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清平樂》書王德由主簿扇
溪回沙淺,紅杏都開遍。
鸂鶒不知春水暖,猶傍垂楊春岸。
片帆千裡輕船,行人想見欹眠。
誰似先生高舉,一行白鹭青天。
簡注:
王德由主簿,生平未詳。鸂鶒,音西翅,水鳥名,又稱紫鴛鴦。蘇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鴨先知。一行句,杜甫《絕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散繹:
小溪清淺岸有沙,曲曲又彎彎,
小溪沿岸春光好,紅杏花開遍。
幾對鴛鴦意悠閑,綠楊樹邊站。
似乎不知春水暖,猶自怯春寒。
片帆悠悠行千裡,君去何時還。
想見先生無憂煩,艙中倚枕眠。
世間誰能似先生,高翔江海間。
如同一行白鹭飛,翩翩上青天。
品讀:
據吳企明《辛棄疾詞校箋》,此詞作于嘉泰三年(1203)赴召之前。
這首詞是一首題畫詞,題于王德由主簿的扇面之上。全詞純用白描手法,再現畫面景象:岸邊,鴛鴦傍柳;沙灘,紅杏盛開,這是近景。遠景則是片帆輕舟,因舟遠人小,故雲“想見”。天上,白鹭翩翩,飛上青天。
扇面設色得宜,層次分明,布局合理。詞人的情思,全在畫景的描繪中透出。“誰似先生高舉”一句,起點題作用。說明詞人很欣賞這幅畫的逸緻,也很欣賞這位王德由先生的品格高潔。
今人顧随《稼軒詞說》曰:題中注明是書王主簿扇,恐是席上匆匆送王罷官歸去之作。前片寫景,皆泛語,淺語,然過片“片帆千裡輕船,行人想見欹眠”,情緻已自可念;至“誰似先生高舉,一行白鹭青天”,高情遠緻,不厲不佻,脫塵俗,透世網,說高舉便真是高舉。“一行白鹭”之用杜詩,其孰不知之?今删一“上”字,便覺渾然而靈,寂然而動,蓋辛詞中情緻之高妙,無加于此詞者。如此而詞中情緻,可以敵詩中之神韻,而苦水(顧随自稱)之夙願,亦可以稍釋矣。
附圖九幅,江西上饒今日風光,辛棄疾詞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