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清平乐》书王德由主簿扇
溪回沙浅,红杏都开遍。
鸂鶒不知春水暖,犹傍垂杨春岸。
片帆千里轻船,行人想见欹眠。
谁似先生高举,一行白鹭青天。
简注:
王德由主簿,生平未详。鸂鶒,音西翅,水鸟名,又称紫鸳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行句,杜甫《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散绎:
小溪清浅岸有沙,曲曲又弯弯,
小溪沿岸春光好,红杏花开遍。
几对鸳鸯意悠闲,绿杨树边站。
似乎不知春水暖,犹自怯春寒。
片帆悠悠行千里,君去何时还。
想见先生无忧烦,舱中倚枕眠。
世间谁能似先生,高翔江海间。
如同一行白鹭飞,翩翩上青天。
品读:
据吴企明《辛弃疾词校笺》,此词作于嘉泰三年(1203)赴召之前。
这首词是一首题画词,题于王德由主簿的扇面之上。全词纯用白描手法,再现画面景象:岸边,鸳鸯傍柳;沙滩,红杏盛开,这是近景。远景则是片帆轻舟,因舟远人小,故云“想见”。天上,白鹭翩翩,飞上青天。
扇面设色得宜,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词人的情思,全在画景的描绘中透出。“谁似先生高举”一句,起点题作用。说明词人很欣赏这幅画的逸致,也很欣赏这位王德由先生的品格高洁。
今人顾随《稼轩词说》曰:题中注明是书王主簿扇,恐是席上匆匆送王罢官归去之作。前片写景,皆泛语,浅语,然过片“片帆千里轻船,行人想见欹眠”,情致已自可念;至“谁似先生高举,一行白鹭青天”,高情远致,不厉不佻,脱尘俗,透世网,说高举便真是高举。“一行白鹭”之用杜诗,其孰不知之?今删一“上”字,便觉浑然而灵,寂然而动,盖辛词中情致之高妙,无加于此词者。如此而词中情致,可以敌诗中之神韵,而苦水(顾随自称)之夙愿,亦可以稍释矣。
附图九幅,江西上饶今日风光,辛弃疾词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