融被誅九族,死前求曹操放過幼子,9歲幼子随口說了8字

山陽人郗慮揣摩着曹操的心思,便上奏彈劾孔融,曹操見狀添柴加火,以多項罪名将孔融處死。高傲了一輩子的孔融在家被抓時跪求曹操放過自己九歲的兒子,曹操未答。但在廊上下棋的孩子們聽說了此事,九歲的兒子随口說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孔融被株連九族,享年五十六歲。

一代名士孔融本可以在動蕩年代盡其才智成就一番大業,可是最終卻落得一個株連九族的悲慘下場。這不禁讓人想起“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大家如何認為呢?歡迎大家來到評論區與小編一起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