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巫師到戰地醫生,西方醫生發展過程令人觸目驚心

從巫師到戰地醫生,西方醫生發展過程令人觸目驚心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金钖

醫生是一個高尚而值得尊敬的職業,中國北方人習慣将醫生稱之為“大夫”,南方人則叫“郎中”。有人解釋“大夫”和“郎中”都是古時候的官名,用官名來稱呼從醫者,是為了展現對醫生的尊敬。

其實“醫生”這個名詞最早起源于唐代,原意是:學習醫術的學生。直到近代,受外界文化的影響,“醫生”才在中國成為醫術工作者的統稱。

其實,在西方國家“醫生”的原意是“拔箭者”,顧名思義,這些白衣天使最早都是為戰争服務的人員。那麼這些在刀山盾海的夾縫中生存的西方醫生,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内容呢?

一、不為平民服務

縱觀全球曆史,有一個職業于世界各地文明中都曾出現,并且占據着重要的位置,那就是——巫師。

從巫師到戰地醫生,西方醫生發展過程令人觸目驚心

不管是華夏文明,還是瑪雅部落,亦或是地中海地區的梭魯特文化中,巫師都起着至關重要甚至首領的作用。他們主要活動在宗教儀式上,政治場合也多有其身影。這些人之是以在原始部落時期占據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當時淺顯的醫學技術。

為了保證這樣的壟斷地位,他們通過祭祀、祈禱等方式保持高大上的形象,同時控制這類知識秘不外傳,一般由上一任隐秘地傳給下一任,以保證醫術的神秘性與權威性。

到了奴隸制時期,權貴階層成為醫術人員的服務對象。尤其是那時的西方醫生,隻為進階官員和貴族服務。因為西方貴族多數時候需要上戰場對外征戰,是以醫生也要随軍出征。

然而這并不代表他們就會受到統治者的信任與尊敬,比如那位著名的亞曆山大大帝。公元前324年,馬其頓遠征軍圍攻巴比倫,雖然有多位随隊的醫生,但是發高燒的亞曆山大就是拒絕治療,以緻沒過多久便客死在異國他鄉了。

從巫師到戰地醫生,西方醫生發展過程令人觸目驚心

當然,這位親手建立大帝國的統治者并不是最悲催的,最悲劇的是那些想得到醫治卻沒有資格的士兵們。同樣在戰場上拼命的士兵隻能将命運交給自己的生命力了。在将領眼中,傷兵能不能存活在于戰神保不保佑。

二、意外之後的意外

随着羅馬軍團革命性的創新,随軍醫生開始對普通傷兵進行醫治。古羅馬的醫聖伽林就是當時的代表人物,隻不過這位西方醫聖雖然認識到人可以自己造血,卻認為萬病都是血太多造成的。是以他的理論成為古西醫放血療法的基礎。

到了文藝複興時期,印刷術在西方興起,大量職業醫生将自己記錄下來的治療經驗,通過圖書的方式更廣泛地傳播出去。

比如火藥在歐洲大規模發展,所用的炮彈、鉛彈造成之前沒有出現過的傷勢。15世紀,幾位戰地醫生編寫出外傷治療法,幫助沒有上過戰場的外科醫生為民間傷員進行治療。

從巫師到戰地醫生,西方醫生發展過程令人觸目驚心

雖然有職業軍醫的服務,卻不代表傷兵能夠減輕痛苦。當時的醫生認為傷口需要先消毒,而消毒就需要高溫,那麼什麼東西溫度最高呢?當然是燒紅的鐵!史稱“火燎法”。

火燎法就是将開鍋的油脂或者燒紅的鐵通條烙在傷口上,這種類似于“炮烙”酷刑的方法造成的便是傷口腫脹、傷者高燒,至于能不能進行下一步醫治完全取決于傷兵是否活着挺過這關。是以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反正自己難逃一死,甯可帶傷死去,也不願被折磨。

這樣酷刑般的醫治手段終于在法國軍醫安布羅伊斯·佩爾的手中終結了。被佩爾所診治的傷兵之是以幸運,在于那天油脂用完了,鐵通條也沒找到!看着呻吟不止的傷員,佩爾隻好将蛋黃與松油混在一起,暫時将傷口封閉。

說實話,當天夜裡他并沒有睡好,因為這種方法隻是自己在醫學院上學時候的設想,并沒有實際試驗過,他在日記中詳細記載了自己憂心忡忡的心情,他害怕傷兵會是以中毒。可天亮之後,經他手治療的人,病情都有好轉。而前一批享受油脂加烙鐵待遇的人,傷口腫得老高,同時還生不如死。

從巫師到戰地醫生,西方醫生發展過程令人觸目驚心

三、外科之神

受到此事鼓舞的佩爾轉而試驗之前自己另一個設想:如何拯救截肢的人。

之前對待需要截肢的人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他們扔到戰場上轉身便走。因為這類人極容易得壞疽病,基本上是治不好的。即使僥幸沒受壞疽病侵襲,在沒有麻藥的時代截肢,也極容易在手術台上被吓死。即使吓不死,也會因失血過多而斃命。

在一次發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戰鬥中,佩爾用一種半月形的針刺穿血管,用一把鑷子夾住彎針進行縫合,然後将線兩端系死。就這樣,他發明了縫合術。經佩爾的截肢手術存活下來的人,存活率是傳統方法的三倍。這種技術延續到今天,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從巫師到戰地醫生,西方醫生發展過程令人觸目驚心

隻不過佩爾縫合術太過于激進,遭到當時西方醫學界權威人士的普遍抵制,反對的理由之一竟然是太費紗布!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佩爾的方法才被醫學界主流所接受。

這幾百年中,佩爾的支援者們不斷改善醫療技藝,發展外科手術技術,比如能在90秒内完成截肢的賽姆醫生,還有發明了止血帶的莫雷爾……正是這些人對權威的質疑、對工作的盡責,默默地推動醫學技術的進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