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家家都會曬西瓜黃豆醬,儲備一冬天的醬菜。從醬缸裡盛出來一小碗,再把口封上,避免生蟲。盛出來的醬可以加點香油粘膜吃,可以加點面粉煎成餅吃,也可以伴着蔥花炒炒吃……很多種吃法。上中學住校的時候,經常用罐頭瓶裝一瓶,帶到學校吃一個禮拜。一直到上大學,工作,都特别喜歡從家裡帶老娘做的西瓜豆瓣醬。轉眼20年過去了,還有經常從老家發稿醬菜的習慣。哪曾想,就是這一小瓶醬,卻造福了一方人。

那是在五年前的一天,幾個同學聚會,聊到同學們都在做啥,就聊到了其中一個同學李小醬(化名)。說他現在不做裝修設計和裝修公司了,回老家和父母一起做西瓜醬了。這才記起來,上國中那會他家父母就做西瓜醬趕會賣。同學們都不明白,裝飾公司做了十幾年,為啥放棄回去做西瓜醬呢?
後來,幾個同學一起在老家聚會,就想着約上李小醬。同學們見面後,李小醬講出了他的想法,讓同學們都覺得大吃一驚。
原來,他是這樣做的!就在2011年,他把老家的西瓜醬設計了包裝,注冊了商标,并已經建成了一個規範的瓶裝西瓜醬生産線。2013年他用自己獨有的藝術天賦,設計了一整套泥塑雕像,惟妙惟肖的表現出了傳統西瓜醬制作的整個工藝流程。并在2014年申請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
并獲得了鄉政府,縣政府以及市政府的支援。給批了100多畝土地作為項目創業基地。很快,一個現代化,資訊化,科技化的醬菜生産基地就落成了。并在2015年擴增承包有機黃豆西瓜種植基地過萬畝。目前,已經是年銷售過億元,産品銷往全國各地的知名品牌,并解決了近200人的就業問題。成為了整個縣城的創業标兵機關,也是全縣帶領老百姓實行農企精準扶貧重點就業機關。周邊幾個村的老百姓都跟着一起奔小康了。
一個不起眼的産業,一瓶西瓜黃豆醬,帶着大家奔小康。在小編看來,這是一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村的土地資源,原材料資源,勞動力資源,加上城市的資金,技術,經驗,銷售管道等。形成真正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城市帶動農村的發展之路,全國人民一起奔小康。才是新農村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