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作者:浮世人物志

近幾年,人們熟知的央視名嘴不斷離開觀衆的視野。

李詠、趙忠祥去世,董卿宣布不再上春晚。

周濤、王小丫轉做幕後,央視“扛把子”隻剩下白岩松和水均益。

說起水均益,恐怕他是央視裡争議最大的主播之一。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抛棄”發妻,另娶小他十幾歲的記者,“逃離”伊拉克戰場......

但在家庭最困難的時候,水均益卻毅然扛起重擔,沒有抛棄家人。

白岩松曾言:“我見過的最重視親情的,唯獨水均益一人。”

要談及水均益令人争議的人生,不得不從他小時候開始講起。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1963年,水均益在甘肅蘭州一個書香世家出生,家人都是學霸。

父親水天明是大學教授,爺爺水梓是著名教育家,二哥在武漢當教授。

幾乎可以說,每個甘肅人談起教育,都繞不開這個名聲顯赫的家族。

不過,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一家人當年的生活過得十分艱難。

但母親十分疼愛老幺水均益,每個月都會偷偷給他買白糖吃。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隻不過作為家中頂梁柱的大哥水恒,日子過得并沒有那麼滋潤。

1957年,父親水天明因出身問題受到沖擊,家裡被輪番砸了個遍。

彼時9歲的大哥水恒經常被人無端毆打,有一次還打到頭部昏迷了三天。

時間一長,水恒便因為過度驚吓加之腦部損傷,智力受損嚴重。

水均益剛出生一年,水恒便去農村插隊,為的是不給家庭添負擔。

後來被配置設定到街道企業上班,“傻大個”水恒還經常被克扣工資。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水均益卻截然不同,他天資聰穎,高二時就已經被蘭州大學内定錄取。

實際上,水家有條不成文的祖訓——知識改變命運。

爺爺對家裡人常說:“水家的孩子,不讀書你要幹什麼?”

水均益從小在這種氛圍裡長大,也是以,17歲便進入了蘭州大學。

不過,他一直在内心覺得大哥水恒為自己和家庭付出太多了。

本來大哥也能讀大學,娶個好姑娘,但如今卻隻能在工廠打工,遭人嘲笑。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在上學前夕,父親水天明找來了水均益,問了他一個嚴肅的問題:

“孩子,要是你将來有能力,爸爸想讓你照顧大哥,你能答應我這個要求嗎?”

水均益是個重感情的人,話說到這,他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他向父親許諾,等将來有錢了,一定會贍養父母和大哥。

1980年父子倆在一個午後的談話,成了水均益一輩子的責任。

水均益始終将家庭放在第一位,不過後來一個謠言卻打破了這一切。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1984年,水均益從蘭州大學畢業,彼時的他精通三門外語,意氣風發。

由于能力突出,畢業後很快入職新華通訊社,擔任國際新聞記者。

在職8年間,他練就了一身播音主持的功底,文筆采訪自然不在話下。

1993年,水均益已經輾轉國際各地,對世界局勢有一定了解。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那一年,伊拉克戰争爆發,水均益骨子裡的文人豪邁立馬占據了内心。

他跑去辦公室向上司自薦,還說自己“死在戰場上也無所謂”。

新聞編輯部主任也頗為頭疼,隻得在滿員的名單上寫下水均益的名字。

2003年,水均益終于如願以償地進入了戰火連天的伊拉克。

沒想到僅過了兩三天,出于安全考慮,上級要求他必須撤離。

身在巴格達的水均益根本無法接受,氣得連聲罵娘。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他在伊拉克首都還曾和白岩松通話,兩人想了各種各樣的招:

“當時想過把護照丢了,還打算說自己被綁架,總之不能回去。”

當時水均益之是以那麼堅決,是因為同行鳳凰衛視仍在戰地采訪。

“回國是安全了,但是在同行和老百姓面前,我丢不起這人。”

雖然有外交部和央視的撤離要求,但水均益仍通過私人管道溜回了戰地。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白岩松在這期間也積極為他争取,換來了水均益在巴格達做報道的機會。

但十多天後戰事一度激化,水均益方才被人強行“押”回了中國。

在當時那個資訊閉塞的年代,人們壓根都不知道水均益為何突然回國。

彼時鳳凰衛視女記者闾丘露薇還留在戰地,于是,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斥責水均益。

“逃兵”、“廢物”、“連闾丘露薇一個女人都比不上,算什麼男人?!”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水均益對此十分委屈,但也隻能默默将話藏在心底。

直到2010年,白岩松在《幸福了嗎》才首次将這一實情披露。

後來談及這件事,水均益隻是說事情都過去了,沒什麼談的必要。

水均益就這樣獨自背負了十三年的罵名。

直到現在,一些不明真相的老一輩提起水均益,還罵他是“逃兵”。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1991年,水均益正在伊拉克首都前線做海灣戰争的報道。

彼時他結識了同在一線參與報道的記者王君。

兩人惺惺相惜,在戰火紛飛的巴格達萌生了愛情的種子。

當年冬天,兩人在北京領證,兩年後,大女兒水亦詩出生。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原本,一家三口應該過上幸福圓滿的生活。

但水均益在讀大學之前許下的承諾卻又回到他的面前。

贍養家庭和大哥,這是水均益答應父親的承諾。

2004年7月,父親突發心梗,在蘭州總醫院用呼吸機維持着生命。

待到兒子趕回醫院時,父親水天明又說起多年前的那個承諾。

水均益流着眼淚,說道:“隻要有我吃的,不會餓着大哥。”

說完,水天明帶着微笑與世長辭,老母親和大哥後來被接回了北京。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盡孝道是為人子弟應該做的,但水均益也得面對現實問題——錢不夠。

他在北京租了一套兩房間,讓大哥和母親單獨居住。

母親年邁,大哥水恒又有智力障礙,水均益還得請人去照顧家人。

這樣一來,每月開銷翻了一倍,自己的家庭也難以顧及。

水均益的妻子王君也為“多出來”的兩口人東奔西跑,心态幾乎奔潰。

王君忍了三年,最終還是撐不住,和水均益和平分手。

大哥水恒也十分愧疚,每天都在自責,是自己害了弟弟這段婚姻。

水均益沒有責備大哥,反倒時常安慰他,兄弟倆的心結也慢慢打開。

2007年,水均益認識小他13歲的記者楊迪,兩人很快墜入愛河。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在這期間,楊迪主動為患有癫痫的大哥喂藥,擦掉吐出來的白沫。

水均益沒有說話,但在心底已經定下了要娶楊迪的心。

2010年,水均益和楊迪結婚,兩人經常手牽手步行去央視上班。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隻不過在外人看來,水均益卻成了抛棄發妻的“渣男”。

有人質疑水均益,說他之是以離婚,是金屋藏嬌,人品低劣。

但其實真相如何,從水亦詩接受采訪所說的一段話便可以看得出。

她說道:“爸媽離婚其實另有隐情,我也尊重他們的選擇。”

隻不過水均益從未提過這些事,他更喜歡把往事藏在風中。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後來,水均益終于熬出了頭,家庭幸福安穩。

女兒水亦詩不辱家風,考上中國傳媒大學,還精通多國語言。

妻子楊迪誕下龍鳳胎,取名為水亦佐和水亦佑。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前兩年孩子過生日,水均益還特地發微網誌感慨:“夫複何求”。

母親安度晚年,最後幾年的日子也過得極為安穩。

而大哥雖然一輩子單身,但也衣食無憂。

如今57歲的水均益,已經退居二線,不過仍會參加一些重要采訪。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雖然當年那個大帥哥已經不再年輕,但他依舊活力十足。

在日本采訪期間,他還發微網誌稱:“自己還能再幹個十年。”

希望水均益,能夠一直這麼充滿幹勁地活下去。

被傳逃離戰場、抛棄發妻,水均益背負罵名13年,白岩松為他喊冤

作者:白子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