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葛麗亞·嘉遜 Greer Garson

葛麗亞·嘉遜(Greer Garson,1903年9月28日—1996年4月6日),出生于英國北愛爾蘭,英國影視女演員、制作人,畢業于倫敦大學 。

1939年進入好萊塢影視圈,憑借處女作品《萬世師表》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1940年與勞倫斯·奧利弗共同出演了喜劇影片《傲慢與偏見》獲全美電影評議會最佳演技獎 。1941年憑借出演劇情影片《落花飄零》獲得了奧斯卡獎提名。1942年與羅納德·考爾曼共同出演了愛情影片《鴛夢重溫》。同年憑借戰争影片《忠勇之家》獲得了第1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1943年憑借主演傳記影片《居裡夫人》又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 。 1944年憑借愛情影片《帕廷頓夫人》再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1945年憑借劇情影片《空谷芳草》第六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40年代連續五屆在美國十大賣座明星中榜上有名 。1955年一度退出影壇。1960年受聘出演的傳記影片《旭日東升》是她最後一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以及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1968年宣布息影。1979年她擔任了劇情影片《金色池塘》的聯合制片人。

1996年4月6日,葛麗亞·嘉遜因心髒病去世。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鴛夢重溫》是由梅爾文·勒羅伊執導,羅納德·考爾曼、葛麗亞·嘉遜主演的愛情片,于1942年12月17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波拉與失去記憶的查理斯相愛并結婚,當查理斯的記憶恢複以後,波拉以秘書的身份再次與查理斯相愛的故事。1943年,該片獲得第15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喬安娜·伍德沃德 Joanne Woodward

瓊安娜·伍華德(英語:Joanne Gignilliat Trimmier Woodward,1930年2月27日~),生于美國佐治亞州,童星出身的美國電影女演員、慈善家,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主之一,肯尼迪中心榮譽獎得主。

她與保羅·紐曼是全世界至今僅有的兩對都獲得過奧斯卡最佳主角獎的夫婦之一,而且這對奧斯卡影帝影後夫妻幾十年如一日相守相依相濡以沫的金婚也被視為是好萊塢的奇迹之一。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三面夏娃》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了一個深陷困惑的美國南方家庭主婦-夏娃,她承受着頭痛、情緒壓抑、健忘等病症的困擾。于是她尋求了精神病醫生的幫助,一開始醫生隻是給她正常的建議,但随着病情的惡化,醫生盧瑟使用了催眠療法,發現夏娃擁有多重人格,除了白天的樣子,還有獨立世故和野性的隐藏人性……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伊麗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美國女演員,從童星到貴婦,演藝生涯長達半個世紀。在倫敦出生,自幼習舞,1939年二戰爆發前傳回美國。10歲獲星探發掘,成為好萊塢童星。12歲主演《玉女神駒》引起轟動,片約不斷。1956年主演《嶽父大人》,屬于其青春期代表作。後以《戰國佳人》、《朱門巧婦》及《夏日癡魂》三度獲得奧斯卡提名,而1961年的《青樓豔妓》及1967年的《靈欲春宵》則讓她先後兩次榮獲奧斯卡影後。

伊麗莎白·泰勒号稱“好萊塢常青樹”和“世界頭号美人”。她曾有過8次婚姻,與她最喜歡的伴侶理查德·伯頓曾兩次走過紅地毯,她還在影片《埃及豔後》和《靈欲春宵》中兩度與他合作。1996年與第8任丈夫拉裡·福藤斯基離婚後一直未結婚。她說:我從危難中存活,是上帝恩賜我的奇迹,我必須把上帝賜我的愛,分享給更多人,包括愛情。《帝國》雜志稱“世界上最偉大女演員之一,但無疑是其中最美麗 ”。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埃及豔後》是由約瑟夫·L·曼凱維奇執導,伊麗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頓主演的劇情片。影片于1963年6月12日上映。該片講述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與凱撒聯姻,進而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帝國。凱撒被行刺後,她又将目标轉向大将軍馬克·安東尼,兩人産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貝蒂·戴維斯 Bette Davis

貝蒂·戴維斯(英文:Bette Davis,1908年4月5日 — 1989年10月6日),原名魯思·伊麗莎白·戴維斯(英文: Ruth Elizabeth Davis), 美國電影、電視和戲劇女演員,曾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飾演的角色形象多變,演出作品類型包括偵探劇、曆史劇和喜劇等等,其中以愛情劇最為觀衆肯定。

在百老彙音樂劇登台演出後不久,戴維斯于1930年搬到好萊塢居住,然而她早期為環球影業所拍攝的電影并不成功。1932年,她成為了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合約演員,拍攝了多部電影,廣受贊賞。1937年,她離開公司,尋求獨立發展,盡管在這場著名的官司中她敗訴,卻也是她演藝生涯中最成功階段的開始。1940年代末期,她已經是美國電影界頂尖的女演員之一。她的表演充滿激情,事事追求完美。為了能夠具體塑造角色而經常與制片人、導演和其他演員深入探讨,甚至發生争執,并經常被報道。她直率的個性、清脆的嗓音和叼着香煙的形象經常被效仿和挖苦;Bette Davis eyes是曲1980年代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冠軍歌,訴說貝蒂·戴維斯時而嬌媚,時而潑辣的非凡眼神演技,廣受美國人歡迎且已成為20世紀流行文化著名代表之一了。

戴維斯是好萊塢餐廳的合夥人之一,也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第一位擔任主席職位的女性。她是第一位得到10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演員,也是第一位獲得美國電影學會頒發的AFI終身成就獎的女演員。她的演藝生涯幾經起伏,演繹了超過100個電影、電視和戲劇角色。她一生結婚四次,其中守寡一次,離婚三次,并以單身母親的身分獨立撫養孩子。她的晚年疾病纏身,然而直至因乳腺癌複發去世不久前她還堅持表演。目前在AFI評出的最偉大銀幕傳奇女星排行榜上位列第二。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彗星美人》是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約瑟夫·L·曼凱維奇執導,貝蒂·戴維絲、安妮·巴克斯特等主演。該片講述了好萊塢舞台生活的内幕,以及一個心懷陰謀的女人是如何登上名利之巅的故事。1950年10月13日,影片在美國上映。1951年,該片獲得第23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等6項獎項,并獲得14項奧斯卡提名,創下單部電影獲得奧斯卡獎最多提名的紀錄。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瓊·克勞馥 Joan Crawford

瓊·克勞馥原名露西爾·費伊·勒·薩埃爾,出生前父母就離異了。16歲時她已經認識了三個父親,并從其中的一位得到了另一個名字比利·卡森。1915年他們全家住在堪薩斯市,克勞馥不得不為支付自己的學費在洗衣店打工、并作仆人,1923年,自幼愛好舞蹈的她赢得了一項業餘舞蹈比賽的冠軍,并藉此機會加入了合唱團,開始以舞蹈為業。1925年她前往好萊塢試運氣,被米高梅公司看中,簽下合約。她的第一部影片是《漂亮女士》,她在裡面扮演一個跳舞的小角色,在又拍了不少同類型的片後,公司覺得她很有發展潛力,為了給她起一個合适的名字,米高梅在雜志上刊登她的大幅照片,在全國範圍征集她的名字,最終定下了瓊·克勞馥這個名字。她的好運也随之到來,1928年的《我們跳舞的小女兒》大受好評,她直接跻身明星行列。

而随着有聲電影的興起,在一群默片明星們被淘汰掉的同時,克勞馥卻因為自己美妙的聲音而更加閃亮,她的第一部有聲片《野性難馴》即票房大賣,而1932年那部彙集了米高梅當時全部巨星的《大飯店》,更讓克勞馥從此成為一線明星。接下來她又出演了《命限今朝》(1933)、《火之女》(1939)等片。成為了票房保證,但進入四十年代之後,克勞馥意識到再待在米高梅隻會不斷地重複自己,于是在合約結束後來到了華納影視,事實證明她的這一決定是正确的,1945年的《欲海情魔》中她成功地诠釋了一個家庭主婦變成一個商場女強人的心路曆程,并以出色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1946年她拍了廣受贊譽的《銀海香魂》,1947又以《情天驚魂》再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52年的《驚懼驟起》又使她獲得了第三次奧斯卡提名。克勞馥共經曆四次婚姻,最後一位丈夫是百事可樂公司的總裁A.斯蒂勒。1959年他去世後,克勞馥繼承夫業成為公司女董事,從此把精力主要轉向了商業,可以說為五六十年代百事可樂的推廣立下了汗馬功勞。她最後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是1970年的電影《特拉格》,1977年5月10日她因癌症在紐約去世,享年73歲。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蘭閨驚變》是由羅伯特·奧爾德裡奇執導,貝蒂·戴維斯、瓊·克勞馥主演的驚悚片,于1962年10月2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Henry Farrell的小說,講述的是一對步入老年的姐妹因彼此的妒嫉而互相折磨的悲慘故事。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瑪麗蓮·夢露 Marilyn Monroe

瑪麗蓮·夢露,美國20世紀最着名的電影女演員之一。她動人的表演風格和正值盛年的隕落,成為影迷心中永遠的性感女神。1999年,夢露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六名。

1945年,當時還叫諾瑪·簡的夢露成為一名降落傘工廠的檢驗員。在一次偶然中,攝影師發現了她的外貌,希望将她的照片刊登出來用以鼓舞美軍。不久,她搬出了婆婆的家,并與一位模特兒經紀人簽約,後者引薦她與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簽訂第一份演出合約。首先是一部二流影片《Scudda Hoo! Scudda Hay!》中飾演一個哄動教堂的女孩,但是隻有一句台詞。之後她又扮演一個坐在賽艇上的女孩,但是大部分鏡頭都被删除,隻留下一個長鏡頭。

往後的幾年間,夢露的星途尚未有長足的進展。1948年12月31日,在一場晚會上,夢露邂逅了威廉·莫利斯事務所的合夥人約翰尼·海德,由于海德的極力推薦,瑪麗蓮演出了兩部成名作:《夜闌人未靜》和《彗星美人》。

1949年5月27日,攝影師湯姆·凱利為夢露拍攝了數張裸體照片,用以出版金色夢幻小姐月曆,後來,這些裸照被登在《花花公子》的創刊号上。據夢露在《我的故事》中的回憶,當初她這麼做完全是因為很窮。盡管當時還未有花花公子女郎的說法,但是夢露已經被公認為第一位花花公子女郎。

1951年下半年,福克斯公司确信夢露極具發展潛力,提供她在大銀幕的發展空間。到了1954年,夢露已經主演了《紳士愛美人》、《願嫁金龜婿》和《娛樂至上》等影片,成為當時最耀眼的女明星。但是她對達利·紮努克設計的美女角色感到乏味。于是她解除了合約,前往紐約藝人工作室(The Actor's Studio)學習演藝。她與攝影師密爾頓·格林合作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拍攝了大獲成功的《七年之癢》。然而在當時整個電影産業的發展過程中,夢露的事業也起伏不定。之後夢露拍攝的《遊龍戲鳳》就遭到了挫折。接下來她拍攝了喜劇片《巴士站》。

1962年5月,夢露在肯尼迪總統的生日晚宴上獻唱了《總統先生,生日快樂》。當晚她所穿的法國薄紗裙在之後被佳士得以創紀錄的130萬美金拍賣成功。夢露在即将完成《愛是妥協》一劇的時候,因為绯聞事件被福克斯公司再次解雇。此後夢露的生活較為黯淡。

1962年8月5日,夢露在洛杉矶布萊登木寓所的卧室内被發現已經去世,終年36歲,一代傳奇性感女星的人生從此劃上句号。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熱情如火 Some Like It Hot (1959),1930年代,動蕩的芝加哥時常被強盜集團騷擾。喬(托尼•柯蒂斯)和傑利(傑克•萊蒙)本是樂團成員,兩人因偶然目睹盜匪史巴克的手下在車庫内射殺告密者而被窮追不舍。走投無路之下,他們男扮女裝加入一女性樂團,并随該團來到邁阿密。

該團中有位名叫秀珈(瑪麗蓮•夢露)的異常美麗性感女郎,喬曉得她一心想釣有錢人時,便化身石油王的公子企圖得到她的芳心;另一面,傑利也對秀珈情有獨鐘,可是他卻得到一位不知他是男兒身的富翁的不斷糾纏,笑話疊生。不久,喬和傑利又遇史巴克一夥,隻得再次逃亡,場面更加逗笑。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珍妮特·利 Janet Leigh

年輕時的珍妮特·利身材窈窕,甜美動人,僅憑着這兩個條件,她在性感女星諾瑪謝拉的帶領下,于1947年和米高梅簽下了一紙合約。全無表演經驗的珍妮特·利,在大學主修音樂,她懵懵懂懂地進了好萊塢,在40年代後期飾演的都是一些青春洋溢的少女角色,還頗受到歡迎。51年與湯尼·柯蒂斯結婚以後,開始演一些較成熟的角色,漸漸地發揮了演戲潛能,尤其在奧遜威爾斯的《曆劫佳人》和希區柯克的《驚魂記》兩部影片中的演技令人激賞。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驚魂記》是環球宇宙公司出品的驚悚片,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安東尼·博金斯、珍妮特·利等主演。該片講述了瑪莉蓮在浴室中被精神分裂的狂人殺死,之後瑪莉蓮的姐姐和男友加入警方的調查,在逐漸偵查下終于揭露狂人殺人真相的故事。1960年6月16日,該片在美國上映。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格蕾絲·凱利 Grace Kelly

格蕾絲·凱利(Grace Kelly,1929年11月12日―1982年9月14日),出生于費城,美國影視演員。

1949年,格蕾絲畢業于美國戲劇藝術學院。1950年,格蕾絲出演了她的第一部電影《十四小時》。1952年,她作為女主角出演了《正午》。之後,她接連主演了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3部作品:1953年的《電話謀殺案》、1954年的《後窗》以及1955年的《捉賊記》。1955年,她憑借在《鄉下姑娘》的表演獲得第27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56年,格蕾絲·凱利與雷尼爾三世結婚,成為摩納哥王妃。

1982年9月14日,格蕾絲因車禍去世,享年52歲。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電話謀殺案》是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格蕾絲·凱利、雷·米蘭德等主演的驚悚片,于1954年5月29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弗雷德裡克·諾特的舞台劇改編,講述了湯尼發現妻子瑪戈有婚外情以後,決定以電話為信号殺害瑪戈的故事。1955年,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憑借該片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電影導演獎提名。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瓊·芳登 Joan Fontaine

瓊·芳登(Joan Fontaine,1917年11月21日—2013年12月15日),出生于日本東京,美國影視女演員。

1935年參演喬治·庫克執導的喜劇片《女士不多》初登熒幕。1937年因出演愛情喜劇《特色街道》,受到凱瑟琳·赫本的推薦逐漸出演主角。1940年與勞倫斯·奧利弗合作主演了希區柯克的愛情驚悚片《蝴蝶夢》并憑借該片首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1941年憑借在黑色懸疑片《深閨疑雲》中的演技獲得了第14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43年加入美國國籍後與奧遜·威爾斯搭檔主演了愛情片《簡·愛》;同年主演了劇情片《永恒的少女》并獲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1948年與路易斯·喬丹合作主演了馬克斯·奧菲爾斯執導的愛情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并參與了該片的制作。1952年與羅伯特·泰勒合作主演了愛情冒險片《劫後英雄傳》。1956年首次登上百老彙舞台出演舞台劇《茶與同情》 。1960年代出演了《冬獅》、《40克拉》等舞台作品。1978年出版個人自傳《No Bed of Roses》。1982年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1994年參加電視劇《好國王溫斯萊斯》的拍攝 。

2013年12月15日,瓊·芳登在美國加州卡梅爾的家中去世,享年96歲 。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蝴蝶夢》是塞爾茲尼克國際影片公司出品的懸疑片,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勞倫斯·奧利弗、瓊·芳登等主演。該片根據達夫妮·杜穆裡埃的懸疑小說《麗貝卡》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子嫁入豪門後,發現丈夫的前妻麗貝卡的陰魂籠罩在豪宅中;之後,麗貝卡的遺體被發現,一樁命案由此被揭開的故事。1940年3月28日,該片在美國上映。1941年,該片獲得第1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以及最佳攝影獎。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麗塔·海華斯 Rita Hayworth

麗塔·海華絲(Rita Hayworth,1918年10月17日—1987年5月14日),出生于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美籍西班牙裔舞者、影視演員 。

1935年,進入好萊塢影視圈出演一些舞者角色 。1939年,以霍華德·霍克斯的《唯有天使生雙翼》在好萊塢為人熟知。1941年《碧血黃沙》奠定了她性感迷人的銀幕形象 ;同年與弗雷德·阿斯泰爾合作了歌舞片《黃金夢》 。1942年,出演了喜劇片《曼哈坦故事》。在《生活雜志》刊登的照片供不應求,照片被登上了23家雜志的封面上成為被派到海外作戰的美國大兵最受歡迎的海報女郎 。1944年與吉恩·凱利搭檔的《封面女郎》創下賣座佳績 。1946年在黑色電影《吉爾達》中狂歌熱舞盡顯放蕩姿态,使她在美國被稱為“愛之女神”。1948年與丈夫奧遜·威爾斯出演的黑色電影《來自上海的女人》,是夫妻兩人唯一的合作 。1958年與黛博拉·蔻兒合作出演劇情片《鴛鴦譜》 。1961年,擔任制片人與雷克斯·哈裡森合作出演喜劇片《幸福的竊賊》。1964年,憑借劇情片《馬戲世界》中莉莉一角獲得了第22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

1987年5月14日,麗塔·海華絲因阿爾茨海默病在紐約去世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9位 。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上海小姐》是1947年上映,由奧遜·威爾斯執導,麗塔·海華斯主演的一部美國懸疑片。影片講述了麥克和班尼斯特太太伊爾莎第一次見面就互相被吸引,更何況麥克救了他一命;名律師班尼斯特先生是以将麥克留在身邊,但兩樁莫名的兇殺案卻使麥克背上殺人兇手的罪名。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瑪琳·黛德麗 Marlene Dietrich

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1901年12月27日—1992年5月6日),生于德國柏林,德裔美國演員兼歌手。

黛德麗是好萊塢二三十年代唯一可以與葛麗泰·嘉寶分庭抗禮的女明星。雖然沒有得到過奧斯卡獎,但其芳名在美國家喻戶曉。她曾經演唱過的英文版《莉莉瑪蓮》則成為了二戰中美、德雙方士兵的最喜愛的歌曲。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銀幕女影星第九名。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控方證人》是由美國聯美電影公司發行的驚悚劇情片,由比利·懷爾德執導,泰隆·鮑華、瑪琳·黛德麗、查爾斯·勞頓領銜主演。該片于1958年2月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原著改編,講述了英國刑辯律師為謀殺罪嫌疑人辯護的故事。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1915年8月29日—1982年8月29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爾摩,好萊塢電影演員,畢業于瑞典皇家戲劇學院。

1935年通過出演電影《Munkbrogreven》出道。1939年主演首部英語片《寒夜琴挑》。1942年因主演電影《卡薩布蘭卡》而成名。1945年憑借電影《瓦斯燈下》獲得第17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獎。1946年主演希區柯克執導的電影《美人計》。1949年赴意大利拍攝電影,與羅伯托·羅西裡尼陸續合作了《火山邊緣之戀》《一九五一年的歐洲》《遊覽意大利》等作品 。1957年憑借電影《真假公主》獲得第29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1973年,擔任第2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1975年憑借《東方快車謀殺案》獲得第47屆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獎 。1978年出演演藝生涯裡的最後一部電影《秋天奏鳴曲》,并以此片第7次入圍奧斯卡獎。

1982年8月29日,因乳腺癌病逝于英國倫敦。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4名。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卡薩布蘭卡》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愛情電影,由邁克爾·柯蒂斯執導,亨弗萊·鮑嘉、英格麗·褒曼、克勞德·雷恩斯、保羅·亨雷德等主演。該片于1942年11月26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商人裡克手持寶貴的通行證,反納粹人士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的到來使得裡克與伊爾莎的舊情複燃,兩人面對感情和政治的沖突難以抉擇的故事。

1944年該片在第16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獎項 。2007年,美國好萊塢編劇協會評選了史上“101部最偉大的電影劇本”,該片排名第一位 。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48年,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鐘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1953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因在舞台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争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患癌,病逝于瑞士,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意大利羅馬一天之内發生的浪漫故事。影片由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奧黛麗·赫本也因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凱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

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出生于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演員。

赫本的演藝生涯開始于紐約的百老彙,1934年,憑借在她出演的第三部影片《清晨的榮譽》中的表演獲第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第四部影片《小婦人》又讓她獲得了同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和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1936年憑借《寂寞芳心》第二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從1942年《當代女性》到1967年《猜猜誰來吃晚餐》,26年間凱瑟琳·赫本和斯賓塞·屈賽一共合演了九部影片。1967年憑借《猜猜誰來吃晚餐》獲第4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1] 。1968年憑借《冬獅》獲第4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1982年憑借《金色池塘》獲第54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在她60年的演藝生涯中,赫本共獲得了12項奧斯卡獎提名,四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84年,77歲的她出版了第一本書《非洲皇後号的攝制過程》。1991年,她又出版了第二本書《我一生的故事》 。

2003年6月29日,凱瑟琳·赫本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 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名。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龍種》是由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傑克·康威、Harold S. Bucquet執導,凱瑟琳·赫本、沃爾特·休斯頓、艾蓮·麥克馬洪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根據賽珍珠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偏僻村子内思想進步的新女性小玉在日軍侵略時帶領村民們奮起反抗的故事。該片于1944年7月18日在美國上映。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費雯·麗 Vivien Leigh

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出生于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薇薇安·瑪麗·哈特利,英國電影和舞台劇演員。

1935年,費雯·麗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借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的郝思嘉獲得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之後費雯·麗回到英國發展戲劇。1950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參演電影《欲望号街車》。1951年憑借《欲望号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并且于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後走向奧斯卡影後的女演員。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疾病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障礙。

1967年7月7日,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号的家中病逝。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亂世佳人》是根據瑪格麗特·米切爾小說《飄》改編的愛情電影。由維克多·弗萊明 、喬治·庫克、山姆·伍德導演,費雯·麗、克拉克·蓋博等主演,于1940年1月1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以美國南北戰争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斯嘉麗與白瑞德之間一段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

1940年,該在片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在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十個獎項。1998年,該片在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中位列第四。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葛麗泰·嘉寶 Greta Garbo

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Greta Lovisa Gustafsson,1905年9月18日-1990年4月15日),生于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籍好萊塢影視演員。

1926年,葛麗泰·嘉寶拍攝在好萊塢的第一部默片《激流》。 1930年她出演了個人首部有聲電影《安娜·克裡斯蒂》,并獲得第三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35年,主演電影《茶花女》和《安娜·卡列尼娜》,憑借《茶花女》獲得第10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提名。1939年的《妮諾奇嘉》使葛麗泰·嘉寶第三次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1941年拍完電影《雙面女人》後,葛麗泰·嘉寶宣布息影。1955年,葛麗泰·嘉寶獲得第27屆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1990年4月15日因肺炎于美國紐約逝世。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将葛麗泰·嘉寶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五名 。

一人一部代表作,十六位好萊塢黃金時代風情萬種的女主角

《瑞典女王》是由魯賓·馬莫利安執導,葛麗泰.嘉寶、保羅· 赫斯特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于1933年12月26日在美國上映。

十七世紀的瑞典女王克裡斯汀,為了逃避政治婚姻,她在鄉間騎馬時找到了心上人——新任西班牙大使安東尼奧。為了進一步了解他的底細,克裡斯汀喬裝成男性打扮到安東尼奧下榻的旅館。兩人結交成好友之後,女王才表明真正身份,二人以情侶關系共渡兩天纏綿時光。其後,克裡斯汀在皇宮正式接見安東尼奧,但私下仍秘密幽會,可惜他們的愛情無法見容于衆,克裡斯汀雖然決定為了愛情放棄皇位亦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導演魯賓.馬莫利安全力發揮嘉寶的演技魅力,而嘉寶也跟她銀幕上下的情侶約翰.吉伯特演出了令人難忘的愛情場面,使本片成為有聲片早期的曆史愛情片經典作。

據說,嘉寶的演繹,最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寫照,雖然不言不語,但臉上的表情,卻足動人心。而這部影片,這個鏡頭,就成為嘉寶的經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