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米面油降價!雞蛋、淡水魚跟跌,牛羊漲不動!未來2月行情預測01、米面油降價02、雞蛋走跌03、淡水魚跟跌04、牛羊漲不動

作者:惠農圈

近日,受“備糧潮”的影響,很多人一擁而上,來到超市裡哄搶生活必需品,其中米面油是最主要的購買目标,很多人一買就是10餘袋,生怕吃不夠,結果不少網友反映當地的超市貨架已空,不光米面油沒了,就連挂面、友善面也已賣光。

盡管官方很快就出來辟謠,讓大家沒必要擔心,可市場上的米面油還是在這波搶購潮中走高。如原本50斤的面粉75元,但直接漲至85元,品牌面粉也從88元漲至98元;50斤的大米也從95元漲至105元,10斤重的大米從21元上調至26元。

米面油降價!雞蛋、淡水魚跟跌,牛羊漲不動!未來2月行情預測01、米面油降價02、雞蛋走跌03、淡水魚跟跌04、牛羊漲不動

食用油也是如此,5斤重的大豆油從40元漲至57元;花生油從68元漲至75元一桶。實際上商家的庫存很多,這邊賣完了後那邊就快速補貨。

但受此次的上漲潮所緻,不僅米面油漲錢,就連街頭饅頭、燒餅都跟着上漲,很多面食如拉面、刀削面也漲了1-2元左右。

然而,米面作為居民日常食用的基本保證,且我國米面足以供應居民一年的食用需求。在國家的調控下,近日米面價格開始回落到正常水準,預計未來2個月行情将繼續偏穩。

米面油降價!雞蛋、淡水魚跟跌,牛羊漲不動!未來2月行情預測01、米面油降價02、雞蛋走跌03、淡水魚跟跌04、牛羊漲不動

從近期蛋價來看,總體呈現出低迷狀态,如廣州跌了0.08-0.15元,蛋價為5.08-5.18元/斤;東莞跌了0.08元,行情為4.87元/斤;河南跌了0.04元,蛋價為4.93-5元/斤;安徽跌了0.04-0.07元,蛋價為5.03-5.13元/斤;江蘇跌了0.07元,行情為5.03-5.35元/斤。

此次蛋價走跌,說白了前期雞蛋銷量增加,家庭供應飽和,是以短期内購買雞蛋的意願不大,随着走貨量減少,其蛋價開始走跌。同時,因受雨雪等原因,多地交通運輸受阻,也讓産區庫存有所增多,蛋價有所走跌。

其實每年的11月份為階段性消費淡季,因沒有節日的帶動,其銷量很難走高,蛋價也保持較低的行情。但今年就不同了,目前蛋價仍保持在5元以上,而蛋農的養殖成本為4元/斤,這意味一斤雞蛋可賺1元,很多蛋農為此大賺。

很多人也在擔心,雞蛋接下來是否會一路大跌?短期内來看,雞蛋價格會保持穩中有跌狀态,畢竟目前庫存偏緊,且産能也不是太高,對蛋價有支撐作用。不過預計12月份,蛋價或将跌至3.9-4.2元/斤,但元旦過後,蛋價還會繼續走高。

米面油降價!雞蛋、淡水魚跟跌,牛羊漲不動!未來2月行情預測01、米面油降價02、雞蛋走跌03、淡水魚跟跌04、牛羊漲不動

從今天的魚價來看,黃颡魚、鲈魚、黑斑蛙、小龍蝦均價為10.3元/斤、13.8元、11元、12元,相比上一周對應的跌幅為4%、9.8%、1.8%、23.5%。

如黃颡魚,如今塘口均價已回落到10.3元/斤,比起上一周跌了4%,主要是受“衛生事件”的影響,運輸受阻,黃颡魚遲遲賣不出去,是以其價格走跌。

鲈魚也不例外,均價為13.8元/斤,周環比回落9.8%,其中珠三角産區跌了1.5-3元/斤,江浙一帶跌了1.5元/斤,兩湖一帶跌了1.5-2元/斤。其價格下滑,受魚爛身的影響很大,不少魚農加快出魚。

牛蛙均價為7.6元/斤,比起上周跌了0.2元/斤。其實近期牛蛙的存欄量并不多,市場供應偏緊,可因“衛生事件”,消費疲軟,結果價格跌了0.2-0.3元/斤。

可以說,此次魚價走跌,主要是受“防疫”影響導緻消費需求低迷所緻。至于未來2個月的行情,預計魚價先穩後漲,特别是12月中下旬,随着天氣變冷,出魚量不多,再加上消費增加,價格漲高成必然。

米面油降價!雞蛋、淡水魚跟跌,牛羊漲不動!未來2月行情預測01、米面油降價02、雞蛋走跌03、淡水魚跟跌04、牛羊漲不動

近期牛羊行情總體偏穩,一方面是市場的消費需求被豬肉搶占,牛羊肉需求疲軟,價格很難走高;一方面天氣變冷,牛羊肉面(湯)等的需求增多,也帶動了其的銷量,支撐行情穩定。

從今天的羊價來看,滄州66斤小山羊19元/斤,唐山肉羊16.5元/斤,開封育肥羊17.2元/斤,南陽綿羊17.5元/斤,臨沂寒羊公串16元/斤。目前價格偏穩,因市場銷售不佳,阻止其繼續走高。

而牛價也是如此,内蒙、黑龍江為16.8-18.7元/斤,河南為17.8-18.5元/斤,山東為17.2-20元/斤,河北為17-18.3元/斤。相比9月份的18-19元/斤來看,近期價格仍沒有漲至高位,不過牛農利潤仍然可觀。

米面油降價!雞蛋、淡水魚跟跌,牛羊漲不動!未來2月行情預測01、米面油降價02、雞蛋走跌03、淡水魚跟跌04、牛羊漲不動

接下來,牛羊行情仍有繼續走高的空間,畢竟随着天氣越來越冷,牛羊肉需求也會增加,自然會帶動其行情走高。

如此來看,未來2個月,行情先迎來穩定,再進入上漲期,大家可提前備貨,避免元旦後物價再次走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