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兩市早盤小幅低開,滬指早間弱勢震蕩,創業闆指沖高盤整。午後滬指小幅下行,失守3500點關口後跌幅擴大至1%,深成指、創指先後翻綠,兩市成交額連續11日破萬億。截至收盤,滬指跌1%,報3491.64點;深成指跌0.64%,報14462.62點;創指跌0.28%,報3352.75點。
今天兩大指數周五均以綠盤報收,滬指回吐周四的全部漲幅,創指則圍繞周四收盤點位震蕩,上下幅度不超0.65%。狼帥陳浩直言“這兩天應該市場在做短線築底活動”,那麼接下來四季度市場會有怎樣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們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政策方式?精選狼帥最新做客央廣内容與大家分享!

陳浩
這兩天市場應該在做短線築底活動,估計下周應該走得不錯,但是總體上依然是震蕩慢牛,别指望指數層面上就一飛沖天。從結構上來說,應該還是創業闆可能會重新走強,創業闆中走強的股票還是原先的那幾位,市場轉了一圈發現開新局不如走老路,是以最後四季度的思維方式可能是所有被摸過的股票重新摸一遍。
開新局不如走老路的原因從兩個層面說,第一個層面是基本面、賽道這方面能有的思維方式已經被挖掘殆盡了,就是說沒有什麼新的東西能夠激起大家的共識。市場好的股票就這麼多,頂多現在一部分是從已經有過一定的調整回撤裡面找一找、翻一翻、撿一撿。另外一個就是強者恒強,最典型的就是甯德時代,可能又被重新撿起來,覺得它好像還有什麼可以琢磨的地方。但是先表态,我沒有辦法為任何一個思維方式站台,隻能說四季度怎麼辦?高度分散,東方不亮西方亮,拿一個平均數就可以,是以基本上還是一種躺平戰法,不做太過度的努力,不積極地換股,隻要自己的股票不錯就可以繼續持有。
眼下資金處于一種尴尬的局面,首先大家必須是重倉,也沒辦法看空,是以指數沒有下跌空間,個股已經跌過了,是以大家必須得配置點什麼;配置的思路又是互相觀望,就是互相問問:你看好什麼?他看好什麼?……發現沒有什麼新的故事,于是就在已經摸過的股票重新摸一遍,基本上就是這樣。而且市場現在沒有太多的領軍人物,原先比較牛的人物今年的業績不太好,失去了一定的号召力,是以市場的資金就逐漸分散了,平均到各種大家認為有道理的事情上去了。
至于為何全重倉,都不敢看空?應該說2018年以來,指數并沒有走出雞犬升天的瘋牛市,是以整體的平均估值擡高的并不多,唯一高的就是茅台達到60倍市盈率,剩下大部分的股票的估值是可以接受的;還有整個資金尤其是北上資金,大家都看得見它們一路都在買買買,機構的整體資金存量又比較高。你說看空,得大家聯手賣出股票;但是經過這幾輪曾經短線、中線試圖高抛低吸的……最後都灰頭土臉,以至于現在大家又形成共識了,就是做指數波段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重要的還是在于拿哪隻股票做股東,這就是目前市場要做的事。
具體的配置政策現在讓我說,我也說不出,這是一個群體迷茫——原先的思路就是茅台鎮的這種,就是ROE越高越好,盤子越大越好;但是現在由于領頭的各種“茅”絕大多數都是處在絕對高位,大家心裡不踏實,是以就把這個标準放寬了。我現在也幫客戶選基金,監控重倉股的時候,我隻用一個原則:就是要在ROE和流通市值這個空間内分散配置,而不是集中在某一種風格上,那這樣的基金它的回撤小、痛點低,更容易讓持有人拿得住。現在的思路就是盡量分散一些,因為分散就可以把風險降低,甚至還有基金經理這樣跟我說,“原先我的任務是獲得收益,現在我們的任務是管理風險,可能接下來隻要把風險管好了,這碗飯就可以吃的很好。”是以現在隻有一個範圍,并沒有哪一個點更好的說法。
從追求獲得收益到追求管理風險,他們主要的操作首先是賽道分散,其次就是股票的财務品質也不追求某個名額的極端好,相當于做了一個局部的大組合的指數,但是又不可能都選,是以就照着選那麼幾十隻,這是普通的基金經理。
另外一部分就是量化基金經理,他們就比較誇張了,他們要拿150~300隻股票,據說這種基金反而業績更好。因為分散得更多,就不會中招,畢竟股市還是反映整體經濟的價值構成,整體經濟的優質部分每年的财富增長率是12%~18%之間,平均值是在這個範圍内,是以隻要拿下這個數值,就可以是一個不錯的基金經理,大家逐漸就不太努力了,這就是目前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