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1965年10月的一天,在辦公室中的毛主席對着一張地圖圈圈畫畫許久,沉思片刻,忽然撥出去一個電話:“恩來,我有要事和你商量。”。

周總理聽他語氣嚴肅,料定是十分要緊的事情,他半刻不敢耽擱,急匆匆趕到毛主席的辦公室。

此時毛主席已在辦公室中等候多時。周總理到了之後,他立刻屏退身邊所有的從業人員,并讓自己的警衛守在門口,對周總理說道:“我有一件十分重要的計劃,事關重大,想要問一下你的意見。”

周總理見毛主席神色嚴肅,也絲毫不敢馬虎,他們這次秘密會議隻進行了半個小時。會議結束之後,周總理就急匆匆地離開了。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不久之後,重慶一偏遠小鎮就在地圖上沒了名字,在毛主席的一聲指令下,6萬人也奔赴小鎮,不久之後就銷聲匿迹。毛主席和周總理這半個小時都說了什麼?這6萬人究竟去了哪裡呢?

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之後,美國就将核武器的矛頭對準了中國和北韓,企圖再次朝中國和北韓投下原子彈。

但是礙于同樣擁有核武器的蘇聯的威脅,美國最終隻能放棄這個打算。遭遇到美國核彈威脅的中國人民意識到,落後就要挨打。中國要想真正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就必須使自己強大起來。

在1956年的政治會議上和1958年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毛主席明确表示:“我們要想不被人欺負,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武器!”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在毛主席的訓示下,相關部門立刻開始着手準備這件事。研制核彈的隊伍很快就成立了。蘇聯支援的專家也很快就帶着資料,來到中國幫助一起研制核彈。

在核彈試驗基地按照蘇聯專家的意見修建完成之後,他們卻遲遲不願意将研制核彈的經驗“傾囊相授”,鄧稼先每次前去詢問都會碰一鼻子灰。

不久之後,因為中蘇關系惡化,蘇聯專家迅速撤走,并帶走了相關的資料。他們還十分居高臨下地嘲諷道:“就憑你們現在的技術,想要成功研制原子彈簡直是癡心妄想,就算給你們二十年也造不出原子彈!”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後來,随着中蘇關系的不斷惡化,兩國之間不斷的發生沖突,蘇聯甚至想要動用核武器,對中國進行轟炸。

與蘇聯關系決裂之後,這也就意味着中國将要與兩個實力雄厚的大國對抗,這在國際局勢上對于中國是十分不利的。

面對美國和蘇聯的威脅,毛主席決定不借助任何幫助,自己研制原子彈,并将這份工程命名為“五九六工程”。

随後的五年時間,核彈研制小組的所有人都告别家人,在中國的戈壁上隐姓埋名,廢寝忘食地研制原子彈。

1964年8月2日,毛主席考慮到中國的大部分經濟命脈以及軍事設施都在沿海地區,一旦有别的國家進犯,将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是以1965年原子彈研制成功之後,毛主席考慮再三,決定在中國大後方建立一個核工廠,為随時可能發生的戰争做準備。

1965年10月,毛主席在計劃好這件事情之後,當即打電話叫來周總理,并将周圍的從業人員全部屏退。周總理看毛主席如此謹慎的樣子,便明白了這件事的重要性。

毛主席還指令警衛在門口守着,禁止任何人進入。確定周圍沒有别人之後,毛主席向周總理說道:“恩來,現在的局勢對我們很不利,我有一個計劃,我們可以在後方建設一個核工廠,到時候打起仗來,也好有準備。”

周總理認真思考片刻,問道:“我認為可以,把核工廠建在我們的後方,可以及時支援。”

見周總理認同自己的計劃,毛主席随後将自己心中的計劃悉數告知,并十分嚴肅地說道:“這件事就交給你了,記住,這件事事關重大,一定不能告訴任何人!”

他們兩人在辦公室中就這件事商談了半個小時時間,才敲定這件事的具體細節。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周總理回去之後,就開始着手準備這項工程。他将這項工程命名為“816”工程,列為最進階别的軍事機密,并立即勒令相關部門到重慶進行實地探訪,尋找可以修建核工廠的地方。

與此同時,周總理專程從清華、哈工大等各大高校,以及各個部隊中尋找優秀的人才,經過層層的篩選,篩選出來6萬人組建成工程兵,并命名為“8342”部隊,随時待命,準備奔赴核工廠。在此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執行什麼樣的任務。

随後,經過相關部門多地考察、對比,最終将地點定在了重慶市涪陵白濤鎮。這個小鎮位于烏江邊上,毫不起眼,整個鎮上僅有幾千人,可以保證這項工程的保密性,同時烏江的水也能跟得上核反應堆所需要的水循環。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除此之外,這個小鎮的地勢複雜,山高林密,就算是在山林上空也很難發現隐藏其中的核工廠,隻要稍微放些煙霧,“敵人”很快就會迷失方向。

并且這個地方距離鄉鎮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如果考慮戰後的戰備工作,這個地點是再合适不過的。

1966年,一切準備妥當之後,中央軍委調派“8342”部隊擔任建設任務,當時為了保證這項機密不外洩,在周總理的訓示下,“白濤鎮”這個名字也被從中國的地圖上抹去。

而“8342”部隊的6萬多人在接受任務後,就毫不猶豫簽訂保密協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乘坐“專車”來到白濤鎮,從此消失在茫茫的群山中,所有人不知道他們的下落,就連逢年過節也幾乎沒有人回家。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816工程隧道

這群工程兵的任務十分艱巨,他們中有許多人原本都已經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為了祖國的發展重任,他們毅然決然背着行囊來到這片深山密林,為建設這項工程“抛頭顱灑熱血”。

他們沒有現代的機械,隻能憑借一些傳統工具在這片深山中一點一點地挖掘,施工起來十分困難。

久而久之,長期在地下工作的勞工們,因為缺少太陽光照,許多人的視力都出現了問題,還有許多人因為吸入粉塵得了矽肺病。在他們施工過程中,一共有76位年輕的工程兵倒在了修建核工廠的路上。

他們中最小的隻有18歲,最年長的也不超過30歲。他們去世之後,就被葬在了距離核工廠主洞不到一公裡的一碗水烈士陵園。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孟潔便是其中一位。他在18歲的時候,就懷揣着自己的一腔熱血投身到建設祖國的隊伍中,他曾在甘肅的戈壁上奮戰過,又跟随部隊到達白濤鎮,參與建設核工廠,在此過程中,年紀輕輕的他從來不喊苦不喊累,結果在他24歲的時候,倒在了816核工廠的洞中。

除此之外,核工廠中對于所有人的保密要求是十分嚴格。首先他們所有人能夠到達核工廠,都是經過組織千挑萬選出來的。但核工廠正式建立起來之後,就先立下了許多規矩,還将附近居住的村民全部安排走。

816核工廠對外的名稱是“國營建新化工機械廠”,通信位址也隻能寫“重慶市4513郵箱”。

當時不管資曆有多深,所有人進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保密。他們每個人都被發了一本帶有編号的筆記本,下班時所有的資料都要上交組織,禁止帶出基地。就連建設圖紙,他們也隻能各看各的,不能互相傳閱。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作為一群背負着國家命運的人,他們“有家不能回”,就連給家裡人寫信也要經過組織的再三檢查,在信中他們連自己的工作地點也不能提。

當時工廠在建的時候,有一對湖南的兄弟,一個在部隊中參與建設,一個在工廠中的房間工作,他們互通書信兩年,都隻告訴彼此自己是在參加三線建設,從來沒有透露過自己的工作地點,以及工作的具體内容。

直到有一天兄弟兩人在白濤的街頭相遇,他們才發現原來兩人一直都在同一個地方上班,“久别重逢”的兄弟兩人喜極而泣。

除了他們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為了建設祖國,将自己的全身心奉獻出來的人。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1984年,就在這片核工廠快要建成的時候,中央卻忽然下令停止修建。幾萬的工程兵随後也被解散。

當時洞内的建築基本上已經完成了85%,就連一些基礎設施大部分都已經修建完成,國家對這項工程的投資已經達到了7.4億人民币,隻需要一年時間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程,投入使用。中央忽然下達的停建指令令當時所有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疑惑不解。

而中國放棄之前在“816”工程上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原因的。

當時蘇聯在中國的邊境上集結了幾十萬的軍隊,對中國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威脅,中國處于孤立無援之境,還要抵抗印度不斷的騷擾,是以中國主要是為了抵抗随時有可能入侵的蘇聯,才開始着手建設這項十分堅固隐蔽的設施,以備不時之需。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而這一切都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之後,開始發生了轉變。自從抗美援朝戰争勝利之後,中國在國際上的聲望日益增高,美國也開始轉變對中國的态度,不斷向中國抛出橄榄枝。

尼克松就是在這樣的國際局勢下決定與中國“搞好關系”的。毛主席也認為當時新中國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便接受了美國的示好,接下來的十年時間,兩國聯系得越來越密切。

而美蘇冷戰此時已經處于十分激烈的階段,蘇聯在這場經濟競争中落于下風,并且還因為阿富汗問題,實力不如從前。是以對中國的威脅也就減小了許多。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給蘇聯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都在發展軍隊的現代化建設,軍事的發展已經不同于往日。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随着衛星的興起運用,固定的核武器已經失去了其優勢,發展新型的核武器才是當時最緊要的任務。而且建設“816”核工廠時,中國研制原子彈和氫彈的材料都十分稀少,後來随着中國工業化的發展,這些材料都不再緊缺,是以這也成為工廠停建一個十分重要原因。

最後就是因為中國逐漸轉移了建設的目标。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技術的成熟舉世矚目,蘇聯不敢再輕易叫嚷着“給中國點顔色看看”,在沒有了蘇聯的威脅之後,中國才開始将目标轉向經濟建設。

一直到2002年,這項地下的核工廠被公之于衆,這時,人們才知道,原來早在上世紀,有這麼多人都在默默地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不少人在得知這件事之後,心中不禁肅然起敬。

1965年毛主席周總理密談後,6萬人在一小鎮消失,37年後真相大白

“816”核工廠停建之後,就“軍轉民”改稱為建峰集團。2010年4月,“816”核工廠正式以旅遊景點的形式對外開放,這個洞總面積有10.4萬平方米,隧道、導洞等都有140多個,其中還有一條長達3公裡的暗河,修建工程之大令人驚歎。

在這項工程被改建成旅遊項目之後,不少曾經在這裡浴血奮戰過的老人都前來參觀看望。2014年,有一對老人也來到“816”,其中那位老爺爺是曾經參與建設的工程兵之一。在他從這裡離開之後,一直秉承着組織要求的保密精神,直到這片工程的秘密徹底被揭開,他才帶着自己的妻子重新回來看望。他看着這片自己曾經撒過多年汗水的地方,不禁熱淚盈眶。

後來這項工程還申請了世界工業文化遺産,建峰集團收集到的兩萬多個老兵的名字,以及躺在烈士陵園中的烈士們的名字,都會被刻在老兵紀念廣場上,供所有的人緬懷那段艱苦的歲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