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座遙遠的橋”!二戰金句成美國抗疫語,透露出“太難”情緒

談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難題,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和俄亥俄州州長邁克·德溫都用了“一座遙遠的橋”這個表達。這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名英國将軍。

美聯社17日報道,福奇上周說,指望有針對性療法或疫苗問世以便學生秋季返校是“一座遙遠的橋”。

德溫在美國廣播公司《本周》節目中感歎,讓公衆接受戴口罩措施太難,好比“一座遙遠的橋”。

“一座遙遠的橋”出自二戰中的英軍中将弗雷德裡克·布朗甯之口。他1944年9月參加盟軍一次軍事行動,計劃奪取荷蘭境内由德國軍隊控制的一系列橋梁,然後跨越萊茵河襲擊德國。這個計劃旨在短時間内結束二戰,卻以慘敗告終。

布朗甯當時提到行動中一個關鍵目标、位于荷蘭阿納姆市的一座大橋時說:“我想我們要去的是一座遙遠的橋。”盟軍後來果然在争奪那座橋時遭到德軍頑強抵抗,以失敗告終。

作家科尼柳斯·瑞安根據這段曆史寫的書《遙遠的橋》1974年出版,之後由好萊塢拍成同名電影。

俄亥俄大學研究軍事曆史的學者亞曆山大·洛夫萊斯說,誰能想到這句話穿越曆史重制。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檔編輯: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