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炜:隻是感謝還不夠

文/宋炜

正在進行的“兩會”上,出現了一些詞語,如果細細品味,就會覺得很有意思。比如,感謝、歡迎、恥辱。對于在春節前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号販子,國家衛計委負責人感謝那位痛斥号販子的女孩;在談及如何淨化旅遊環境時,作為“天價魚”和“天價大蝦”的事件發生地,哈爾濱和青島市的上司對先是被坑,然後又将事捅到網上的遊客表達了感謝,進而表示歡迎繼續監督;近年來,奶粉、電飯鍋等日用品成為國人海外購的新寵,對此,一些國内相關企業的負責人認為,這是乳業、制造業的恥辱。作為管理者和從業者,能以這樣的态度來對待自己所管轄、所處的區域和領域内暴露出的問題,不易、不錯。

但站在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說,筆者認為光有感謝、歡迎、恥辱并不夠。無論是号販子的猖獗,還是熱點旅遊地區形形色色、層出不窮的宰客事件,再或者是制造業的疲軟,這些問題其實都是早已有之。是以,如何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做到刀下見菜更受人關注。就像海南省委書記在本次人大會議上在回答關于去年海南旅遊市場投訴大幅減少的原因時所說的那樣:“你坑遊客兩千,我罰你十萬,如果你再坑,我罰得更多,你敢欺客宰客,就讓你傾家蕩産。”就問題的解決來說,也許這樣“惡狠狠”的嚴查加重罰,比大度的感謝或歡迎更有效,比還是覺得恥辱甚至悲憤到難以名狀更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