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惜了,科龍!可惜了,潘甯

作者:胡華成

激蕩的歲月裡,每一位英雄都應該被銘記!

提起潘甯,恐怕已經很少有人記起,隻因為這是一個“成王敗寇”的年代。

不過如果提起容聲和科龍,恐怕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聽過的,因為它曾經在家電領域做到了亞洲第一,格力、美的也隻是科龍集團的小弟而已。

後來為什麼說沒就沒了?科龍的命運就有點類似于潘甯的命運。

曾經有多風光,如今就有多落寞。

不過作為創業者,我們有必要再度回顧曾經的那段激蕩歲月!

1

容聲冰箱的誕生

潘甯是土生土長的廣東順德人,與美的集團的何享健和碧桂園的楊國強都是老鄉。

在1984年之前,潘甯當過容奇鎮(今為順德容桂鎮)的工業與交通辦公室副主任。由于工作關系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優勢,潘甯到過廣州、深圳、香港等地。

每到一地,潘甯都會留意有沒有什麼商機可以帶到順德。

通過與群衆的聊天,潘甯了解到了老百姓對于冰箱的無限渴求。可是那個時候的冰箱多是外國品牌,價格貴到離譜。

潘甯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于是便組織了幾十個村民就開始幹了。

然而冰箱是一個科技含量相對比較高的行業,潘甯作為一個對技術一竅不通的人該從哪裡突破呢?

不會就去學呗,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就是廣東人對待生意的看法,頗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魄。

可是由于潘甯的行政級别太低,很多大廠是不給潘甯機會的。好在潘甯堅持不懈,終于在北京一個叫做“雪花冰箱廠”裡得到了學習機會。

潘甯順勢又叫了好幾個人到冰箱廠學習。流水線是怎樣的,操作流程又該怎麼做,他們這群人都會默默地記在本子上面。

在基本流程學會之後,他們還不會制冷技術,又派人到西安專門學技術。

在技術學個大概的時候,他們幾十個人就開始全國搜尋制造冰箱的原材料,自己組裝。

在經過長達一年多的組裝測試之後,潘甯團隊終于組裝出了一台我國第一台雙開門冰箱。那一天順德下着暴雨,潘甯站在雨中放聲大哭。

2

科龍集團的成立

1984年是我國現代企業的元年,那一年,聯想、TCL、萬科等公司紛紛成立,珠江電冰箱廠(科隆集團前身)也在此成立。

這家工廠是由鎮政府出資9萬元成立,屬于鄉鎮集體企業,這也最終成為了潘甯的悲情時刻的來源。

在冰箱廠成立之後,潘甯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該廠的廠長,廠裡冰箱的品牌就是“容聲”。

可惜了,科龍!可惜了,潘甯

在冰箱生産出來之後,潘甯曾四處開發管道找銷路,但是由于珠江電冰箱廠是鄉鎮集體企業,很多大型城市的商場是不讓榮升冰箱入駐的。

無奈之下,潘甯在1986年請了汪明荃來代言。可是由于汪明荃是人大代表,想要在中央台播放廣告需要審批,容聲冰箱的申請送出上去之後也是石沉大海。

最終,容聲冰箱也隻能在在一些地方台播放廣告。

就是這樣一家一路走來各種坎坷的企業,憑借着新穎的款式、可靠的品質以及靈活的營銷政策使得容聲快速崛起。

在公司崛起之際,潘甯不忘向世界看齊,不惜花重金從德國、意大利引進最先進的冰箱生産線。

到了1989年,珠江電冰箱廠的固定資産已經高達8000萬元,流水線上45%都是進口裝置。

珠江電冰箱廠也是以名聲大噪,潘甯也成了當時最知名的企業家之一。

此後珠江電冰箱廠連續8年都是國内電冰箱廠産銷量第一的企業。

可是在企業做到全國第一之後,這家企業的歸屬權問題一直未被提起。

1994年,潘甯直接進入空調領域,他回避了容聲品牌,創立科龍品牌。與此同時,成立了科龍集團。

當然,潘甯可能是希望通過此舉擺脫一點鎮政府的強控制,可是這也為兩者的“分手”埋下了伏筆。

可惜了,科龍!可惜了,潘甯

1996年科龍電器成功登陸港交所,科龍電器進入新時代。

1997年,科龍電器營收達到34億,淨利潤高達6.6億元。而當年的格力電器淨利潤才1.86億,是格力電器的3.54倍。

1998年,潘甯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收購了華寶空調。可是在收購兩個月後,公司公告突然宣布潘甯辭去總裁的職務。4個月後,潘甯又辭去了董事長職務。

就這樣自己一手打造的家電巨頭,卻突然間跟潘甯一點關系都沒有了。

之是以會有如此結局,主要是因為潘甯在主導公司方面偏強勢,什麼都要最好的,比如說最先進的生産線,最好的研發人員,最先進的實驗室等等。

可是諷刺的是,潘甯沒有公司一點股權。最終因為經營理念的分歧,潘甯離開了自己一手打造的科龍集團。

沒了潘甯之後的科龍電器,早就已經灰飛煙滅。

這是一個企業的悲劇,也是一代企業家的悲劇。

不過,我們似乎又從未真正忘記過他們!