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航業智能更新,安防巨頭‘大華’如何利用 AI 保障機場安全

2017年4月30日18時,一架無人機“擅闖”成都雙流機場,共造成10個航班備降,導緻跑道關閉80分鐘,至少損失1000萬美元。

飛機出行是所有交通工具中安全性最高的一種,但近年來由于無人機闖入、恐怖行為的頻發讓人們在選擇航空出行時顯得格外謹慎;除了群眾外,作為通往外界的通道和城市的交通樞紐,這也一直是政府有關部門的首要關注對象。

在此大背景下,為了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智慧機場’這個概念悄然興起,相關廠商都相繼推出機場智能安全系統。作為國内安防巨頭,大華股份在這塊也有很多方案落地。

據悉,大華股份在2015年就成立了大交通事業部,機場就是大交通的一條子行業線。藉由此,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采訪到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經理韓偉鐘,與他聊了一下機場安防的相關重點。

韓偉鐘告訴雷鋒網,大華在此塊頗有發言權,自成立事業部以來,大華作為産品供應商的身份參與了國内外一些機場安防系統的建設,他表示,其實這些方案‘關注’的目标大體涵括三類:飛機(航空器)、人(旅客、從業人員)和車(社會車輛、相關作業車輛)。

在這位解決方案經理看來,目前機場安防主要存在三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首先所有大小的機場需要監控系統、報警系統、門禁系統、網絡傳輸系統和管理平台等多個(子)系統的複雜協作。但現實不是這樣,韓偉鐘介紹說,如今各大機場安防系統基本都是分期建設,各個安防子系統基本是各自為政。包括視訊系統、門禁系統、報警系統、卡口系統、停車場系統等系統形成一個個資訊孤島,管理者需要登入多個系統進行操作,系統之間無法進行應急關聯。

2、去年國家頒布了《反恐法》規定了在機場中視訊監控系統的要求,即視訊監控高清化1080P、無盲點、存儲90天。目前國内在14年之前建設完成的機場,CCTV系統基本都還是以模拟系統為主,這些視訊無法滿足《反恐法》的要求,對發生事件後的錄像追查,智能化分析都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3、機場的各種區域,包括碼頭區,停車場,辦公區,貨運區,前台區,飛行區,機庫,周邊地區等,每個都是垂直管理系統。由于這些區域的特殊性、人員和貨物大量進出的複雜性,控制風險的因素太多。

而針對以上三個問題,大華機場解決方案将多功能高清監控錄影機與基于深度學習的AI相結合,可以分析大資料以達到目标,無論是飛機、汽車還是人臉。

對于飛機這類目标,主要包括飛行區的全景顯示:由于前端相機CPU性能的提高,目前全景顯示技術已經從昂貴的背景伺服器拼接進化到成本效益較高的前端相機全景拼接,安裝施工簡單,拼接效果好,如果安裝在機場塔台可以鳥瞰機場全景。

對于人員這類目标,主要包括個體智能應用(人臉識别)和群體智能應用(行為分析)。人臉識别主要用于安檢通道、登機口、VIP候機廳等重點區域,大華在和機場公安的對接中已經成功實作安檢系統對接公安重點人員庫,任何嫌疑人敢于在機場區域出現,都會立即觸發警報;行為分析主要用于航站樓出入口(人數統計)、值機櫃台(排隊長度分析)、隔離區商鋪(客流分析)、登機口(人員聚集)等應用,主要應用于對事件的預防和安保人員的調配。

對于車輛這類目标,大華采用一體式錄影機來捕獲和識别通路機場的包括非法、被盜、黑名單、犯罪相關的車輛。另外通過整體布局可以實作對于車輛的全局管控:從機場高架的車輛抓拍,到機場航站樓到達層、出發層的違章停車抓拍,再到機場停車場的車位引導反向尋車,大華可以将社會車輛進出機場的軌迹進行完整還原,定位到具體停車位。結合機場航班系統、機場公安車管所系統還可以定位到車主資訊、航班資訊等。

雷鋒網了解到,目前大華的産品已經深入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南京祿口機場、西安鹹陽機場、武漢天河機場、廣州白雲機場等;另外在一些支線機場,大華的機場整體解決方案也得以落地:如敦煌莫高窟機場、山東臨沂機場等,包含陸側道路的車輛抓拍系統、前端相機、存儲系統、報警門禁、監控中心解碼大屏、綜合安防管理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計劃在二期落地熱成像、全景拼接等智能化視訊應用。

在這裡,他重點介紹了一下熱成像相機在機場中的應用。他表示,大華機場解決方案還照顧了機場周邊地區。由于該區域基本沒有光亮,必須使用如熱成像錄影機等特殊裝置,以保障所述區域的安全。

熱成像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包括PTZ功能,遠端監控(可以檢測到8.8公裡内的車輛),長距離變焦,雙目鏡(光學和熱成像鏡頭),智能化(可以檢測入侵)等。與目前市場上的備用周邊保護裝置相比,如振動光纖傳感器和紅外光束傳感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少的誤報,同時直接提供視訊進行驗證。

項目能成功落地實屬不易。這位解決方案經理感慨道,除了技術本身,在項目落地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很多問題,目前在機場相關方案的招标過程中,甲方提到比較多的需求主要包括三點:

1、機場統一安防管理平台,能整合各個安防系統,統一排程管理; 2、視訊智能化在航站樓中的應用(人數統計、人臉識别、人員聚集、排隊檢測等);視訊智能化在飛行區的應用(飛行區全景顯示、飛機起降跟蹤等); 3、機場模拟監控系統改造需求(應對反恐法要求,模拟高清化改造)。

在他看來,這些需求在以往很難做到,除非用人眼去看,人工操作;但随着AI的出現,目前都可以很好解決。比如人證對比,之前需要安檢人員通過肉眼去确認,通過AI技術可以進一步增加精準度;在AI出現之前,一般都是發生事件以後,AOC、TOC控制中心再去下達指令進行應急預案操作;現在AI技術成熟後,可以在事件發生前就進行預警,例如值機櫃台、安檢口發生人員聚集情況,會産生報警資訊,從業人員通過對報警資訊的預判,采取臨時加開視窗通道、配置安保人員去現場處理等措施,防範于未然。

談到興起,韓偉鐘還和向雷鋒網介紹了目前甲方對于AI産品的态度。他表示,甲方對于智能化一開始還比較保守,主要因為之前相關技術不成熟就随便落地,包括在機場員工通道設人臉門禁,通過刷臉進出,但是現場應用後發現員工需要正面對着門禁識别,周圍光線影響很大,經常識别失敗後再刷卡才能通過,效果大打折扣。

“但目前人臉識别技術已經到了新層面,識别不需要主動配合式,隻需通過安裝在通道上的人臉識别監控相機就可以識别、比對,效率提升明顯。”他補充說道。

方案商衆多,大華如何取勝?

後續,這位解決方案經理表示,目前機場智能化方案提供商衆多,如何在其中脫穎而出非常重要。

如今大華憑借在行業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在處理視訊編碼、解碼、算法上有自己核心技術;除此之外,大華還積極與NVIDIA,Genetec,Milestone,Avigilon,AXXON,ISS等優秀公司合作,為大華機場解決方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未來,大華還将繼續投資于民航視訊監控解決方案領域的尖端技術研發,可確定無論是前端IPC還是後端NVR能都無縫整合,為機場建立健全的安全系統。

本文作者:張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