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奇戰将張玉華逝世:從死人堆裡生還,一顆子彈終生留在體内

作者:兵說

作者:大少俠

傳奇戰将張玉華逝世:從死人堆裡生還,一顆子彈終生留在體内

圖: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張玉華老将軍乘老兵方陣車輛第一個通過主席台,用曾被日軍子彈打穿的右手敬禮,感動無數人。

老兵不死,隻是凋零。今天淩晨,101歲的老将軍張玉華安然走完了傳奇的一生。從抗日戰場到抗美援朝,老将軍參加戰鬥100多次,3次光榮負傷,一顆子彈至今還在體内。

張老去世前留下遺言:不搞遺體告别,不收禮款,并捐贈器官。早在10多年前,他就在《我的後事留言》交代:“遺款遺物如有剩餘,處理的原則,凡是公家的一律如數退還,需要賠償的則堅決按照制度規定辦;屬于借用的,無論公家的或者私人的一律物歸原主……并叮囑:我的後代,要永遠跟着共産黨走,否則不配做我的後代。”

(一)

沒有國破家亡,哪個兒郎上戰場。第一次與日軍短兵相接,國小老師出生的張玉華就表現得英勇無畏。

1938年2月,日軍占領煙台和牟平,并在牟平城建立了僞政權。中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趁敵人立足未穩迅速攻下牟平城。日軍得知攻城的隊伍撤到雷神廟,就帶着百餘人乘汽車趕來。

當時,我軍主力已押着俘虜轉移,雷神廟隻留有20多名幹部戰士。先是日機在上空盤旋,接着日軍汽車開到廟邊,50多個海軍陸戰隊員手持重機槍把雷神廟包圍起來,而且日本飛機一直在空中盤旋。手持雙槍的指導員張玉華氣不過,擡手就朝飛機打了5槍。聽說那架飛機墜毀在了煙台附近,日本人用牛車把墜機拖了回去。

傳奇戰将張玉華逝世:從死人堆裡生還,一顆子彈終生留在體内

圖:張玉華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将。說到當年在抗戰中并肩作戰的戰友時,張玉華心情突然沉重,“跟他們相比,我們這些老兵隻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沒有他們的犧牲,不會有我們的今天。

後來提及此事,在這次戰鬥中手指負傷的張玉華謙虛地說:“這架飛機到底是不是我打下來的,現在還說不準!”但是槍是可以打下飛機的。老将軍說,那個時候的飛機就是帆布的,裡面就幾根鋼管,飛行的高度不超過1000米且速度很慢,從哪個方向都可以用步槍打透機身。

1938年3月—5月,張玉華率領部隊連續四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日軍甚至動用了海、陸、空力量向我軍發起攻擊:600名陸軍從地面發起進攻,約100名海軍從艦上對我軍炮擊,4架敵軍飛機向我軍俯沖掃射。戰鬥中,一顆子彈穿過了張玉華大腿,戰鬥結束後,他住了一個月的醫院。

1940年孫祖戰鬥中。擔任教導員的張玉華所在的三營于九子峰擔任阻擊任務,先後打退敵人9次沖鋒,取得打死打傷日僞軍300餘人的戰績。徐向前司令員的嘉獎,徐司令親自下令獎給三營9挺機槍和7000多發子彈。戰鬥中,一發子彈從右腋下打進鑽進腹部,被戰友從死人堆裡背回,這顆子彈至今還留在張玉華将軍的體内。

(二)

靠打日本由指導員升任118師政委,張玉華參加海南島戰役。

由于1949年10月三野攻擊金門失利、11月攻擊登步島失利的陰影,加上當時四野從長白山打到海南島,新中國已經成立了,别的部隊都在轉業複員,幹部到地方當鄉長、鎮長,回去結婚、生孩子、過日子,這支部隊還在打仗,很可能要犧牲在黎明時刻,最後一撥兒倒下的很可能是他們。

張玉華所在的40軍軍長韓先楚卻“一意孤行”:沒有按照上級要求傳達,把推遲作戰訓示壓在軍裡,要求部隊依然照原定的3月底前完成作戰準備,并上報軍委作戰需求“我們意見,以購買登陸艇為好,争取買100艘,有可能則買200艘,每艘平均20萬港元,共4000萬港元”。

傳奇戰将張玉華逝世:從死人堆裡生還,一顆子彈終生留在體内

圖:解放海南島。如果當時在朝戰爆發前不能拿下海南島,美軍極有可能會割斷瓊州海峽。

毛主席要求,海南島作戰要吸取教訓,第一撥兒登島部隊軍指揮班子必須上去。40軍決定118師組織一個加強團偷渡。118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跟着韓先楚第一波上島。

面對極有可能的犧牲,師長鄧嶽、政委張玉華一再鼓例大家,克服強烈的畏懼渡海作戰情緒。所在師創造了第一個先鋒營和第一個加強團登島,用木船打敵軍艦的戰績。5月1日,海南島全境解放。6月25日,朝戰爆發,第七艦隊隔斷海峽。

(三)

從長白山打到海南島,再從解放海南島到抗美援朝。張玉華在118師政委崗位經曆了槍林彈雨。

張玉華清楚記得那一天,“1950年10月19日傍晚,我118師從營地出發,踏上入朝的征途。這時,彭總乘坐的吉普車,在鴨綠江上超越我師的先頭部隊,風馳電掣般出國。”

傳奇戰将張玉華逝世:從死人堆裡生還,一顆子彈終生留在體内

圖: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大部隊公開出征前,40軍已秘密進入戰鬥一線。

為了保密,電台一律關閉,都是按照預先的指令進發,哪天到什麼地方駐紮。經過5夜的行軍,118師抵達大榆洞溝口便接到任務:“40軍是先頭部隊,要打頭陣。出國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風!”

25日早上,南韓軍隊的一個加強營進入了兩水洞地區,伏擊部隊當即發起攻擊,猛打猛沖,打的敵人暈頭轉向,僅兩個小時就将其全殲,共斃傷俘敵486人,繳獲火炮12門,汽車38輛,各種槍163支(挺),還生擒了美軍顧問賴勒思。”後來,黨中央決定把兩水洞戰鬥的這一天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這一天雖然不是志願軍出國的日期,但它是中國志願軍出國作戰的第一仗。

張玉華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以猛打、猛沖、猛追、猛插的“四猛戰術”令敵人聞風喪膽。118師創造穿插戰術第一次運用,便殲敵2798人,俘美軍267人,成為俘虜敵人最多的一次。此後,志司把穿插戰術大力推廣,才有了經典的松骨峰步兵穿插戰鬥。

(本号原創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