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媒:獨立思考,獨立決定是培養孩子“堅強的心”必不可少的過程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新聞周刊》(日文版)網站11月4日文章,原題:“父母扭蛋”是來自孩子們的警告,原因是教育能力的差異最近,我經常聽到“父母扭蛋”這個詞。它是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不是自己能選擇的,就像玩扭蛋一樣全憑運氣。近來,很多日本年輕人用這個詞來吐槽自己的父母,把生活中的不如意都歸咎于父母“無能”。有觀點認為,“父母扭蛋”一詞在日本年輕人中流行的原因是“家庭經濟差距”在擴大。

外媒:獨立思考,獨立決定是培養孩子“堅強的心”必不可少的過程

我曾分析比較過日本、美國以及中國家庭的教育環境,基于父母經濟實力而導緻孩子之間的“教育差距”無疑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家庭經濟條件越好,孩子接受教育的環境越好。但如果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是“父母扭蛋”的赢家,那就大錯特錯了。

1997年金融危機後,南韓掀起“海外留學熱”。以富裕階層為主,讓孩子去英語國家留學成為趨勢。結果,從2013年哈佛大學在籍學生的國别人數來看,南韓為293人,僅次于中國(722人)和加拿大(568人),位居第三。但意想不到的是,在美國頂尖大學學習的南韓學生中,有44%中途退學。這是為什麼?

按照父母說的那樣努力學習英語,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留學,但在考上父母希望的世界頂級大學後卻迷失方向,失去進一步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所謂的“燃燒殆盡綜合征”現象。美國頂尖大學聚集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入學難,畢業更難。畢業後,與世界精英的競争更加激烈。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接受高品質的教育,但同時也會卷入高水準的競争。如果父母被“教育(子女)”所吸引,而忽視孩子的“心理教育”,那麼總有一天他們的孩子在遭遇挫折後會無法承受。

為了在現代社會生存,孩子需要一顆“堅強的心”。而培養“堅強的心”需要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父母的學曆、職業,而是教育方式。隻有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成就、被認可,才能增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自信心。相信“自己也可以”的孩子會勇于面對困難,勇于嘗試新鮮事物。

是以,“父母扭蛋”不是孩子不想努力、自暴自棄的借口。相反,我認為這是孩子對越來越多的父母試圖控制他們的人生、忽視“心理教育”的警告。時下,在日本年輕人中,“父母扭蛋”流行的原因就在于,很多父母将帶有偏見的觀念灌輸給子女,如“貧窮意味着人生失敗”“隻有進入大公司,人生才能成功”等。父母沒有必要羨慕“别人家的孩子”,也沒有必要強迫自己的子女必須出人頭地,反而需要尊重孩子的真實想法,并不斷挖掘他們的興趣與天賦。

尊重孩子的意願,并不意味着對他們放任不管。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違反規則,或者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那麼家長必須進行嚴厲批評。但這個時候,重點仍然是讓孩子自己做出正确的選擇。讓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做決定,以及積累獨立決定後的經驗,這是培養孩子“堅強的心”必不可少的過程。(作者船津徹,宋毅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