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總理因為疾病纏身不幸去世,他的摯友宋慶齡女士得知噩耗後,痛哭了好幾天,精神狀态才勉強穩定了下來。
那時候,宋慶齡女士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糕,身邊人都勸她安心靜養,但她還是決定,要去追悼會現場,跟老朋友好好告别。
參加追悼會時,宋慶齡女士突然神色大變,最後中途憤怒離場,這是為何呢?宋慶齡女士之是以憤然離場,是因為有人悄悄議論說,她是總理那邊的人。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宋慶齡女士跟周總理确實有着非常深厚的革命情誼。早在黃埔軍校舉辦時,兩人就因為孫中山先生的安排,有了在一起工作的機會。
兩人初次見面,卓越不凡的周總理,就給宋慶齡女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多年以後,宋慶齡女士回憶說,周總理那時候很年輕,但是他多才多藝,是一個旗幟鮮明且立場堅定的革命上司。
兩人認識後,因為志趣相投,經常聚在一起暢談革命理想。不知不覺,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說的親密好友。
有一次,周總理因為工作的緣故,需要在黃埔軍校舉辦一個演講,他思來想去,最後找到了學識淵博的宋慶齡。
在周總理的熱情邀請下,宋慶齡女士來到黃埔軍校,以嘉賓的身份,為學員們進行了更加深入的革命教育。她的優秀演講,不僅為這次活動,增添了與衆不同的色彩,也讓學生們有了更大的革命熱情。
北伐戰争爆發後,周總理和宋慶齡女士密切合作,積極幫助前線的戰士。為争取更大的戰争優勢,宋慶齡四處奔波,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籌建了一個北伐傷兵救助紅十字會。
宋慶齡女士籌建這個援助組織的時候,周總理給她提供了很多建議,幫助她解決了很多棘手的問題。
孫中山先生不幸去世後,蔣介石因為野心膨脹,公然背叛革命。當時,很多人以為,宋慶齡女士會因為妻姐的身份,站到蔣介石那邊,結果深明大義的宋慶齡,非但沒有幫助蔣介石,反而公開斥責了他的種種錯誤。
為了讓宋慶齡女士回心轉意,蔣介石多次對她威逼利誘,甚至還試圖派人對她進行暗殺。因為蔣介石的迫害,宋慶齡女士輾轉離開祖國,去了蘇聯避難。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蓄謀已久的日本侵略者,如同豺狼一樣,發瘋似地闖入中國。
手握大權的蔣介石,本應該帶人積極反抗日軍,結果非但沒有抗擊侵略者,反而加大了對紅軍的“圍剿”力度。
萬幸的是,紅軍沒有被蔣介石手下的國軍擊潰,在毛主席等黨組織上司的指揮下,紅軍克服千難萬險赢得長征勝利,成功地保住了革命的火種。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已經回到祖國的宋慶齡,因為上海淪陷被迫逃到了香港地區。
那時候,蔣介石仍在惡意針對宋慶齡女士,但她沒有害怕和屈服,一直竭盡全力地幫助黨組織,為大家的抗戰提供幫助。
在宋慶齡女士的影響下,大量華僑慷慨解囊,給前線的抗戰士兵,提供了寶貴的物資,為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很多有利條件。
香港地區淪陷時,周總理為保護宋慶齡女士,親自派人到香港迎接,護送她去了重慶。
安頓好後,宋慶齡女士繼續為抗戰奔波,為後續的鬥争,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周總理雖說一直挂念着宋慶齡女士,但是他并沒有過去看望。他的工作太忙了,根本抽不出時間,隻能通過書信,跟宋慶齡女士保持聯系。
解放戰争時期,宋慶齡女士旗幟鮮明,一如既往地支援黨組織,為解放軍的全面勝利提供了很多幫助。
開國大典舉行前,毛主席和周總理一緻認為,宋慶齡女士是個貢獻卓越的功臣,有必要邀請她到北平,讓她親自見證曆史。
那時候,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工作都特别繁重,是以邀請宋慶齡女士的重任,落到了周總理夫人鄧穎超女士的身上。
鄧穎超和宋慶齡都是巾帼不讓須眉的奇女子,兩人在戰争時期就有過幾次密切的合作,讓她負責這份工作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鄧穎超拿着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筆信,見到宋慶齡女士後,真誠地向她發出邀請,希望她能到北平一趟。宋慶齡對此頗為感動,含淚答應了這份誠摯的邀請。
後來,宋慶齡女士因為曆史貢獻極大,成為了國家的名譽主席。一心為國為民的宋慶齡女士,為回報組織的信賴,主動負責了很多工作。
建國初期,整個國家百廢待興,跟其他國家的關系,也比較微妙。為了讓更多的國家,認識已經煥然一新的中國,周總理決定創辦一份英文雜志,幫助國家進行國際宣傳。
抗日戰争時期,宋慶齡因為需要獲得國際支援,創辦過一份英文雜志,周總理知道她有相關經驗,親自找她談話。
在周總理和宋慶齡女士的密切合作下,《中國建設》英文版本雜志順利誕生,向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遞中國人民的真實情況,為中國的後續發展,創造了很多有利條件。
因為一直忙于工作的緣故,周總理積勞成疾,最終因癌症不幸去世,享年78歲。
周總理的不幸離去,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身為摯友的宋慶齡女士,更是接連哭了好幾天,才勉強恢複平靜。
因為身體比較虛弱,宋慶齡女士參加周總理葬禮時,帶着兩名養女去了追悼會現場,讓她們幫忙攙扶自己,結果有人在背後議論說,她帶了兩個不相幹的人。
聽到這話時,宋慶齡女士立刻就生氣了,因為不想影響大局,她努力控制了自己的情緒,沒有直接表現出來。
幾天後,追悼會正式舉行,有人偷摸議論說,她是總理幫的人。一聽這話,宋慶齡女士立刻怒了,周總理這麼多年以來,一直為國家殚精竭慮,絕不應該被人惡意揣測。
憤怒不已的宋慶齡女士,直接離開了追悼會現場。不久之後,有幾位幹部追過來問她原因,宋慶齡女士解釋來龍去脈後,嚴肅地表示,如果再有人說周總理的閑話,她就直接辭職回上海養老。
幾位幹部一聽這話立刻慌了,趕緊跟宋慶齡女士保證,一定會嚴肅處理此事,絕不姑息任何壞人。
在幾位幹部的耐心勸說下,宋慶齡女士放棄了辭職的打算,又為國家無私奉獻了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