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2003年,當時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陸戰1師師長的Mattis少将,以及第1陸戰團戰鬥隊指揮官(RCT-1)的Joe Dowdy上校

2003年4月4日,時任美國海軍陸戰隊陸戰1師師長的Mattis少将喚來了一名麾下擔任團長的陸戰隊上校,當場予以訓斥并解除了其職務,讓他交出了自己随身的配槍,當面清膛。

這一舉動,Mattis少将事後的解釋是,僅是怕這名上校,一時間難以接受事實,而做出輕生的危險舉動,但對于一個任何一個這個階級的軍官而言,這或許是有辱一生的行為。

現代戰争中的“陣前解職”本就是一件稀罕事,而對于當時大捷在握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說更是非比尋常。

對于這位上校團長來說,清膛的瞬間也預示着他24年的陸戰隊戎馬生涯将就此終結。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作為一介美國海軍陸戰隊師長,經曆過阿富汗戰争的James Mattis少将,在2003年伊拉克戰争開戰初期,博得了較同僚更多的新聞媒體關注

這位被撤職的陸戰隊團長叫作Joe Dowdy上校,在伊拉克戰争爆發時,擔任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團戰鬥隊指揮官(RCT-1,暨以第1陸戰團為基幹的加強團,Joe Dowdy上校本質上也就是第1陸戰團的團長)。

而相比這名上校,作為陸戰1師師長的James Mattis少将當時已是名聲顯赫,受随訪新聞媒體的萬衆矚目,也更為我們今日所知。自伊拉克戰争爆發後,這位信奉且推崇“機動作戰”(Maneuver warfare)理論的将軍,希望從一開始就能以快速機動推進的作戰态勢,一路緊逼,通過絕對的進攻速度徹底擊潰伊拉克軍隊的防禦優勢,早日抵達巴格達。

這位美國海軍陸戰隊Mattis少将當時的态度,在美軍高層軍官中顯得十分不可一世,甚至說讓五角大樓其他官僚眼裡覺得他有點狂妄嚣張。

而Joe Dowdy上校作為團長的一次猶豫不決,卻險些讓Mattis少将在這個問題上難堪,也是以觸怒到了這位頂頭上司。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左)美國海軍陸戰隊Joe Dowdy上校的正裝照;(右)2003年3月,進攻伊拉克前夕,在科威特駐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團戰鬥隊(RCT-1)

Joe Dowdy上校從軍24載,一直以來很愛他所在的陸戰隊,更愛戴他的陸戰隊員官兵,令其下屬們印象深刻的是,2003年伊拉克戰争前夕他們還駐紮在科威特時,由于隻有軍官宿舍能享有空調,而Dowdy上校卻堅決強調自己不安裝使用空調,應以身作則和所有陸戰隊員們一起忍耐高溫。

但即便如此,相比同期指揮官顯得最為要命的是,Dowdy上校是一個從沒有經曆過,甚至是見識過戰争的陸戰隊指揮官,即使他曾部署過貝魯特、索馬裡、東帝汶,但都僅參加了人道主義援助任務,他更是錯過了1991年海灣戰争的洗禮。

缺少實戰的磨砺和戰功的褒揚,使得這位上校無形之中,似乎本就比同期指揮官顯得更“低人一等”,雖然說本質并沒有地那麼明顯。但事實證明,在後續的戰鬥中,也确實暴露出了Dowdy上校實戰經驗和臨危判斷能力并不算豐富的弊病。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2003年3月23日,陸軍第507維修連車隊因誤入納西裡耶而被全殲俘虜的遭遇,給Dowdy上校當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遭遇的後續事件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拯救女兵林奇”事件

2003年3月23日,美國陸軍第507維修連的辎重車隊由于掉隊,誤入納西裡耶,車隊遭遇全殲,十餘名陸軍士兵被殺,多人被俘,這也就有了後來我們熟知的“拯救女兵林奇”事件。

而美國陸軍第507維修連車隊這一被全殲的遭遇,也讓抵近納西裡耶城外的Dowdy上校變得更為緊張起來,現在他難以判斷納西裡耶城内的防抗能力,也更害怕城中的防抗勢力由于陸軍的這一提前的誤打誤撞,已開始增兵布陣準備迎擊後續美軍開進城内的部隊。

但是,對于城内敵情态勢的判斷不明,這隻是讓Dowdy上校産生擔憂情緒的原因之一。

其次,Dowdy上校尚不能立即做出有效的判斷,麾下部隊是否有足夠的燃料和彈藥,為穿越納西裡耶的戰鬥做好準備?這裡的準備也包括,如果在城内遭遇了難以估量到的頑強抵抗,部隊是否有能力撤出納西裡耶。

Dowdy上校結合這些綜合考慮,遲遲不敢下令麾下一部穿越通往納西裡耶的主橋,向前開進。而當時Mattis少将此前安排下來的指令是,要求第1陸戰團戰鬥隊迅速通過主橋,沿路打開納西裡耶的缺口,并迅速占領公路和肅清兩側,為整個陸戰1師在伊拉克西南部的運輸線得以穩固。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納西裡耶南端的主要橋梁,美國海軍陸戰隊陸戰1師原計劃快速通過大橋并占領主要公路,已達到鞏固伊拉克西南部運輸線的效果

但Dowdy上校猶豫了,他過于惶恐自己心愛的部隊會遭遇重大傷亡,便想方設法希望能找到他自己所認為,一個減少傷亡且風險不高的方法通過主橋,而這一猶豫,就是超過整整24小時。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說不上和後來Mattis少将撤Dowdy上校的職務有必然關系,但作為混迹官場來說,确實隻能說Dowdy上校官運不佳。

Dowdy上校在納西裡耶城外過于憂慮,整整兩夜沒有合眼,在團部剛進行完一次作戰會議後,Dowdy上校由于過于疲勞,便留在帳中小寐了一兩分鐘。

但卻偏偏就是這個時候,當時的陸戰1師師長Mattis少将和副師長John Kelly準将趕到了一線,這第一眼就恰好撞見了在帳中瞌睡的Dowdy上校,第1陸戰團戰鬥隊(RCT-1)的停滞超過24小時仍不前進,本就令這位雷厲風行的Mattis少将頓感疑惑,直到他看到了眼前的這一幕便更為惱火。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HBO美劇《殺戮一代》第2集中,描繪2003年3月24日,陸戰1師師長Mattis少将,帶着第1陸戰團戰鬥隊指揮官(RCT-1)Joe Dowdy上校走上納西裡耶大橋橋頭,毫不留情當場呵斥的橋段

不久後便有了HBO《殺戮一代》第二集裡出現的那幕,Mattis少将氣憤地領着Dowdy上校走上納西裡耶主橋橋頭,指着納西裡耶城訓斥着他,并要求不管用什麼辦法務必馬上動身前進。

直到3月25日拂曉前,Dowdy上校指揮的第1陸戰團戰鬥隊(RCT-1)才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輕型裝甲偵察營的LAV-25型戰車,以及調配來的M1A1型坦克的開道下,開過大橋向納西裡耶進發。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2003年3月25日,掩護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團戰鬥隊(RCT-1)通過大橋進入納西裡耶的陸戰隊M1A1型坦克,正在路邊警戒

幾天後的4月4日,Dowdy上校就面臨了我們文章開篇所提到的那個場景。

而第1陸戰團戰鬥隊(RCT-1)也轉由Mattis少将的親信,暨陸戰1師參謀長John A. Toolan上校接替指揮。Toolan上校也在次年的費盧傑戰役之前,也順利晉升為了陸戰1師師長職務。

當時,這宗陣前“斬将”的事迹必備受密切跟蹤陸戰1師的新聞媒體關注,而當時美國海軍陸戰隊官方對外的解釋是Dowdy上校由于過于疲憊,無力繼續指揮後續作戰,是以被調回國内。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原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陸戰1師師參謀長的John A. Toolan上校,在2003年4月4日後,緊急接替第1陸戰團戰鬥隊(RCT-1)指揮官的指揮權

而Mattis少将一時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但随着美軍順利攻占巴格達的捷報傳來,這個事很快便被沖淡,但Mattis少将撤将也使得他在同僚間,進一步留下了“瘋狗”鐵腕的印象。

或許從常情來說,Mattis少将的陣前斬将鐵腕而又毫不留情;但若從軍人的角度來說,Dowdy上校的優柔寡斷确實很難令人估量他是否還适合繼續指揮作戰,也很難估量這種猶豫不決是否會贻誤戰機,甚至是達到反效果造成麾下官兵更大的傷亡,Mattis少将的決定從站在師長所面臨的大局上說,也并無過錯。

Dowdy上校在被撤職調回國内後,連閑職都沒來得及被安排上,隻是單純的“靜候修養”。這一年的11月,尚還在役的Dowdy上校,也并未在任何一場美國海軍陸戰隊生日宴上攜夫人出面,也是他作為陸戰隊員25年以來的首次,與同僚的關系也是跌至了冰點,不久便在2004年年初提出了退役請求。

“遙遠的橋”美國海軍陸戰隊納西裡耶戰役後的陣前斬将

■Joe Dowdy退伍後便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供職,擔任特殊任務辦公室主任的職務

Joe Dowdy退伍後便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供職,擔任特殊任務辦公室主任的職務,并且從此再也沒有談及過自己從軍的往事。

或許對于Joe Dowdy上校來說,2003年的3月24日,是他從軍生涯中最漫長的一天,似乎足以耗盡他在陸戰隊的一生;那通往納西裡耶的大橋,也或許是他眼中最遙遠的橋,從此與他曾經心愛的陸戰隊遠遠相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