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主要内容:少女李玩(張雪迎飾演)上國中,父母離異,父親再婚又生了個弟弟。李玩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有一次在學校,李玩被父親當着班主任掐脖子強求換興趣班,事後父親又為讨李玩高興送來一隻小狗。李玩将狗取名“愛因斯坦”,不料丢失。繼母提議買條一樣的冒牌狗,全家口徑一緻認定是丢失的狗被找回來的,李玩明知道不是卻不得不接受。直到弟弟打狗惹惱繼母,繼母歇斯底裡的指令父親把冒牌狗送去狗肉火鍋店。

李玩實體競賽第一名被保送重點高中,成為父親和家人的驕傲,在慶祝餐桌上被父親要求和父親的生意夥伴喝酒,還被迫吃了狗肉。

電影結尾,當李玩在街頭偶遇真的丢失的“愛因斯坦”,她沒有相認,而是選擇了獨自離開。

導演:曹保平

豆瓣評分:8.3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以下影評:

本篇英文名叫《愛因斯坦與愛因斯坦》,我認為前一個是指那條丢失的狗,後一個是指可以比随意替代和傷害的十三歲的青春期女孩,泛指任何一個中國式聽話教育下的過着狗B日子的少男少女。而中文名《狗十三》,十三式女孩李玩的年齡,是童年與少年的分水嶺,是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或掙紮或湮滅的關口,是拼命掙脫後卻發現翅膀已斷的悄悄哭泣的小孩,是狗一樣被随意處置的沒有尊嚴和自我的十三歲,是狗B青春裡那些被愛污名的時光。

青春沒有不殘酷的,現實沒有不冷漠的,家長沒有不霸道的,小狗沒有不可愛的。

一個青春期的女孩,被父親當着老師的面掐脖子強求改興趣班的女孩,一個被再婚後的父親和養育了小嬰兒的繼母排斥在小家庭之外的女孩,跟着爺爺奶奶生活,與小狗子互相取暖。孤獨不孤獨,生活都要過。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十三歲,已經有男生送文胸了嗎?我有點後知後覺了,回想我自己十三歲的時候,初二?

我上初二的時候不喜歡同齡男生,喜歡劉德華郭富城什麼的,交往的話,交往了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哥,拉手都不敢,隻是寫詩,散步,爬山。

狗呢,我上國小的時候住在村裡,院子大,養過幾次小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村裡組織打狗,我為了保護狗不肯上學去。終于有一天,媽媽帶我去村東頭親戚家吃酒席,回來的時候狗變成了狗皮和狗肉,絞殺。狗肉,我一口沒吃,摸了摸狗皮,立即渾身起疹子,很多天沒好,從那之後,我再也沒有養過狗,我不能再心碎一次。

劇中李玩的小狗“愛因斯坦”丢了,她滿街去找,我能了解她的難過。其實,每個大人都是從小孩子時候過來的,他們怎麼會不懂小孩子的心?隻是他們的位置變了,懶得懂了,還是呵斥和決定更簡單。

我問我自己,有沒有變成我當初讨厭的樣子?應該有吧,當我逼問孩子考試成績的時候,當我送走孩子喜歡的龍貓一家的時候。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為了找狗,李玩推倒了爺爺,然後關在房間裡聽搖滾樂。親爹粗陋,繼母疏離,親媽不露面,這樣的青春,不得不迷惘。

尋狗啟示到處貼到處發,失去的拼盡一切也想找回來。什麼時候我才知道人間的事也有無能為力呢?就是我領着弟弟去接爸爸下班,走到半路,爸爸迎面走來,把公文包遞給我,順手抱起了弟弟。

繼母買回一條狗冒牌狗,冒充丢失的那條“愛因斯坦”,給李玩找個替代,但愛是不可替代的。家裡所有人卻都一口咬定指鹿為馬,所有人沆瀣一氣自欺欺人,這多像孩子身處的世界,任你再清亮的眼睛,也要滴出血來。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喝酒的?差不多也是初高中吧,午飯有時喝一瓶啤酒。那時候,我最盼望長大,長大了就有能力遠遠的離開家離開父母,去沒有人認識的地方,去自由呼吸自由生活。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奶奶出去找狗,在外面迷路到深夜。

李玩十三歲,還在挨打,挨耳光。這不算虐待,是萬千家庭萬千孩子都在普遍經曆的尋常事。我挨打挨到高中畢業,大學畢業後已經到中學當老師,有一次回家忘了為什麼,還被母親甩一巴掌,抓爛了脖子,疤痕永遠留在那裡,留在二十歲的青春裡。但母親是無意識的,她習以為常,和萬千母親一樣。我問我自己,會不會也成為那樣的母親?

冒牌狗被拉出去遛彎,一切冒似風平浪靜了。

直到一隻鳥飛進教室,被老師一下子用書打死,然後全班繼續讀課文。

那被打死的鳥,不是生命,是破壞秩序的。如果不是鳥,是人,或許不會被打死,但一樣必須被扼殺,直到徹底順從徹底服從。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英語考試九十五分,難得的和父親之間輕松愉快相處,也不是沒有愛,是愛本身就非唾手可得。也在心裡稍微有了些許溫暖陽光和父親的時候,得知,有了弟弟。

給弟弟過生日,衆星捧月。爺爺奶奶,爸爸,也都被分走了。這種心情,我能了解。

每個有弟弟的姐姐都了解。

跟父親和繼母帶弟弟去酒局,向猥瑣中老年男敬酒,聽中老年男子吹牛逼,扯淡,說廢話,浪費時間。錯過了與父親約定好的參觀天文展覽。

失信的人理直氣壯,等待的人一場空歡,這是叫成長嗎?我記得我初三畢業的時候,我爸說如果我考上本校高中,就獎勵我一把吉他,等我考上了,他再也不提了。給弟弟買了一輛六百塊錢的山地自行車。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弟弟打破了奶奶的頭,爸爸說,娃小懂啥呢?

弟弟打狗,狗叫。李玩安慰狗,安慰自己狗一樣惶恐且無助的心。

在繼母的要求下,狗被父親送去火鍋店。

再次找狗的李玩,比上一次還絕望。這樣的成長,是你我都曾經曆過的。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李玩的英語演講比賽,因為父親的到來而緊張。我從來沒有緊張過,我不屑。

那些說愛你的人,愛的是他們期待中的你。不是原本的你。

況且,還有根本就不愛的。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那隻冒牌狗沒有進狗肉鍋,去了流浪狗救助中心,自己絕食死掉了。

父親說:“不然咱們再買一隻,找個一樣的。”

是的,在大人的世界裡,愛的對象也是可以有替代品的,老婆死了再娶一個,感覺不親,再生一個。死了一個,再換一個,重要的是生活繼續,喝酒繼續,吹牛逼繼續。

我爸也帶我去過很多次酒局,但他不是做生意的,犯不着看人臉色,我也從來沒跟大人喝過酒,他們不配。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李玩實體競賽獲獎保送重點高中,父親帶全家宴請生意夥伴,紅燒狗肉上桌,一家子各懷心事。李玩喝了酒,吃了狗肉,曾經天真柔軟的心,在這一刻結束了。傻逼的大人,會一直傻逼下去。然後許多小孩子長大了,有一些也變成了傻逼。沒有和解,無須和解。

永不,和解。

我發誓,永遠不會讓我的孩子置身于那樣的困境,絕不。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

片尾,街頭偶遇丢失的狗“愛因斯坦”,李玩說不是。因為那個為狗會哭的女孩離開了。現在的這個女孩是可以陪爸爸的客戶喝酒吃狗肉的保送重點高中的另一個,李玩。

哭,你便獨自哭。

我們都是這樣,獨自哭着來到這世界,然後流盡最後一滴淚,離開。

影評《狗十三》,殘酷青春裡被禁锢的靈魂,掙脫束縛時翅膀已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