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苦也不會讓兒子住校”,白岩松:住校帶給孩子的傷害,真的大

如今的父母總是想方設法給予孩子最好的一切,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他們更是會煞費苦心,希望為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學習。這時就會涉及學校的性質問題,究竟應不應該讓孩子住校,成為了很多家長糾結的事情。

白岩松是大陸的著名主持人,大家都知道他的業務能力非常過硬,主持的節目深得民心。但未必知道白岩松的家庭情況,他有一個學霸兒子,在他的培養下,孩子從小到大都非常優秀。

“再苦也不會讓兒子住校”,白岩松:住校帶給孩子的傷害,真的大

在對話白岩松欄目中,主持人和他聊起了關于孩子的問題,其中的一個問題便是,會不會讓兒子選擇住校?

對于這個問題,白岩松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說道。也許是覺得回答的力度還不夠,他随後又補充了一句,打死我也不會讓孩子住校。

白岩松和妻子的工作都很忙,但即便如此,他也表示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會把孩子送去寄宿學校。也許這就是人生吧,對此白岩松看得很平淡,但态度卻尤為堅定。

“再苦也不會讓兒子住校”,白岩松:住校帶給孩子的傷害,真的大

為什麼有的父母不願意讓孩子住校?

1、導緻孩子失去安全感

在以前,孩子都是在成年上大學之後才會過集體的住校生活。但是現在有很多私立中學都會有寄宿制,而恰恰有很多家長平時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生活,是以雙方一拍即合,寄宿學校有了很大的市場。

但對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因為他們的年齡比較小,是以對父母還是會有一定的依賴性。如果過早地讓孩子住校,那麼他們未必能夠很好地适應集體生活,很容易導緻性格變得孤僻,更重要的是導緻安全感的缺失。

“再苦也不會讓兒子住校”,白岩松:住校帶給孩子的傷害,真的大

2、擔心孩子遭受校園暴力

如今校園霸淩事件層出不窮,而且越來越低齡化。當孩子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住校時,很有可能被學校裡的其他同學欺負,因為年齡等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孩子都隻能選擇默默忍受。

畢竟這是父母不在他們身邊,而他們又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保護自己,是以無法尋找最合适的途徑解決問題。最終隻能導緻自己成為最大的受害者,甚至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再苦也不會讓兒子住校”,白岩松:住校帶給孩子的傷害,真的大

3、導緻親子關系有隔閡

在大學之前,孩子住校生活基本上和父母都是在同一城市的,這會讓他們難以了解,為什麼明明家就在旁邊,可偏偏父母要把他們放到學校裡學習生活呢?為什麼自己不能回家呢?

也許父母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但現實情況卻是他們花了更多的錢,卻根本得不到孩子的了解。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孩子心生怨恨,進而導緻他們和父母的關系漸行漸遠,甚至過早地出現叛逆期。

“再苦也不會讓兒子住校”,白岩松:住校帶給孩子的傷害,真的大

尤其是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孩子,更不适合過早地過住校生活。是以家長應該綜合各方面因素衡量,即便要把孩子送去住校,也要征得孩子真正的同意,否則隻會适得其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