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色“迹”憶·根脈山東(七)丨少将張玉華記憶裡的雷神廟血戰

作者:大衆網

編者按:作為革命老區的山東,這片紅色熱土不僅鑄就了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更是孕育了一代代的紅色基因傳承人,從王盡美等中共一大代表,到人民公仆焦裕祿、孔繁森,再到時代楷模朱彥夫、李登海等,根基深厚的紅色精神讓紅色文化之樹根深葉茂。

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大衆網·海報新聞推出《紅色“迹”憶·根脈山東》專題策劃,讓我們一起穿越百年,對話曆史和現在,共同見證信仰之火的熊熊不息、紅色基因的血脈相承、紅色精神的磅礴之力!

紅色“迹”憶·根脈山東(七)丨少将張玉華記憶裡的雷神廟血戰

2015年“9·3”勝利日大閱兵上,一個老人以一個标準軍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2016年農曆猴年春晚《将軍與士兵》獨幕喜劇最後,還是這位老人坐在輪椅上被攙扶着站起來,面向全場莊嚴敬軍禮震撼人心。這位老人就是張玉華,為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奮戰一生的英雄少将,心系人民并投身公益的“中國好人”。

張玉華,山東省文登縣人(現威海市文登區),1916年出生。縣立第一國小畢業後,16歲考入榮成師範,畢業後國小任教4年。193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64年晉升少将,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他戎馬半生、屢立戰功,參與的激烈戰鬥不勝枚舉,雷神廟之戰便是他投身革命中遭遇的第一場惡戰。

1937年“七七事變”後,統治山東的國民黨軍閥韓複榘不戰而逃。1938年2月3日,日軍海軍陸戰隊在煙台登陸,5日,日軍便首先占領了牟平城。為了打擊日寇的嚣張氣焰,2月13日,中共膠東特委書記、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員理琪,率三軍一大隊一舉解放了牟平城。

攻克牟平縣城後,大部隊押着俘虜向南轉移,理琪等上司同志在城南雷神廟開會,時任第三軍一大隊一中隊指導員的張玉華也在其中。剛到雷神廟不久,天空就響起了隆隆的飛機引擎聲。“飛機飛得很低很慢,但既不投擲炸彈,也不對地面掃射,而是反複盤旋。理琪戰鬥經驗豐富,一見到敵人飛機飛得這麼怪,立刻低聲說:‘不好,這是敵人在偵查,我們趕緊開會!’”張玉華回憶說。

很快,一大群日本兵圍了上來,裡三層外三層将雷神廟圍得水洩不通。那時,一大隊組建僅50多天,20多人的隊伍,配備的武器多半是大刀長矛,槍支也不過10來杆。而日軍百餘人的海軍陸戰隊不但久經戰場,裝備更是“武裝到牙齒”。

中午12時,一場血戰,就此拉開序幕。

“我們的一個神槍手埋伏在南大門内側,一槍就撂倒了敵人的機槍手,氣勢洶洶的鬼子上來就吃了大虧,以為廟裡有我軍的大部隊和重武器,停了足足10分鐘,才發動第二輪沖鋒。”回想起戰鬥程序,張玉華記憶猶新,“這一次交火,我們占據地形優勢,在沒有浪費彈藥的情況下,又把鬼子打退了。”

下午2時許,理琪在院内往返指揮,不料,日軍一排子彈突然打來,理琪腹部連中三彈,當即倒在血泊之中。張玉華和戰士們連忙将理琪擡到雷神廟的後花園,暫時避開敵人的火力。“理琪雖然身負重傷,但依舊強忍着劇痛,鼓舞着大家。”回憶起人生中難忘的這一幕,張玉華的聲音中依舊帶着痛苦和激動:“他一次次用虛弱的聲音提醒我們,節省子彈,守住廟門,堅持到黃昏,趁夜幕突圍。”

敵人是狡猾而兇殘的,在幾次強攻未果後,他們向廟内投擲燃燒彈,廟内頓時燃起熊熊大火,連南大廳都燒塌了;而火力更是愈來愈猛,東廂外窗上的一塊面積僅0.8平方米的鐵皮雨搭闆,被打穿了138個彈孔,廟内現存的石碑、石礎上,也是遍體鱗傷,滿身彈痕。然而,面對近乎絕境的戰鬥形勢,面對着指揮員、戰友的負傷和犧牲,戰士們無比的悲痛和憤怒,化成複仇的子彈射向敵人,打退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敵人死傷慘重,卻始終未能踏進廟院一步。

戰鬥進行了5個小時後,天色逐漸暗了下來,一大隊的手榴彈已經打光,子彈也所剩無幾。此時,雷神廟東南方向突然響起了槍聲,原來是先前商定一起攻打牟平城的國民黨軍張建勳部在遠處進行策應。日軍聽到槍聲,以為是大批援軍到來,不敢戀戰。指戰員們且戰且退,沖出日軍層層重圍,脫離了險境,至此,雷神廟戰鬥畫上句号。

雷神廟戰鬥打響了膠東抗戰的第一槍,三軍指戰員用少數人和武器打敗了日軍的圍攻,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大振我軍軍威,極大地鼓舞了膠東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

然而,在轉移的路上,身為膠東特委書記、“三軍”司令理琪卻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時年僅30歲。這令張玉華悲痛不已:“我親手把理琪從子彈橫飛的雷神廟背出來,聽着他激勵着戰士們的聲音,沒想到他沒能看到我們勝利的那一天,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存留在我的心中。”

紅色“迹”憶·根脈山東(七)丨少将張玉華記憶裡的雷神廟血戰

1986年離休後,張玉華并未滿足于卸甲歸田、頤養天年的生活,而是每月拿出大量工資收入做慈善,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2012年5月2日,張玉華多年來投身慈善的事迹被《人民日報》報道。張玉華本人,也被評為2012年中央電視台評選的“中國好人”。2017年9月10日淩晨2時37分張玉華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周歲。

(大衆網·海報新聞編輯孫昊 綜合人民網、齊魯網、水母網整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