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地寶藏(3)|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東方巨龍的漂流——“四川來的東西,回到四川去”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鐘雨恒 視訊編導 關天舜

1965年夏,北京。

在一次展覽會上,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看到一個長22米、高3.5米的龐然大物。一旁的從業人員小聲地告訴他:“這是恐龍化石。”

“什麼是恐龍?”作為享譽中外、見多識廣的文學家與曆史學家,郭沫若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稀罕物”。

蜀地寶藏(3)|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東方巨龍的漂流——“四川來的東西,回到四川去”

1965年5月,合川馬門溪龍化石介紹展覽會在北京舉行。

53年後,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郭沫若當年的題名字迹仍然清晰可見——合川馬門溪龍。6個大字,向人們訴說着古生物學界裡一項程碑式的發現。

合川馬門溪龍,是世界已知的恐龍化石中脖頸最長的蜥腳類恐龍化石,也是亞洲迄今為止發現的完整恐龍最大的。如果它在地上行走時把脖子伸直,能輕而易舉地把頭伸進普通3層樓房的窗戶。它的複制模型曾在世界各國展出,轟動了古生物化石界。

但令人奇怪的是,直到現在也沒能找到合川馬門溪龍的頭骨。

随着研究人員的一一離世,合川馬門溪龍的身上已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塵埃,我們隻能從珍貴的文獻資料中尋覓“侏羅紀身影”。

它來自哪裡?死亡前經曆了什麼?為什麼沒有頭骨?

蜀地寶藏(3)|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東方巨龍的漂流——“四川來的東西,回到四川去”

1965年,郭沫若在北京為合川馬門溪龍題字。

幾經周折,安家成都

1957年4月,重慶市原合川縣太和鄉鼓樓山。幾個身影,在陡峭的山坡上疾行。

由于地質特殊,整座鼓樓山被一片紫紅色砂岩覆寫。在這片紫紅色的岩層中,一塊突出來的白色“石頭”顯得格格不入。

被“石頭”吸引的其中一人,停下腳步,拿起地質錘,試探性地敲了幾下。不料石塊堅硬無比,沒有任何反應。

一行人意識到,這可能是動物化石,便上報了當時的四川省博物館。

經過發掘隊一個多月的清理,方才看清這塊“石頭”的完整面貌,竟然是一具呈斜“U”形排列的恐龍骸骨。

令人奇怪的是,恐龍的頭骨卻沒有。

蜀地寶藏(3)|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東方巨龍的漂流——“四川來的東西,回到四川去”

合川馬門溪龍的頭骨至今沒有找到,圖為與之接近的盤足龍類頭骨。

從業人員繼續組織民工往深處打了一個兩米多深的大洞,仍然一無所獲。

它為何屍首分離?至今沒有定論。

出土後的化石,被暫時安放在重慶市博物館。

由于缺乏古生物化石研究方面的專家,這個生活在侏羅紀世紀晚期的“大家夥”在40個箱子裡待了整整5年。

那個年代,不論是交通、通信,還是技術,都不發達。盡管人們知道它的科研價值,卻始終無法将其複原。

1962年初冬,經多次協商,四川省博物館最後同意将恐龍化石移交給成都地質學院(今成都理工大學)陳列館。

後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楊鐘健聽聞這一消息,親自成立研究小組,将化石帶到北京,正式以馬門溪為屬名,合川龍為種名,為其命名為“合川馬門溪龍”。

然而,争議随之而來:如此珍貴難得的恐龍化石,由誰來收藏?

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就連遠在上海、天津等地的博物館,都躍躍欲試。

成都地質學院缺乏專業的研究團隊,處在競争劣勢。

眼看着巴蜀寶藏就要“流浪”異鄉,這時,中科院上司們的一席話讓成都地質學院徹底安了心:“四川來的東西,回到四川去。”

合川馬門溪龍,經曆了重慶→成都→北京→成都的旅程,最終正式“安家”在了成都。

蜀地寶藏(3)|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東方巨龍的漂流——“四川來的東西,回到四川去”

1964~1965年,合川馬門溪龍化石被研究者複原。

二次換頭,原版難尋

回到成都的合川馬門溪龍,不再是一個無頭巨龍。

在北京,研究者參考了美國的梁龍頭骨,給合川馬門溪龍安了一個頭,郭沫若看到的是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

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原辦公室主任王正新介紹,直到自貢發現馬門溪龍前,它的頭骨形狀一直是一個謎。

我們目前在博物館看到的合川馬門溪龍,是在2007年經過二次換頭後的樣子。

那麼,它的頭骨到底去哪裡了?

蜀地寶藏(3)|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東方巨龍的漂流——“四川來的東西,回到四川去”

1957年夏,合川馬門溪龍化石被發現時的完整模樣,呈U形。

王正新推測,恐龍的頭骨比起四肢的骨頭更加柔軟,容易被腐蝕,這可能是合川馬門溪龍化石無頭的原因之一。

合川馬門溪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距今約1.4億年。

它體形高大,從頭頂到尾端全長22米、高3.5米,估計活着的時候體重可達40-50噸。

合川馬門溪龍的最大特點是頸部長度近達10米,是長頸鹿的3倍,有“東方巨龍”的美譽。

王正新指出,合川馬門溪龍每天要吃掉200公斤食物,它一生中不斷地吃,不斷地長,這樣終身生長,才能達到如此巨大的體型。

如此巨大的史前生物,緣何被掩埋于此?

蜀地寶藏(3)|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東方巨龍的漂流——“四川來的東西,回到四川去”

1957年夏,合川馬門溪龍化石發掘現場。

“據後來的研究,合川馬門溪龍出土的鼓樓山一帶,在遠古時代是一片沼澤之地,氣候環境十分适合食草類恐龍生存。它死亡後被原地掩埋,沒有被水流沖走,是以除了頭骨不見外,儲存十分完好,極其珍貴。但是死亡原因,現在沒有辦法考證,也許是生态環境的變化導緻。畢竟恐龍滅絕的原因,至今還是未解之謎。”王正新說。

1972年,《合川馬門溪龍》著作出版,标志着我國恐龍學者對蜥腳類恐龍的科學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合川馬門溪龍的發現研究,是世界恐龍研究的一個裡程碑。

王正新回憶說,1980年代,阿聯酋籌建國家博物館,願以3000萬美元征集合川馬門溪龍化石,以作鎮館之寶,足可見它在世界範圍内的影響。

2009年《環球科學》雜志第10期公布中國1949年以來中國科學家取得的60項傑出成就,發現合川馬門溪龍事件入選,排在第五位。

眼下,好萊塢影片《侏羅紀世界2》正在熱播,把人們再次帶到那個奇異的時空。

在成都書香濃郁的高校博物館,前去參觀合川馬門溪龍的遊客卻寥寥無幾。

地鐵7号線理工大學站裡,有一副巨型馬賽克拼剪畫。畫上,一億多年的古巴蜀湖水草豐盛,天空澄淨,籠罩在一片藍色的悠遠夢境裡,一群馬門溪龍正安靜地栖息在那裡。

這也許是我們對這頭從史前“蘇醒”的東方巨龍,最美好的想象。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