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作者:讀日本

近期由孫俪、羅晉主演的《安家》屢登熱搜,網友對該劇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

據悉,該劇在開播前一天緊急改名,将前期宣傳名《賣房子的人》改成了《安家》。這難道是從導演安建的姓得到的靈感?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說起這部劇,女主是身價超億的 “視後” 孫俪,男主羅晉也因為老婆唐嫣自帶話題,還有《蝸居》、《雙面膠》、《心術》等影視劇的著名編劇六六坐鎮改編劇本,可謂來頭不小。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什麼?改編劇本?難道《安家》的劇本不是六六原創的?”

這回還真不是,是購買了經典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版權,然後六六再根據中國國内的情況進行的改編。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回顧經典日版《賣房子的女人》 :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故事起源于東京奧運會的臨近,東京圈的地皮價格直線攀升,房地産業迎來春天。某城市一隅,經營着一家看似優哉的房地産公司,公司課長(仲村亨 飾)是爛好人一枚,他本人早已過了為事業奮不顧身的階段,是以手下除了小帥哥足立聰(千葉雄大 飾)幹練出衆外,其他的人要麼動力不足、要麼能力不行。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傳說中的銷售天才三軒家萬智(北川景子 飾)是以被總部派來拯救這家門店業績,此後隻要有三軒家在的地方,就和她的口号一樣:“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而銷售業績為零的庭野(工藤阿須加 飾)見識到了三軒家神乎其神的賣房能力,漸漸産生情愫,卻一直到最後都沒有表白……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整個買賣房産的故事很暖心,即便沒有愛情主線的套路,也令人上瘾。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幽默的台詞之下,真實地反映着日本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非常成功地擊中觀衆痛點,憑借超高人氣,這部劇獲得了年度收視率之冠。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國産翻拍版《安家》 :

劇情主線也和原版一樣,講述了上海一家房産中介公司的大區經理房似錦(孫俪飾)為挽救靜宜門店業績,重整徐文昌(羅晉飾)原店長所帶領的團隊,作為銷售榜樣,見證了客戶生活中喜怒哀樂的故事。

原版日劇中女主經典的口号:“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也在國産翻拍中繼續沿用。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安家》播出後,由海清飾演的高知博士夫妻買不起房的橋段,可急壞了非博士出身的夫妻們。很多網友表示此劇難道改編成了貴族系列?

其實國内博士一般買房是享有福利政策的,但這點貌似并沒有在電視劇情節中反映出來,反而給人一種無論怎麼努力,結果還是一樣的感覺。雖然望 “樓” 卻步,已是國内社會常态,但不斷努力奮鬥的結果總不會太差。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類似日版 “白洲美加” 這個角色,在《安家》中也出現了一個混日子的社畜原型,播出了該人物在辦公室裡補妝修眉的橋段。

試問現實的企業裡,有幾個敢光明正大天天這樣啥也不幹,混吃混喝的?有,那也是背景硬的關系戶。平時勤勤懇懇的職場女性原型,此時隻能無奈地憤憤不平。不過,如果這個人物背景不是關系戶,沒有業績,也沒有正确的工作态度,放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下,居然還能 “存活” 不免有些失真……

随着劇情的延續,在房店長的監督下,她漸漸改變了賣房的工作态度。中國女性一般不會嫁人後就完全成為家庭主婦,而日本相反,大部分婚後會辭職在家全職做主婦,日版的 “白洲美加” 就等待着呆家的那一刻,國内版如果也相同……難道一定要揭示的都是令人羨慕嫉妒恨的 “個别案例” 嗎?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當然,編劇六六老師和九牧玉老師是擅長從平凡的瑣事中提煉社會問題的。雖然也有 “房産證加不加兒媳的名字” 這類敏感觸點,但因是日版翻拍,難免會被拿來與原版對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滑鐵盧 。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有不少網友評論 “娘娘” 在該劇中用力過猛、演技浮誇。但是放在原日版裡面,這種誇張卻恰到好處,将劇情的人物刻畫得非常立體,毫無違和感。

這是什麼鬼?難不成大家都戴着有色眼鏡看翻拍呢?——那倒也不是,網友的眼睛畢竟是雪亮的,可能就是有不适應的生搬硬套,還需加載更多貼合 “水土” 的元素,才能被更好的接受吧。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這讓人不禁想起當年的國産翻拍劇《深夜食堂》,可以說拍毀了一部日劇經典。

這部日劇原版傳達的精神是:與生命中的艱難孤獨握手言和,接受不完美的現實。食客們堅強地咀嚼着日常的食物,而每份食物的背後卻都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這便是一種簡單平凡中的“進階審美”。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搬到中國,也一定要符合我們本身的國情和環境,雖然日本影視版權可謂 “物美價廉”(日本影視産業利潤遠低于中國,不存在天價片酬),成本效益極高,這也需要各位編劇們慎重改編,才能再塑經典。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各類翻拍和原版除了劇情上會被對比,其實,産業結構上也經常會被對比。

看過日劇的都知道,日劇的風格是集數短,内容精煉。就拿原版《賣房子的女人》來說,隻有10集,每集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翻拍的《安家》卻有53集。這也不知道到底加了多少和原版不同的元素,希望不是拖泥帶水。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日版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國内版

制作産業上,日本電視台是将電視劇的制作委托給本台的節目制作公司,電視台可以主導制作;播出過程大多是邊拍邊播,且不會在任何網絡平台播出,唯電視台獨播。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而中國的影視,是大大小小的影視公司獨立完成制作,按照集數多管道售賣,集數越多獲利越多,電視、網絡平台都可以看到。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目前,《安家》播出不到五分之一,評分是6.2,想超過原版的8.3還有一段距離。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認為 “娘娘” 霸氣賣房的氣場和北川景子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隻是依舊感覺有哪裡不太對味。是演技?台詞?還是某些不太符合中國的文化背景?……

經典日劇翻拍,但“娘娘”為何沒有收獲和北川景子一樣的口碑?

……其實,何必想太多呢?經典固然有經典的道理,不過多去對比,就當一個簡單的看客,各求所需也挺好的。

為何翻拍就一定是為了要超越經典?本身在很多人的内心,對經典是有根深蒂固的模型成像的,對比的印象碎片可能永遠都無法像齒輪一樣比對 “原型”。那樣反倒會失落,會讓自己不開心。

尊重經典,但不去過多的對比,也許才是開心追劇的初心。目前來看,新版翻拍也有值得反思、值得思考的地方,但一切都是隻要你開心,就好。

本文為【談日錄】原創内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記得點個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