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景泰縣八道泉韓美林希望國小

作者:壽山石

景泰縣八道泉韓美林希望國小是一所農村六年級制完全國小,始建于1974年3月。原名官草學校,距離縣城以西5公裡,由原寺灘公社搬遷至獵虎山村和常豐村村民集資修建。1980年2月更名為八道泉獵虎山國小。

在首任校長王萬秀和獵虎山村委會上司的帶領下。全體村民集資出力,在獵虎山村西北依山修建,校舍及其簡陋。當時學校設有國中部和國小部,學生123名,9個教師,7個教學班。辦學條件非常艱難。

1978年6月,第二任校長魏祖元和全體教師積極配合村委會,組織村民出工出力,捐資捐物,在村子前面溢流堰傍邊蓋起了土木結構校舍3棟,學校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同時學校國中部師生撤并到八道泉中學,學校教學條件得到了改善。1989年學校積極争取上級資金,在校長王智堂的帶領下建立磚木結構教室2棟,宿舍和辦公用房2棟,建築面積549平方米。新修了大門和院牆。合并常豐國小,學校規模不斷增加,學校有學生240名左右,設7個教學班,教師9名。學校已成為一所六年制完全國小。

2002年,由于學生人數增加,校舍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校長缪占忠帶領全體教師,積極争取上級資金,組織村民捐資捐物,協同村幹部争取校園建設用地6000平方米,建立教學用房2棟、辦公用房和其他生活用房一棟,新修了大門和院牆。同時學校學校進行了綠化和美化,綠化面積達到了2600平方米。新增建築面積366平方米。積極争取中歐項目和中英項目教育訓練教師,新添多種教學裝置和教學儀器,在校長缪占忠的帶領下,學校狠抓教育教學,“五認真”教學落到了實處。同時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這一時期,在校長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教育教學品質不斷提高,得到了社會的好評,家長的認可。

2004年,學校學生人數劇增,校舍顯得極為緊張。全國政協委員、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捐款20萬元,縣委縣政府配套資金10萬元,建立教學用房3棟,撤除危房2棟,硬化了校園。同時新添圖書3000冊,配備了電腦電視、音體美器材。進一步美化和綠化了校園環境,新增校園文化長廊,學校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學校更名為景泰縣八道泉韓美林希望國小,沿用至今。

2013年校長彭克龍和全體教師,積極争取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資金,修建了學校食堂,師生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2016年以來,校長陶興兵帶領全體教師,圍繞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認真落實教研教改,積極推進高效課堂,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着手學前教育的發展,新添幼兒教學器材,改善幼兒生活條件,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了極大友善。

縱觀學校曆經近幾十年的艱辛努力和精心治理。已經形成了“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校訓:“求新、求實、求精、求活”的校風:“身正、學高、敬業、奉獻”的教風;“樂學、勤學、博學、美學”的學風。正如陶興兵校長對學校的寄語:“韓美林希望國小是育人的肥沃土地,是托起教師心中的理想,韓美林希望國小是燦爛的天空,使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自由與陽光;韓美林希望國小是多彩的樂園,成為我們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享精彩人生的搖籃。”

四十餘年的風雨兼程,學校從破爛不堪的泥土房,到今天寬敞明亮、一年常青,三季有花,花團錦簇的磚瓦房。從成立之初不足123名學生的簡陋學校,發展到中期380名莘莘學子的大家庭。從毫無影響力、知名度的無名之輩到擁有“縣級校園文化示範校”、“市級文明校園”、白銀市“标準化學校”、白銀市“園林化學校” 、景泰縣“教育教學先進集體”等榮譽稱号。它從如不禁風的幼苗已逐漸茁壯成長。

學校先後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王文秀畢業于蘭州大學實體系,碩士研究所學生,現任職于嘉峪關某研究所;張舜祖畢業于蘭州大學實體系,蘭大博士,現任職于甯夏大學;王亞萍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工程專業,碩士研究所學生,現就職于北京某研究院;王霞元畢業于西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所學生,現就職于武威涼州區職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