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二龍戲珠
(七星橋上作品)

兩條雲龍,一顆寶珠,二龍相碰,戲捧寶珠。此是我們古畫古雕所常見經典之畫。二龍戲珠,亦稱二龍捧珠,還有龍珠在颌之說,還有群龍戲珠,雲龍捧壽等言說。共同寓意為吉祥安泰,祝頌平安長壽。
二龍戲珠之圖畫,寓意十分美好。而在河北邯鄲武安西馬莊村,卻有“二龍戲珠”之地形地貌之實景,這在邯鄲地區村莊,似是罕見。老人言此為二龍戲珠風水。
相傳大明朝之前,有風水高手到此,見此村風水,留戀忘返。三天後,說了一句“東連七星,西安乾山,北承龍頭,南繞廟坡”之話,當時,人不懂為何口出此言。風水先生見狀,亦不重複,又言此為"二龍戲珠,五龍進水,當出貴人,貴不可言。"說罷,飄然而去。
後來,近百年後,武安西馬莊村出了個當朝太師、戶部尚書郭資,人們方恍然大悟。
太師故裡西馬莊村,呈二龍戲珠,五龍進水,一龍出水之格局,今簡要單說二龍戲珠之風水(五龍進水之文,己寫)。
西馬莊為棋盤大街,村中間東西南北十字交彙處,便是十字大街。
村西,有乾山與陽崗坡相連,地勢稍高,山與坡之上,便是上、下團城等村莊。居南之陽崗坡下,有一條大溝,上連陽崗坡,下連西馬莊,直至十字街中心口。還有一條溝,叫斜角溝,從位于北也之乾山畔之北側流過,稍傾斜向東南,然後,向南捌個彎,從村北向南直至十字街十字口。兩水交彙,雖皆源自村西,但到十字街口,卻是一西來,一北至,兩股水流,宛如兩條水龍,騰雲駕霧,浩浩蕩蕩而齊彙十字街口。真似兩龍相碰,激起朵朵水花,宛似寶珠。又相交成漩渦狀,飛盤而旋,自有水花騰起,宛如寶珠躍飛,恰似二龍戲珠。此美妙之景,遠勝泉城趵突泉。
二龍在此,盡情盡興,龍騰龍躍,寶珠飛上飛下,左右盤旋,仿佛是美人起舞,美不勝收。然後,二龍相約,合而為一,直從太師街中心,飛奔東閣,人稱龍口,亦稱鮮魚口濤濤而出,直奔東方,似千軍萬馬奔騰般雄偉壯麗,亦稱龍出東閣。此又謂一龍出水之景之格局。每逢雨季,尤是蔚為壯觀,妙不可言。
明太祖郭資之由明朝宣德皇帝诏建之太師祠堂,便建在二龍戲珠美妙之景十字街口之東北處,緊鄰十字街口,座北朝南。二龍戲珠後,便是在合二為一,即從太師祠堂門前奔騰而去。是二龍戲珠風水而成就有了太師?還是太師使二龍戲珠之美愈加美好?兩者兼有。
風水,傳說,地理,地貌,二龍戲珠,二龍合一,五龍進水,一龍出水,太師祠堂,大明東閣,還有七星橋,乾山,太師文化廣場等等,還有太師郭資,還有太師郭資之後裔子孫之佼佼者,還有莘莘學子之優秀者,構成了村莊容貌與人文美麗風景。悠久的曆史,滄桑的村莊,美麗的地理環境,奮發向上的村民,使太師故裡,不僅多了曆史厚重,更是英姿飒爽,景色秀麗!
二龍戲珠,吉祥如意!
(七星橋上2019.12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七星橋畔太師故裡》之散文集。原創不易,請勿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