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遙遠的橋:大義、權威、面子、命

在一部二戰電影裡,我了解了四個單詞。

大義、權威、面子、命。

盟軍,正義代表大義;

軍銜,階級代表權威;

每個人選擇,都有面子的因素;

而服從指令,就是賭命。

遙遠的橋:大義、權威、面子、命

在戰争中,

代表大義的将軍,面子最大。

他可以事後認真、負責、有理有據地說:這場戰役90%成功了,就是橋太他麼遠了。

而其間所有犧牲的人,客觀上都死于戰場的不确定性。

他們,服從不服從指令,都躲不開子彈。

遙遠的橋:大義、權威、面子、命

是以,勝利屬于這樣的一方:

1. 下級服從指令

2. 成員有強烈的榮譽感

3. 階級簡單有效

4. Leader代表大義

而反戰的邏輯是:

1. 我的命最重要

2. 别人的面子關我屁事

3. 權威最愛欺負人

4. 大義就是給霸淩的權威鑲金邊

和平年代,戰争的形态,存在于人際關系之中。

宮裡,有宮鬥戲。

職場,有潛規則。

親戚,有孝道傳統。

在大義、權威、面子之下,

你想自己的命,不被别人玩殘了。

那就,隻剩一條路:

反戰。

遙遠的橋:大義、權威、面子、命

《遙遠的橋》裡有一場戲,

《教父》裡的大哥桑尼,用槍指着軍醫的頭,威脅他給自己的哥們優先做手術。

他成功了。

大義,是向上帝發誓的私人承諾。

權威,靠槍。

面子,他賭醫生更看重自己的命,而不是面子。

命,哥們的命,活了。

I Choose Sonn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