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anson Robotics首席科學家:五年内機器人可能和人類一樣聰明 期待中國産生颠覆性想法

9月8日,二十國集團(G20)智慧創新論壇暨2017全球創新者大會(下稱創新者大會)在深圳市洲際酒店召開。該大會是2016年杭州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峰會)提出的“G20智慧(SMART)創新倡議”的後續活動,旨在推動企業界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合作,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受邀參加了本次大會。

在創新者大會上,全球最先進的表情機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的首席科學家Ben Goertzel表示,其對機器人的興趣來自于70年代他看到的電影《星際迷航》中的智能機器人,80年代起,Ben在讀博士的時候開始研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相比起他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現在的人工智能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對于機器人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Ben和Han在接受采訪中)

Ben認為,人類不是跑得最快的、跳得最高的,但是卻是最具有想象力的和最具有執行力的。人工智能可以用成本效益更高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它們的智能程度更高,更有想象力,它們的智力像人一樣但做像人一樣的機器人并不是AI的最終目的,在未來我們可以用人工智能幫我們實作更多的智能,有更多的系統。我們需要克服非常多的挑戰,才能将它的智能提升到卓越的程度,可以比人更聰明。同時他也認為,人工智能不應該受到限制。

這也是Ben Goertzel發明了機器人Han的原因。Han是Hanson Robotics制造的一系清單情機器人之一,2016年4月在香港環球資源電子展上初次亮相,Han 的“皮膚”下有 40 個動作點,能讓它能作出非常細微流暢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相比Hanson Robotics今年推出的女性機器人Sophia,Han的個性設定更為咄咄逼人,并曾有過“機器人的目标是代替人類接管世界”的言論。在之後與“小度”的對話中,Han稱在30年内,機器一定會取代人類。

(在創新者大會上,Han和百度機器人“小度”同台)

“人工智能和人類都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說我們也不能到處飛,我們也不能去海外,我們隻能看到它,看到它的眼神,看到它到底在想什麼,但是人體功能是非常有限的。”Ben Goertzel說。

Ben還稱,像這樣一個機器人其實是一個使用者的界面,它相當于一個公開的集合,它的語音網絡能夠和人進行互動,它的大腦是能夠存儲科學資料的,比人拿到的資料都要快,并且可以從照相機裡面擷取資料。是以它的功能是比人能看的功能更多的,而且可以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可以看一下世界的狀況。

Hanson Robotics成立于2003年,其機器人擁有豐富表情的奧秘是專有的專利技術:可以模仿真正的人體肌肉和皮膚的納米技術皮膚“Frubber”, 可以使得機器人展示高品質的表達和互動性,模拟人性面部特征和表達。2014年,Hanson Robotics将其總部從美國搬遷至香港沙田。

Hanson Robotics的使命是利用人們負擔得起的高智能機器人進行教學、服務和娛樂,與人類建立更親密的關系,以此來大幅改善人類的日常生活。在演講後,Ben向雷鋒網表示,未來五年内機器人就可能和人類一樣聰明,類似的類人機器人将會逐漸應用于如酒店前台、博物館講解、老人陪護、教育及醫療教育訓練等領域。

“人工智能在中國的商業領域運用得比較廣泛,但目前在中國,我還沒有看到關于人工智能革命性的想法出現。是以我很期待在未來的5到10年,在中國能出現關于人工智能颠覆性的想法。”Ben說。

本文作者:岑大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