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洪七公一生殺了二百三十一人,真能做到無一人冤殺嗎?或許真的能

作者:黃老邪說書

金庸先生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洪七公自述一生殺了二百三十一人,這些人個個都是惡徒,有貪官污吏,有土豪惡霸,也有負心薄幸之人。

按照洪七公所說,這些人都是他親自出手殺的,在殺之前,都會查出他們的惡行,收集證據,是以絕無一人冤殺。

有朋友好奇,二百三十一人,洪七公如何能确定就沒有冤殺一人?

咱們先看看,關于這一段,小說中是如何描述的。

洪七公一生殺了二百三十一人,真能做到無一人冤殺嗎?或許真的能

洪七公、裘千仞劇照

洪七公這句話,是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對裘千仞說的。因為當時他已經得知了裘千仞犯下的惡行,想殺了他,讓他成為那第二百三十二人。

洪七公道:“不錯。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幸之輩。我們丐幫查得清清楚楚,證據确實,一人查過,二人再查,決無冤枉,老叫化這才殺他。老叫化貪飲貪食,小事糊塗,可是生平從來沒錯殺過一個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新修版《射雕英雄傳》)

這一段特别強調了,洪七公在懲惡之前,丐幫都會查清楚那些人的惡行,收集證據,而且為了防止冤枉,都會派不同的人,多次查明,最後才由他親自動手。

以這樣的方式查明那些人的惡行,收集證據,雖然很費時間,但卻極為嚴謹。考慮到丐幫的情況與力量,以及對洪七公這個人的信服。

筆者個人認為,還真有可能做到無一人被冤枉。

首先,丐幫弟子遍布天下,少說也有幾萬到十幾萬人,他們收集資訊的能力,絕對是天下第一。如此大的力量,要查一些惡徒的罪行,收集證據,還是比較容易的。

洪七公一生殺了二百三十一人,真能做到無一人冤殺嗎?或許真的能

洪七公劇照

從這個過程來看,丐幫對這些事情非常看重,異常謹慎,生怕會冤枉了别人。不僅要派不同的人反複查明,最重要的是要收集确實的證據。

派不同的人去反複查明惡徒罪行,其實就是為了嚴謹,防止出錯,一來是為了防止出現纰漏,二來是為了防止丐幫内部有人報私仇。

而收集到确實的證據,則是為了防止冤殺,畢竟口說無憑,冤枉好人了可不好。有一句話叫做甯可錯殺,不可放過,而丐幫的做法,則是甯可錯過,不可冤殺。

當然,以丐幫的力量,基本是不可能錯過的。

其實丐幫的人基本都是忠義之士,偶爾會有些壞蛋,但這些壞蛋無一例外,最終都會在丐幫混不下去,或者直接被殺。比如《天龍八部》中的全冠清、《射雕英雄傳》中的彭長老、《倚天屠龍記》中的陳友諒。

丐幫人多勢衆,難免魚目混珠,不好管理,是以幫規極為嚴格。

比如,丐幫中人,必須濟人之急、行俠仗義,不能見死不救。

再比如,丐幫中人在外不能與人争執,惹是生非,更不能仗勢欺人,對不會武功的人動武。

總的來說,丐幫中大部分人都是好人,行俠仗義、保家衛國的忠義之士。這樣一群人,再加上如此嚴謹的過程,相信還是可以做到不冤枉一人的。

洪七公一生殺了二百三十一人,真能做到無一人冤殺嗎?或許真的能

彭長老劇照

當然,丐幫傳承了千年,且偶爾也會出現奸惡之徒,說他們從未冤枉過好人,那是不可能的。但要說洪七公殺的二百三十一人,無一人被冤殺,筆者還是比較認可的,主要是對洪七公這個人信服。

洪七公在金庸先生的筆下是正義的化身,絕不是草菅人命之人,是以他不可能會冤殺人。

洪七公是丐幫第十八代幫主,也是丐幫史上聲望最高的幫主之一。他武功高強,是江湖上數一數二的高手,曾參與過華山論劍,被稱為“北丐”。

實際上,洪七公雖然身居高位,在江湖上很有名望,但他出身很低,曾是金人的奴隸,是以他了解底層人士的疾苦,有一顆行俠仗義之心。

丘處機曾經評價四大宗師(四絕),認為隻有洪七公是真正的俠士,吾輩楷模,做人應當向他學習。大勝關英雄大會時,在沒有現身的情況下,洪七公被衆人推舉為武林盟主,可見他的影響力非一般人所能及。

在金庸先生筆下,洪七公就是正義的化身,一生正直,光明磊落,配上那“降龍十八掌”,就像是降龍羅漢轉世,到人間伸張正義。

事實上,在連載版《射雕英雄傳》中,“降龍十八掌”就是洪七公所創,筆者一直認為,他的原型就是濟公,看似糊塗、貪吃、貪喝,實則心裡跟明鏡似的,天生一顆慈悲心,一生遊戲人間,隻好打抱不平。

洪七公一生殺了二百三十一人,真能做到無一人冤殺嗎?或許真的能

從《射雕英雄傳》中出場,到《神雕俠侶》中逝世,洪七公沒有殺過一個人。不論是對梁子翁等王府高手,還是對歐陽鋒和裘千仞,亦或者是對藏邊五醜,他都沒有下過殺手,甚至還會出手相救。哪怕他動了殺心,要為民除害,最終也沒能下得去手。

而那二百三十一人,是洪七公以前殺的人,很多人因為這一點,就懷疑洪七公濫殺無辜、草菅人命,比“大魔頭”黃藥師還壞。

其實不然,身在江湖,殺幾個人是很正常的,而隻殺惡人,在那樣的環境下,其實是除惡揚善。

自洪七公出場後,他就再沒有殺過人,一直給人一種老好人的感覺,這很有可能是金庸先生有意為之,因為洪七公的形象不能是草菅人命之人。是以,那二百三十一人,應當無一人被冤殺。

(圖檔來源于網絡)

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